摘?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高校課余體育訓練貫穿于高校大學生課外活動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新時代高校體育發(fā)展的趨勢。學生課余體育訓練作為高校體育的一部分,蘊含豐富的內(nèi)涵,具有較強的教育功能。因此,探索利益相關者參與下的高校課余體育訓練的育人管理模式,既是新時期體育教育的需要,也是貫徹高?!叭恕钡男枰?。
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歷史分析法、邏輯分析法,通過對利益相關者的由來、高校課余體育訓練形式內(nèi)容、高校課余體育訓練育人實踐的現(xiàn)狀、利益相關者參與下的高校課余體育訓練等進行研究分析,得出結論,即在高校課余體育訓練育人中,要充分協(xié)調(diào)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對課余訓練的學生進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教育,彌補現(xiàn)階段在高校課余體育訓練育人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科學的實現(xiàn)高校課余體育訓練育人目標為今后高校課余體育訓練育人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
1利益相關者及高校課余體育訓練的內(nèi)涵
1.1利益相關者的內(nèi)涵
利益相關者是一個管理學上的概念,這一詞最早在1929年被提及,在此之后的數(shù)十年,并沒明確的利益相關者的概念被提出。利益相關者理論引起了管理學、社會學等專家的關注并對此進行了大量的實驗驗證和理論研究,推動了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發(fā)展。
斯坦福大學研究院,F(xiàn)reeman &Reed(1983),F(xiàn)reeman(1984) 定義的利益相關者是這樣一些團體,沒有其支持,組織就不可能生存。廣義的方面,利益相關者能夠影響一個組織目標的實現(xiàn),或者他們自身受到一個組織實現(xiàn)其目標過程的影響。狹義的:利益相關者是那些組織為了實現(xiàn)其目標必須依賴的人。鮑威爾Bowie(1988)定義其為沒有他們的支持,組織將無法生存。湯普遜、瓦提克、斯密定義利益相關者是與某個組織有關系的人。薩威奇、尼克斯、懷特赫德、布萊爾定義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受組織活動的影響,……并且他們也有能力影響組織的活動。布熱勒(1993)利益相關者與某個組織有著一些合法的、不平凡的關系。
1.2高校課余體育訓練的內(nèi)涵
為了推動學生體育運動的普及與提高,1979年3月,頒發(fā)了《全國學生體育運動競賽制度》,這一制度為我國大學生體育競賽的快速發(fā)展提供了保障。1986年10月原國家教委和國家體委聯(lián)合制定和實施的《關于開展課余體育訓練,提高學校體育運動技術水平的規(guī)劃(1986~2000年)》明確規(guī)定:課余體育訓練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利用課余時間,對體育基礎和技術水平較好的學生通過運動隊、代表隊等形式進行系統(tǒng)訓練,以提高運動成績的專門教育過程。因此,高校課余體育訓練有“課余性”和“專門性”兩個基本特征:業(yè)余性是指大學生以文化學習為主,根據(jù)自愿的原則,在不影響正常學習的前提下,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的體育訓練?!皩iT性”是指訓練需要專門的指導、裝備和競賽等。
2利益相關者參與下的高校課余體育訓練育人管理問題
目前高校課余體育訓練在《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的意見》《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等政策標準的保障下開展得如火如荼。各學校在相應的組織領導、政策配套、訓練改革、場地器材設備配備、經(jīng)費支持、教練隊伍建設等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第一,高校課余體育訓練利益相關者育人管理功利化,德育教育欠缺。在高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社會中,人往往趨于功利,利益相關者參與下的高校課余體育訓練,在物質獎勵、職稱提升、尊重需要、自我實現(xiàn)需要的現(xiàn)實面前,對學生運動員,唯成績論。過分追求比賽成績,以犧牲學生身心健康為代價。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造成不良影響。
第二,高校課余體育訓練利益相關者育人管理科學化程度偏低。訓練方式方法手段更新普遍不及時,或者完全采用傳統(tǒng)的過時的訓練方式。有其主觀原因,如利益相關者中的管理層、教練員缺乏知識更新的意識,沒有及時獲取最新的科學訓練手段。也有其客觀原因,如學生的比賽成績很多時候往往不能沖抵教學和科研,在教學、科研上存在一定壓力,導致沒有充分的精力用于課余體育訓練。
第三,高校課余體育訓練利益相關者育人管理的運動員培養(yǎng)方案、招生政策、制度保障等不夠健全。一方面有管理者自身原因,因為外行指導內(nèi)行,非科班出身,沒有實踐經(jīng)驗,管理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有其客觀原因,如課余體育訓練者的生源本身就不好、學訓沖突、教練與隊員沖突、教練與管理者之間沖突處理不夠合理。
3利益相關者參與下的高校課余體育訓練育人管理模式探索
3.1以德育人,關心和解決課余體育訓練者面臨的實際問題
“學生對教師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師德和才,學博為師,德高為范,教師完善人格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高校課余體育訓練者首先的身份是學生,與專業(yè)運動員有本質的不同,因此,利益相關者如管理者、教練員應注重以情動人、以德育人,尊重學生的個性,只有如此,才能達到教育人、培養(yǎng)人,在競賽學習上取得雙豐收。
