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弼《雪航膚見》再認識"/>
吳文杰
(華中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趙弼(1364—約1450),字輔之,號雪航,明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雪航膚見》是其私修的一部史論專著,成書于正統(tǒng)十三年(1448)至景泰元年(1450)左右。①李劍國、陳國軍:《趙弼生平著述考》,《文學遺產》2003年第1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將該書著錄在史評類存目中,并批評它“論多迂闊,亦頗偏駁”②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2頁。。這一評價嚴重影響了其在后世的傳播,直至今天仍少有學者關注。然而,細讀該書之后發(fā)現(xiàn),其絕非如四庫館臣所言之低劣,很有必要對其史學價值進行再認識③目前學界對趙弼的研究主要關注其小說《效顰集》,關注其史著《雪航膚見》的學者較少。其中,喬光輝《趙弼的史評與〈效顰集〉的史學特色》(《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中認為,趙弼是“‘邃于史學’的小說家”,《雪航膚見》的史論具有合乎歷史實際、重儒棄法取仁棄刑、重“實錄”、重儒家氣節(jié)的特點。錢茂偉《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范型嬗變》(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中專設《趙弼與〈雪航膚見〉》一節(jié),認為該書“歷史主義色彩強,所論多是經歷史考察后得出的結論”,史論平實。。
《四庫全書總目》的編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從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乾隆六十年(1795)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由分纂官起草、總纂官修訂、總裁官裁正、清高宗欽定。④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編纂考》,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8頁。每一階段提要的內容都有可能發(fā)生改變。
通過梳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各種稿本,發(fā)現(xiàn)只有兩個版本中存在《雪航膚見》的提要,其他版本均未見記載。第一個是大概編訂于乾隆四十年(1775)五月至十月之間,仍屬于四庫館總纂官匯總編訂階段的《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①趙永晶:《〈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編纂性質考略》,《中國典籍與文化》2016年第1期。中保存的《雪航膚見》提要。如下:
《雪航膚見》十卷。明趙弼撰。弼,字輔之,南平人,雪航乃其號也。是書成于正統(tǒng)、景泰間,雜論史事,上自羲農,下及有宋,論多迂闊。卷首有胡肅、陳莘、余鐸、陳儀四序,亦均村塾陋語。②方鵬程、俞小明:《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史部)》(2冊),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圖書館,2012年版,第819頁。
第二個是乾隆六十年浙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的《雪航膚見》提要,如下:
《雪航膚見》十卷 兩淮馬裕家藏本
明趙弼撰。弼,字輔之,南平人。雪航乃其號也。是書成于正統(tǒng)、景泰間。雜論史事,上自羲農,下及有宋。論多迂闊,亦頗偏駁。其中如論項羽殺宋義為是,先儒斷其矯殺為非。又論殺秦王子嬰、屠其宗族、伐其陵墓為是,先儒論其暴橫為非。又論項羽不殺沛公有人君之度,先儒不能表而出之。又論項羽獲太公、呂后三年,無淫殺之心,聞吾翁即若翁之言,即舍太公,則篤于朋友之義,而先儒不能察。又論羽之才美,亙古無倫,烏江之死,本實天亡,而非羽罪。司馬遷、揚雄所論皆謬。殊乖剌不協(xié)于理,宜為陶輔《桑榆漫志》所駁。然輔不駁此條之顛倒,而別舉羽弒義帝一事,謂雖有善無足稱。則所見亦與弼等矣。③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2302頁。
對比兩個版本的《雪航膚見》提要,浙本提要相比于《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提要保留“論多迂闊”,刪去了“村塾陋語”,并增加了對《桑榆漫志》沒有完全駁斥《雪航膚見》的不滿,認為陶輔“所見亦與弼等”。
