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康樂縣新治街小學 甘肅 臨夏 73150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笨梢?,小學語文識字是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結構要素,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正如日本漢字專家石井勛的研究結論表明:兒童識字能力的強弱存在年齡差異,一年級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最強,以后逐年下降。因此,筆者以蘇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一冊為憑借,緊緊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加強識字教學,力求讓識字教學充滿情趣,使學生愛學、樂學。
漢字不是無情物,她記載著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古老文化,她不是無生命的僵硬符號,而是蘊涵著中華民族獨特個性的精靈。教學時可根據(jù)漢字的結構規(guī)律和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指導學生看圖畫、電視錄像、幻燈、多媒體課件及實物演示等,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把無意識變?yōu)橛幸庾R,把枯燥無味的識記變?yōu)橹庇^、形象識記,燃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譬如:我在執(zhí)教“認一認3”中的“月”字時,就通過圖片、多媒體課件來演示識字,先出示月亮圖,讓學生憑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說出這是什么,想想“月”可能會怎樣寫;再解釋古代的人如何寫“月”字,現(xiàn)在的“月”字與古代有何不同,通過多媒體課件把“月”子的演變過程演示出來,從而使學生建立起漢字與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體會出其中的情趣。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我還舉出“日”“水”“火”等詞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活動是兒童的天性,在活動中兒童能通過自身積極、主動的探索直接動手操作,擴大知識面。因而,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設計出趣味盎然的識字活動,使兒童對識字的興趣遞增,是提高識字效率的關鍵。諸如“認一認4”中“東、南、西、北”是一組表示方向的詞,我在執(zhí)教這一課時根據(jù)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利用他們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以體育課上“聽口令,轉(zhuǎn)一轉(zhuǎn),比誰的反應快”的游戲展開教學,幫助辨別方向。在鞏固識字階段,我又設計了幫助小動物找家的活動:大森林里有幾只小動物迷路了,它們只知道自己家的大概方向,卻不知道怎么走,你能根據(jù)它們提供的線索幫助它們找到家嗎?一年級的孩子特別喜歡小動物,樂意助人。他們根據(jù)自己學到的知識,爭先恐后地要把小動物送回家,簡直興奮極了。在這過程中,學生在感受學習樂趣的同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品德教育。
“一、二、三……十”學生早在入學前就認識了,學習本課時我打破了常規(guī)的識字教學的模式,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將這些漢字與數(shù)學中的阿拉伯數(shù)字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了一個替足球運動員找球的學習活動。在《運動員進行曲》的音樂中,運動員穿著胸前標有阿拉伯數(shù)字的運動裝上場了,可他們的球混在了一起(上面貼有漢字“一、二、三……十”),請根據(jù)他們的編號幫他們找到自己的球。在找球的學習過程中,在由“1、2、3……10”到“一、二、三……十”一一對應中,學生學得容易。隨后教師補充有關數(shù)字的兒歌、繞口令,拓展知識,鞏固識字。再如指導學生學習“識字3”一課時,采用扮演角色的活動展開:首先師生合作,創(chuàng)設公園美麗情境;接著讓學生當小導游,帶全班小朋友去公園看風景、玩耍,在引導學生規(guī)范、有序地介紹時,我相機出示課文中的詞語進行學習,許多學生邊聽導游介紹,邊看圖畫,邊認讀詞語,學得興趣盎然。當然,活動的形式還有很多,如當小老師、做小考官、開小火車、過獨木橋、摘金蘋果等等。可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讓學生多動口、多動腦、多動手,才能調(diào)動兒童主動探索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效率事半功倍。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早在1956年就指出:兒童對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總是產(chǎn)生很大的興趣,我們可結合認識環(huán)境來進行識字教學。兒童的生活離不開環(huán)境,兒童識字同樣離不開環(huán)境的影響,創(chuàng)設與識字教學相適應的良好環(huán)境,顯得十分重要。
教室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教室布置不應僅僅是幾幅名人字畫,它應該成為書的世界,知識的海洋,應該讓每一面墻壁都說話。為此,在學期初,我就將一學期要學的漢字分類組合布置在教室四壁,旨在利用學生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相結合,隨時識字,而不加重學習負擔。另外,班級的設施物品,室內(nèi)外墻飾布置,都可及時出現(xiàn)相應的漢字。譬如,我在平時與學生一起在教室里開辟了動植物園地,把平時收集到的動植物標本或圖片貼入其中,標上名稱,配上介紹。當然,除了教室,校園、社區(qū)、商場、大街、公園等等都是我們學習漢字的場所。例如我在教“上、下”時,一個小女孩孩子站起來說:“我早就認識這兩個字了,是在校園的樓梯旁的牌子上認識的,牌子上寫著‘上下樓梯靠右走’?!庇秩缥以趫?zhí)教“出、入”兩字時,許多學生自告奮勇的作了發(fā)言:有的學生表示在商場的出口和入口處認識了這兩個字,有的學生反映在市場出口和入口處認識的??梢?,現(xiàn)實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處處有漢字,教師不僅要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識字環(huán)境,而且要引導學生將目光跳出課本,走向廣闊的生活,自主地學習,靈活地運用。
教無定法,貴在有效。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不管采取何種教學方法,教師都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緊密結合生字和學生的身心特點,力爭使識字教學有血有肉,有情有感,使抽象與具體、哲理與藝術得到高度的統(tǒng)一,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讓識字教學充滿兒童生活的情趣,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牢牢掌握并運用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