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霞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血透室,湖南常德 415000
血透室主要接診透析患者,病情復雜,患者心理波動大,因此要求護理工作人員提供高質量的護理,促進患者的有效康復。血透室護理教學的意義在于,通過教師帶教,增進護生對血透室患者疾病情況、心理狀態(tài)、護理工作細節(jié)等多方面重點內(nèi)容的理解及護理專業(yè)能力的有效提升,從而使護生真正進入到臨床護理崗位時,能夠充分掌握護理技巧。傳統(tǒng)教學灌輸式導致護生常處于被動接收知識的狀態(tài),教學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無法有效提高護生的專業(yè)能力[1]。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執(zhí)教時選擇經(jīng)典的教學案例結合教學實際內(nèi)容與目標教學,指導護生主動對案例分析。情景模擬教學法是指選用實踐操作、實物演練等方式結合教學實際內(nèi)容與教學目標將護生融入到所設立的模擬情景中教學[2-3]。研究[4]顯示,案例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可明顯提升教學效果,提升實習護生的考核成績和教學滿意度。因此,該研究選取2018年2 月—2019 年11 月期間該院血透室的68 名護理實習生,旨在探討在血透室護理教學中應用案例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法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血透室的68 名護理實習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4名。其中對照組女性34 名,年齡18~23歲,平均年齡(21.16±1.28)歲;其中本科 24 名,專科 10名。試驗組女性 34 名,年齡 19~24 歲,平均年齡(21.29±1.32)歲;其中本科 23 名,???11 名。兩組實習護生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教學標準為帶教老師根據(jù)教學大綱授課,解答實習護生有關疑問,并指導學生完成教學中的實踐內(nèi)容。
試驗組實施案例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法:①首先由科室護士長和帶教老師根據(jù)血透室中的常見疾病,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幾項案例,對每個案例中疾病的相關理論知識重點講解,包括常見疾病的臨床主要表現(xiàn)癥狀、危險因素和護理方案等。接著帶教老師指導實習護生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共同護理臨床常見疾病的患者,熟悉常見護理技巧,在實習護生逐漸熟悉教學要求與教學目標后,自主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學習,熟悉后即可以獨立完成對相關臨床常見疾病患者的護理,帶教老師應定期對護生進行監(jiān)督與指導。②帶教老師結合血透室具體情況選用情景模擬教學方案設立教學情景。在設立教學情境時應注意了解護生的意見,與護生共同進行教學情景方案的設計,隨后合理分配各自角色,護生可以扮演其中比較重要的角色,而帶教老師應配合護生并指導護生進行角色扮演,在模擬病房表演住院經(jīng)過和正確的護理程序,帶教老師同時設置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和緊急情況,指導實習護生面對這些問題時的處理方法,并由帶教老師綜合對各組演練情況進行評價并給出相應指導建議,幫助護生積累情景模擬經(jīng)驗,更好地進行臨床護理。
對比兩組實習護生帶教后的考核成績和對教學的滿意度。
在實習結束后,對實習護生進行考核評價,包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批判性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每項滿分100 分,批判性思維能力采用CTDI-CV 量表評估,評分高于280 分為正性批判性思維傾向。教學滿意度采用該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包括滿意、一般和不滿意,帶教滿意度=(滿意人數(shù)+一般人數(shù))/總人數(shù)×100.00%。
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 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實習護生理論知識評分(91.35±5.16)分、操作技能評分(90.12±5.24)分、批判性思維能力評分(293.33±24.98)分和綜合素質評分(90.86±5.48)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護生考核成績對比[(±s),分]
表1 兩組實習護生考核成績對比[(±s),分]
組別 理論知識 綜合素質試驗組(n=34)對照組(n=34)t 值P 值91.35±5.16 84.28±4.39 6.085<0.001 90.12±5.24 83.86±4.35 5.360<0.001操作技能 批判性思維能力293.33±24.98 275.85±21.46 3.095 0.001 90.86±5.48 84.03±4.62 5.556<0.001
試驗組實習護生教學滿意度94.12%明顯高于對照組 73.5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實習護生教學滿意度對比[n(%)]
血透室護理相比于其他臨床科室,護理工作開展中具有一定的困難性及實施難度,原因在于血透室所接觸的患者疾病類型較為特殊,心理狀態(tài)及個人情緒比較其他疾病類型患者存在較大差異性,于護理工作開展期間,還需注重對患者個人狀態(tài)的引導及關懷,由此造成護理工作難度增加。臨床實習階段是護生了解臨床護理、掌握臨床護理技巧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護生將理論知識轉化實際操作的必然過程和學習途徑。對血透室實習護生采用情境模擬教學方式進行施教,通過對教學場景加以構建,能夠使護生從充分掌握血透室護理工作開展重點及實施意義,有效深化護生對護理工作的感悟和職業(yè)素養(yǎng),以此使護生專業(yè)能力及護理實施技巧得到有效提升,保障血透室臨床帶教質量與教學水平。與此同時,情境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還可以有效提升血透室護理工作開展時效,于臨床護理實踐中,增進患者對護理工作認同度,全面保障臨床護理的實施質量及開展意義,可見良好實施效果及帶教應用價值。
臨床實習階段是醫(yī)學院校學生轉變理念、積累經(jīng)驗的重要過程,也是將實習學生培養(yǎng)成實用型的臨床人才所需經(jīng)歷的重要階段,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5]。而新形勢下,面對不斷推新的治療新手段、護理新模式,實習過程需要給護生傳授的知識更多,在實習期間,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灌輸式的講解容易導致護生無法有效投入,無法調動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實習護生會有實習內(nèi)容掌握不全、學習積極性下降的狀況[6-7]。
案例教學法是指帶教老師在執(zhí)教時選擇經(jīng)典的教學案例結合教學實際內(nèi)容與目標教學,指導護生主動對案例進行討論和分析,針對具體的案例提高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情景模擬教學法是指選用實踐操作、實物演練等方式結合教學實際內(nèi)容與教學目標將護生融入到所設立的模擬情景中教學,通過角色扮演讓實習護生體驗臨床真實情況,更高效學習各種情景的處置方式[8-9]。案例教學法與情景模擬教學法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傳統(tǒng)教學方式轉變成為帶教老師與護生雙向、合作、互動的教學關系,可以將教學過程中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10]。同時,還能有效活躍教學氛圍,令護生能夠充分感受到課堂內(nèi)容的吸引力與感染力,使其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帶教老師通過對每個護生實際情況與實際能力的充分評估,選擇不同的臨床案例供護生分析,可以激發(fā)護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同時不同角色扮演能夠有效強化護生各項實踐操作能力,能夠真正地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提高護生護理工作能力[11]。
該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實習護生理論知識評分(91.35±5.16)分、操作技能評分(90.12±5.24)分、批判性思維能力評分(293.33±24.98)分和綜合素質評分(90.86±5.48)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實習護生教學滿意度94.12%明顯高于對照組73.53%(P<0.05)。
綜上所述,血透室護理實習生實施案例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可明顯提高考核成績,幫助實習護生充分掌握臨床知識和熟練操作技巧,提高帶教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