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標琪?楊閔舒?楊靜
摘 要:在新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我國教育一改往日應試教育的弊端,使之教學效率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提升。但縱觀農村小學教育,其以往因經濟各因素的制約,在教育資源的分配過程中一直處于劣勢。農村小學教育關乎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才是最大的公平,其在國家教育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關部門應予以重視,基于此,本文將探討了農村小學教育的不足,并提出優(yōu)化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發(fā)展現狀;對策;分析
一、農村小學教育現狀
(一)教育設施不完善
總的來說,因長期受到經濟落后等因素的影響,當前農村小學教育經費不足、設施落后、教輔材料乏善可陳等現象頻發(fā),老師教學能力不能與時俱進、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路徑循規(guī)蹈矩等問題仍然存在。在許多農村學校,由于數字化教學的普及程度低,學生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多媒體"教學?;诖?,教學設施的缺乏、教學經費的不足等均使得農村學生所接受到的教育資源有限。
(二)師資力量依舊薄弱
因農村生活環(huán)境低下等因素的影響,高校師范生普遍對到該地區(qū)支教的意愿不強烈,其直接導致農村小學教育師資力量依舊薄弱。在新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不斷推進農村小學教育師資引入政策,建立健全教師福利機制與晉升機制,不斷改革農村小學模式。具體來看,想要有一支穩(wěn)定、健全、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加大教育宣傳。其次,農村小學教師學歷普遍較低,這從根本上決定了其不能有效承載起應有的教學任務。農村小學教師隊伍中80%畢業(yè)于中等師范學校,高等師范院校學歷的教師很少。這也繼而導致了農村小學教育專業(yè)設置結構不科學,無法實現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
(三)教學方法落后
由于教學條件有限,教學設備落后等原因,大部分農村小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仍沉浸在傳統(tǒng)的紙質教學時代,在互聯(lián)網發(fā)達的現今,紙質教學相較于數字化教學不但效率低下,且質量不高。
(四)教學管理落后
農村小學教育在制定計劃時,總是用窠臼老套的評價標準來確定學校的具體工作。上級評估什么,學校就會制定什么樣的計劃。這樣的評價體系缺失了科學性。其評價的指標單一,最終目標往往是提升學業(yè)成績,德智體美勞等課程無法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下生根發(fā)芽。
二、農村小學教育的優(yōu)化對策
(一)優(yōu)化農村學校設施建設
農村小學由于經濟條件有限,難以依靠自身經營發(fā)展,對國家和政府財政有很強的依賴性。因此,地方政府應該做好調查,了解農村教育的發(fā)展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特別是應主動加強對貧困地區(qū)小學的投資和建設,將教育資源主動向貧困地區(qū)小學傾斜,注重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其次,應不斷完善這些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并為其提供必要的教學設備,使之能夠享受到智能化時代的紅利。此外,除了實施義務教育外,還要為貧困學生提供一些補貼,以確保孩子能夠順利完成學業(yè)。最后,相關部門還需要建立長效跟蹤審查機制與資金投入保障機制,為農村教育的未來建設和發(fā)展提供充足的資金,為農村小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二)優(yōu)化農村師資隊伍結構
隨著教育的發(fā)展,教改的深入,當前社會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素質,這對農村小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農村小學教師來說,素質教育不僅需要自身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素質,更需要具備良好的品格,更應與時俱進,不斷調整教學結構、優(yōu)化教學提綱,改善教學環(huán)境。同時,國家亦應對農村小學教師給予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幫助,只有改善農村教師的待遇,才能更好地留住高素質的教師。此外,農村教師結構的調整亦應推陳出新,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單一的農村教師結構必然不能有效承載起新時代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因此,地方政府需要關注農村教師結構的優(yōu)化與升級,為農村教師提供新的機遇和發(fā)展空間,促進農村教育的發(fā)展。
三、結語
總之,在我國的教育中,農村教育是體現教育公平的陣地,是國家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教育資源最應該傾注的區(qū)域,農村教育對提高國民教育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是提升全民素質的關鍵一環(huán)。在農村基礎教育發(fā)展過程中,應實現全面的教學改革,優(yōu)化教學機制,加大資金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農村教育現狀。
參考文獻:
[1]陳淑珍,章水平.淺談農村小學教育的發(fā)展現狀及對策[J].家長,1010(19):170-171.
[1]徐鶴.吉安市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農家參謀,1010(19):111+179.
[2]丁偉.農村小學教育的發(fā)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1010(79):1-1.
[4]蘭會.談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發(fā)展的現狀及對策[J].才智,1010(06):50.
[5]衛(wèi)佳詩.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發(fā)展現狀與對策思考[J].教育觀察,1019,8(27):91-92+122.
[6]王軍鋒,王曉玲,公艷艷,周雪艷.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初探[J].考試周刊,1019(80):151+154.
[7]賈福梅.當前農村學前教育發(fā)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現代交際,1019(18):157-158.
作者簡介:
韋標琪,女,籍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港市覃塘區(qū)三里鎮(zhèn),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楊閔舒,女,籍貫: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qū),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楊靜,女,籍貫: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