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琴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在這個陰雨綿綿的秋季,數(shù)不清到底下過了幾場秋雨。今天,天公愁眉舒展,艷陽高照,應該是個黃道吉日吧。早上,與老師調(diào)課,然后錄課,吃完午飯,安頓好班上的孩子,我便與同事一行四人,驅(qū)車前往我鎮(zhèn)的雙河學校進行校級幫扶與交流活動。
雙河,我出生的地方,那里承載了我兒時太多的回憶。而母校---雙河小學,更是我小學、初中所在的就讀之地,也是我當年工作的第一站。記得,2004年9月,師范畢業(yè)后,當總校領導問我是否愿意到雙河小學任教,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在那里工作兩年后,由于自身展業(yè)發(fā)展需要,才調(diào)離那里。
車子一路馳騁,不過二十分鐘時間,就已經(jīng)達到校門口。當校門口“雙河小學”幾個字印入眼簾時,頓感熟悉,溫暖而親切。為我們開校門的,是當年熟悉的老師----同學的父親,一位快要退休的老教師,多少年了,他的兩個女兒相繼走出大山,而他,依然堅守在這里。
進入校門,當年的泥巴操場,現(xiàn)在已被水泥所替代,校長介紹,塑膠草皮已經(jīng)拉回學校,過幾天就準備鋪上塑膠操場。簡單的與薛校長交談后,我便獨自在校園里閑逛……
記憶的大門隨之打開---院子里的四棵高大的梧桐樹,現(xiàn)在還剩下了兩棵,而另外的兩棵,經(jīng)過打聽才知道,已經(jīng)被砍掉了,忽然間,覺得怪可惜的,還記得當年上五年級時,被砍掉的梧桐樹下就是我們班的清潔區(qū),一到秋天,梧桐樹葉就會掉下來,再加上本來的黃泥巴操場,要是碰到晴朗的好天氣,這些散落的梧桐樹葉倒還聽話,用掃帚一掃,它就會乖乖地到垃圾撮里來,若是碰上下雨天,掃清潔區(qū)的同學頭就大了,無論你怎樣努力,梧桐樹葉躺在地上,紋絲不動。十多年過去了,剩下的這兩棵梧桐樹,比原來更加粗壯了些,現(xiàn)在雖然是深秋時節(jié),但依然枝繁葉茂。
原來的舞臺,現(xiàn)在變成了幼兒園孩子們的游樂場,當年的教學樓,現(xiàn)在經(jīng)過翻新、粉刷,依然那樣新嶄嶄的,走進一樓一個班的教室,里邊坐了兩個孩子,原來,這兩個孩子現(xiàn)在讀二年級,其中的一個男孩看著聰明伶俐,而另一個小女孩,看到我們進來,卻顯得有點怯生生生的,偌大的教室里,只有兩個孩子,就是加上上課的老師,最多的時候也就三個人而已,想想當年,這是我三年級時的教室,那時候,一眼望去,教室里黑壓壓的一片,全是人頭,一個班至少有四五十個學生,而現(xiàn)在,隨著城鎮(zhèn)化建設的加劇,在這樣的農(nóng)村小學,一個年級多則數(shù)十人,少則一兩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走過二年級教室,樓梯口處便是五年級教室,這是我當年上初二時的教室,這一間教室,是這棟教學樓數(shù)十間教室里面積最大的一間,足以容納五六十人,而今,五年級的孩子也只有十人左右,看著是那樣的令人心疼。走過樓梯口,忽然間想上廁所,習慣性地向教學樓后面的旱廁走去,走著走著,被一塊門板擋住了去路,身后的老師才告訴我,原來的旱廁早已被夷為平地,現(xiàn)在新建了水沖式廁所。哦,原來是這樣,想想當年,學校領導最頭疼的就是這旱廁了,一到下雨天,糞池子就容易滿,到處一股子臭味不說,學校領導還得到外頭求著當?shù)氐霓r(nóng)民來學校挑糞灌溉農(nóng)田。
下院后排的餐廳,跟當年的格局差不多,是地震后重建的,寬敞明亮。唯獨沒變的,是靠一到下院右側(cè)的一排平房,看著這排平房,想起了已逝去多年的年輕的數(shù)學老師、語文老師兼班主任,老師,如果您還健在,到現(xiàn)在您應該依然耕耘在教壇上未退休,我們還可以像跟已調(diào)入我校的原初中英語老師一樣,暢聊您與我們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該有多好……
“張老師,張老師,孩子們已經(jīng)集合好了,活動該開始了!”一位老師的提醒,將我的思緒拉了回來?;剡^神來,操場上五十余名孩子已經(jīng)按各自的年級,在老師的帶領下,整整齊齊地排著。很顯然,孩子們對我們的到來很感興趣,我告訴他們,我也是從這所學校畢業(yè),走出大山,很幸運地又遇見了馬云老師。當我問孩子們,知道馬云嗎?“知道!”孩子們齊聲回答?!拔疫€知道阿里巴巴、淘寶這些都與馬云叔叔有關呢!”提到馬云,孩子們歡呼雀躍。當我告訴孩子,我為他們帶來的這些文具來自遙遠而美麗的杭州,來自馬云公益基金會時,孩子們眼里閃爍著希望的光芒,拿到禮物,孩子們開心、快樂,又舍不得放下……
夕陽西下,該回家了,十多年沒回來一趟,還真舍不得離開??粗诔砷L的孩子們,剛剛?cè)肼毜?5后青年老師們,就像看到了鄉(xiāng)村教育的希望和未來。我想,或許我們經(jīng)歷的時代不同,價值觀不同,但每個人都有一顆至真至純的教育心,每顆心中都有一個瑰麗的人生夢,一代又一代追夢者,書寫著自強不息的鄉(xiāng)村教育史詩。帶著熱切的追憶與暢想,我們必將一路歡歌一路行,向未來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