這一變化是在什么時候發(fā)生的呢?現(xiàn)存史料無法確證,但是對比《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各種版本,發(fā)現(xiàn)這一變化至少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二月編抄的《紀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④夏長樸:《重論〈天津圖書館藏紀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的編纂時間》,《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中應該就已出現(xiàn)。因為《桑榆漫志》一書在浙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被引用了兩次,一次在《世史正綱》提要中,一次在《雪航膚見》提要中?!端膸烊珪偰刻嵋窇撌窃谕淮涡薷闹幸觥渡S苈尽分械挠^點來評論上述兩書。故而雖然《紀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中缺失了《雪航膚見》提要,但是保留下來的《世史正綱》提要中已經引述了《桑榆漫志》的評論,且提要內容和浙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一字不差,⑤《世史正綱》提要參見《紀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第3冊,第467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1326頁??梢酝茢唷都o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中《雪航膚見》提要已經被修改為現(xiàn)在的樣子。
今人對《雪航膚見》的評價基本直接繼承自四庫館臣,如尹達認為:“明代史論很多,不計各家文集中散見的單篇,僅就專著而言,就有朱權《通鑒博議》三卷、劉定之《宋論》三卷、趙弼《雪航膚見》十卷……但明代史論并沒有什么高明、深刻的見解,大多是些故作翻案文章的貨色?!雹抟_:《中國史學發(fā)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71—272頁。
《雪航膚見》成書于明代前期,根據臺灣“國家圖書館”藏舊抄本末頁所記,《雪航膚見》在明代有兩次刊印,一次是成化甲辰年(1484)由魏氏仁實堂刊印,一次是萬歷辛卯年(1591)由司禮監(jiān)掌監(jiān)事兼掌內官監(jiān)印太監(jiān)張誠校正重刊。明代嘉靖年間的《百川書志》《晁氏寶文堂書目》、隆慶年間的《萬卷堂書目》對該書都有著錄。入清之后,黃虞稷《千頃堂書目》亦有著錄。可見《雪航膚見》自正統(tǒng)、景泰間成書,成化二十年(1484)第一次刊印之后,直到嘉靖、隆慶年間一直廣泛流傳,萬歷十九年(1591)又再次重印,說明其價值無疑是被時人所認可的,可能一直到清早期都是如此。《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錄《雪航膚見》為“兩淮馬裕家藏本”,自此之后相關目錄書中不再有該書的記錄,只是在地方志的藝文志中有直接抄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該書評價的記載。而目前所見,只有臺灣“國家圖書館”藏的一個舊抄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中收錄的即是這個本子)。顯然《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評價是導致《雪航膚見》流傳日稀的重要原因。而明清兩代此書截然不同的流傳狀況和不同的社會認知度提示我們,對于這部書真正的史學價值,或許還需要進行一番認真的再審視與再探研。
《雪航膚見》全書共10卷99條,其中“北齊”一條有目無論①臺灣“國家圖書館”藏舊抄本此處有目無論,無法確定此書該處的狀況。。因全書旨在“辟《外紀》所載之荒唐,明漢晉唐宋行事之得失,別歷代臣僚賢奸之報應”②胡肅:《雪航膚見·序》,第2—3頁。,故而對《通鑒外紀》、歷代帝王、大臣、女主和王朝更替的評論是全書的主要內容。
劉恕纂《通鑒外紀》補《資治通鑒》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以前的史實。但《通鑒外紀》一書中關于伏羲、神農、共工、后羿等內容的記載荒誕不經,完全脫離實際。而明代前期的通鑒類著作中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前的記載大量參考了《通鑒外紀》,如朱元璋下令編修的《通鑒博論》在凡例中明確指出:“自盤古至周考王止依《外紀》”③朱權:《通鑒博論》,《四庫全書存叢書》史部,第281冊,齊魯書社,1996年版,第65頁。?!堆┖侥w見》“辟《外紀》所載之荒唐”④胡肅:《雪航膚見·序》,第2頁。,就是要駁斥《通鑒外紀》這種明顯失實的荒誕記載。
趙弼駁《外紀》之迂誕,一方面是本之四書五經,以儒家的經典為依歸。如在“堯時十日并出,焦木殺稼,堯乃使羿上射十日”條中引《尚書·堯典》,“《書》曰:‘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協(xié)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⑤趙弼:《雪航膚見》卷1《堯時十日并出焦木殺稼堯乃使羿上射十日》,第4頁。。以此說明堯是圣賢之君,堯時不可能出現(xiàn)十日并出這樣的惡劣情況,否定《外紀》所載為真。另一方面是本之人情,以現(xiàn)實為依據。在“共工氏觸不周山崩,女媧煉石補天”條中載:
