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鳳玉
摘? 要:從新課程對識字教育的研究來看,識字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基礎(chǔ),但簡單的日常灌輸式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固化的教學模式使得識字教學枯燥乏味,教師往往是先將生字的正確讀音教授給學生,再讓學生按照正確的筆畫進行書寫,最后反復練習鞏固記憶,這種機械式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逐漸對識字產(chǎn)生厭倦情緒,不利于語文識字教學。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問題對策
教師教、學生學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模式,主要方式是通過反復書寫背誦來達到鞏固記憶的效果。然而,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狀態(tài),記憶時間短暫,對漢字的理解力不高,容易忘記,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要想提高識字教學效果,語文教師必須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識字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識字教學中,進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一、識字教學中的問題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許多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忽略對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對識字學習普遍缺乏興趣,沒有主動學習生字的意識。其次,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很少融入漢文化教學,僅僅將識字看作獨立的教學部分。漢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nèi)涵,兼具高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對識字教學具有重要作用。部分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會教授學生識字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識字,但很少有教師會在識字教學中融入漢文化教育。學生將識字當做教師布置的任務(wù),便難以體會漢字的魅力。再次,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過于重視識字的數(shù)量,許多教師認為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就是識字教學的唯一目標,而忽略了其他內(nèi)容的教學,導致識字教學進入一個誤區(qū)。在識字教學中,認識更多的漢字不是識字教學的唯一目標,識字不僅是認識這個生字的讀音和字形,還要理解生字的含義和特征,并能夠?qū)ζ潇`活運用,這樣才能讓漢字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有效發(fā)揮,提高學生對識字學習的興趣。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解決策略
(一)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漢字的學習離不開實踐,這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如果一味地依賴教師的教學,就會使識字教學局限于固定的模式中,從而導致學生難以獲得進步。因此,學生自身要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與自身相適應(yīng)的學習方法,在識字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水平,主動學習,積累經(jīng)驗,豐富視野,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查漏補缺,促進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利用生活元素和多種教學資源開展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學生感興趣的動畫,并將其與識字教學內(nèi)容相結(jié)合,設(shè)置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名字中的漢字,讓學生在同學的名字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漢字進行造句,將漢字應(yīng)用于生活中。教師還可以向?qū)W生講述漢字的歷史和故事,在漢字教學中融入漢文化,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二)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
在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對漢字規(guī)律進行分析是教學重點。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前,要進行充分地準備,深入研究漢字的規(guī)律,根據(jù)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和學生的心理特點選擇科學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將精力集中于漢字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構(gòu)建高效課堂。在識字教學中,聯(lián)想法、圖示法、增刪法等都是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中獲得了較好的效果。聯(lián)想法就是指在識字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通過想象來學習漢字。圖示法是指將漢字與圖片相結(jié)合,利用圖片向?qū)W生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對漢字的規(guī)律有一個清晰地認識。增刪法就是指通過增加或刪減漢字的筆畫讓學生了解漢字的字形。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漢字規(guī)律進行分析,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學習漢字。
(三)開展游戲教學提高課堂趣味性
在小學識字教學中,仍有許多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如將生字寫在黑板上讓學生進行認讀,這種刻板僵硬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提高教學速度,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不利于學生語文思維的發(fā)展。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優(yōu)化創(chuàng)新,教師可以根據(jù)小學生喜歡游戲的特點,在識字教學中融入游戲教育,利用游戲活動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創(chuàng)建活躍的課堂氛圍。如教師可以設(shè)置成語接龍、猜字謎等趣味游戲,讓學生相互合作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以猜字謎教學為例,為了提高學生對生字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語文基礎(chǔ)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教師提出謎面,學生在小組中通過討論交流得出謎底,比一比哪個小組猜的最快,猜的最準。如“太陽少一點”,謎底是“大”,如“半月的月亮”,謎底是“胖”,又如“一人一口”,謎底就是“合”,通過這種趣味游戲,能夠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識字教學中,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四)將課堂識字教學延伸到課外
實踐證明,僅僅依靠課堂教學來識字,遠遠達不到學生的人際交往和閱讀的需求。生活處處是學習,生活時時可識字。學生和父母購物時的各種商品名稱,就餐時的各種菜名,走路時的交通指示牌,外出旅游時景區(qū)路線圖等等都是學生生活的需要,也正是識字的好時機。教師應(yīng)當鼓勵并表揚在生活中識字多的學生,學生會更主動更積極,在課堂上也更有自信和成就感。
三、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對學生學習語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要重視識字教學,不斷完善識字教學方法,提高識字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占朝霞.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問題及其改革策略[J].好家長,2019(51):177-177.
[2]符秀春.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