一個好的學生運動員要想可持續(xù)的取得成績,首選要把他們的個人利益放在首位?,F(xiàn)在,學生在學校面臨著繁重的學習任務、實習、考研,為進入職業(yè)做好準備等問題,管理者、教練員應在訓練、生活、學習上做到理解、關心、幫助他們,這樣才能鼓舞他們的訓練積極性,凝聚不斷進取的精神,在這個過程中感化他們也學會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國家,承擔起他們這個時代應該承擔的責任。
3.2與時俱進,科學訓練,用豐富的案例教學貫穿于訓練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優(yōu)秀運動員的優(yōu)秀事跡、適用課余訓練的手段方法唾手可得。將優(yōu)秀案例應用于課余體育訓練指導,學習其科學訓練方法、優(yōu)秀運動員的高尚道德品格,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身體訓練的無限潛能,而且對學生的價值觀形成有莫大的幫助。如2019年6月18日,習主席給北京體育大學2016級研究生冠軍班全體學生回信,這個案例讓體育精神、奮斗精神刻印在了學生心里,讓體育工作者、高校課余體育訓練利益參與者深受鼓舞、倍感溫暖,從中也深刻認識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3.3正確地處理管理者、教練員、課余體育訓練者間的關系
為了全面落實建設體育強國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運動員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其全面健康發(fā)展,激發(fā)為國爭光、奮勇拼搏的精神和斗志,確保在國際大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體育總局于2011年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意見中強調(diào):新形勢下加強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實際工作中,管理者、教練員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理論素質,對課余體育訓練者有著全面的了解,對課余體育訓練有著通盤的考慮,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訓練,對于學生隨時退隊(學訓沖突)、專業(yè)運動隊教練員與管理者價值觀和理念沖突、教練員和課余訓練者矛盾等問題,利益相關者應該有清醒的認識,管理者、教練員應把業(yè)余訓練作為體育教學過程的延續(xù),要把以體育育人放在首位,對上述問題能合理化、科學的解決。
3.4堅持政策先行著力營造高校課余體育訓練濃厚氛圍的制度環(huán)境
利益相關者應該高瞻遠矚,統(tǒng)籌謀劃,制定有益于高校課余體育訓練發(fā)展的招生政策、訓練管理制度。好的生源,對課余體育訓練、對學校有著巨大的益處;科學的管理制度對提升課余訓練的質量、提升利益相關者的幸福感、獲得感意義深遠。在各類政策、管理制度的護航下,營造積極向上的運動隊氛圍,在培養(yǎng)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好的隊風可以鼓舞大家,調(diào)動學生參與訓練和競賽,為校爭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政策先行,打造出健康積極的學習和訓練環(huán)境,做到訓練育人、管理育人、競賽育人的有機結合。
4結語
新時代,黨和國家對高校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大學生是當下高校的育人目標。高校課余體育訓練作為體育教學的一種延續(xù),在培養(yǎng)學生拼搏向上、不怕困難和挫折、團隊協(xié)作等品質上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地位。近十幾年來,高校的高速發(fā)展,為學校體育在政策、經(jīng)費、人員、設施等方面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但同樣面臨著文中所提到的系列問題。通過探索和實踐,構建多層次互補、多維度融合的課余體育訓練育人管理體系,不僅能調(diào)動利益相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能對目前高校課余體育訓練暴露出來的漏洞進行有效的補救,助力利益相關者和學生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的解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EB/OL].2016-12-08.
[2]尹曉敏.利益相關者參與邏輯下的大學治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3]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一一教育政策的決策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曲曉光.中日大學課余訓練和競賽工作的比較研究[J].體育學科,1995(01):90-93.
[5]陸永慶.浙江省高校課余體育訓練的現(xiàn)狀與對策[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03):102-105.
[6]楊鐵黎.我國學校課余體育訓練制度的建立與發(fā)展[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4,1(03):5-11.
作者簡介
文申明(1985—),男,江西萍鄉(xiāng)人,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管理學。
項目基金: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項目編號:Y20194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