以愚膚見:“不周山既云天柱,必千仞之高也。共工氏之身雖長,不過一丈而已。其力雖大,亦不過百鈞而已。豈能以頭觸其山而崩之。又若女媧補天之說尤甚謬也?!寥籼煳┹p清之氣積于上,去地之遙不知幾千萬丈也。女媧雖君臨天下,不過一婦人耳。豈能飛身萬丈之高,煉石以補之乎!”⑥趙弼:《雪航膚見》卷1《共工氏觸不周山崩女媧煉石補天》,第3頁。
趙弼以現(xiàn)實為依據對不周山和天的性質進行分析,認為山必然非人力所能觸崩,天也只是輕清之氣的堆積不能補。他將共工、女媧看作普通人,共工身高不過一丈、力氣不過百鈞,女媧也無法飛上萬丈高空煉石補天。
皇帝在整個封建王朝的政治體制中處于最高地位,在整個倫理名教體系中也處于最高地位,因此對皇帝的評論是歷代史論的重要內容。明代前期官方尤其注意對歷代皇帝的評論,希望后世帝王以史為鑒。如《漢唐秘史》“觀夫史氏之書……明人君之治道”⑦朱權:《漢唐秘史》,《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045冊,齊魯書社,1996年版,第284頁。,《歷代君鑒》“采漢唐以來諸君嘉言善行,并編輯之,揭曰善可為法;其前后凡言行有可以警省者則附于末,揭曰惡可為戒”⑧朱祁鈺:《歷代君鑒》,《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21冊,齊魯書社,1995年版,第2頁。。不同于官方的取鑒,趙弼對歷代皇帝的評論不僅強調道德上要以誠信立國、待下,而且從現(xiàn)實出發(fā),強調要有能辨識忠奸善惡的才能。如趙弼對劉邦無誠信、忌賢臣、“假仁義而施權謀”⑨趙弼:《雪航膚見》卷3《漢家自有制度》,第2頁。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劉邦初“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券,金匱石室藏之宗廟”①趙弼:《雪航膚見》卷2《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券金匱石室藏之宗廟》,第3頁。,但是稍微穩(wěn)定之后呂后即虐殺韓信,醢彭越,夷其三族,之后又將蕭何下獄。趙弼指出,劉邦殘殺功臣,毫無仁心,“丹書鐵契河山帶礪之盟,乃一時駕馭之言,誠非三代明王托心任賢之道”②趙弼:《雪航膚見》卷2《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券金匱石室藏之宗廟》,第4頁。。對于漢武帝,雖然有史家高度評價其“雄才大略”,“號令文章,煥然可述……有三代之風”③趙弼:《雪航膚見》卷2《班固孝武贊》,第17—18頁。,但趙弼卻指出,漢武帝是“多欲而暗其心”,不辨善惡,不能正董偃一賣珠小兒之罪;不能識公孫弘之奸詐,導致純臣董仲舒和忠臣汲黯處于危險的地步;又被少翁、欒大以鬼神之術所迷惑。④趙弼:《雪航膚見》卷2《班固孝武贊》,第18—19頁。數語之間,將漢武帝不辨善惡、暗于識人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明代前期編修了大量勸誡臣子的史書,如《臣戒錄》《志戒錄》《武士訓誡錄》《歷代名臣奏議》《歷代臣鑒》等?!斑@些史籍皆屬抄錄纂輯,重點在于懲戒,并無史學價值,乃是站在皇帝立場利用歷史向臣下發(fā)出威脅”⑤楊翼驤:《增訂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元明卷》,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第157頁。,其要求是“臣能盡忠不隱”⑥楊士奇:《明太宗實錄》卷183,“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壬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版,第1972頁。,絕對忠誠于皇帝。
相比之下,趙弼則反對臣子愚忠,明確提出臣子進退的原則是“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⑦趙弼:《雪航膚見》卷3《太尉楊震為樊豊等共譖收其印綬遣還本郡引鴆而卒》,第18頁。,但在歷史上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之所以這樣,趙弼認為有兩種情況。一種以蔡邕為代表。董卓同時征召申屠蟠、荀爽和蔡邕三人,只有申屠蟠“前知黨錮之禍,后識董卓之敗,而恪守清操,不移高潔之志,故處亂世而不污”,而蔡邕“一日之間周歷三臺,第知爵位之榮,而不思食祿之非義”。⑧趙弼:《雪航膚見》卷4《董卓征處士申屠蟠荀爽蔡邕》,第12頁。因此趙弼引《論語·泰伯》“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邦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認為孝帝、靈帝時期是昏暗無道之朝,賢明之士應該“效申屠蟠堅守清節(jié)”,隱于林間,但是蔡邕卻“貪名位之顯,靡達時務”。⑨趙弼:《雪航膚見》卷4《蔡邕》,第14頁—第15頁。另一種以楊震為代表。楊震因為上書伸救趙騰被宦官怨懟,被安帝收回印綬遣還本郡。楊震走到城西時,對諸子、門人說:“死者,士之常分。吾蒙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惡,嬖女傾亂而不能除。何面目復見天日!”⑩趙弼:《雪航膚見》卷3《太尉楊震為樊豊等共譖收其印綬遣還本郡引鴆而卒》,第18—19頁。飲鴆而卒。趙弼根據孔子“天下無道則隱”的原則,認為楊震應該“振衣拂袖,掉臂而歸”,方為“明哲保身之善”。?趙弼:《雪航膚見》卷3《太尉楊震為樊豊等共譖收其印綬遣還本郡引鴆而卒》,第18頁。
女主專權是中國古代政治中的禁忌,朱元璋在《皇明寶訓》中明確規(guī)定:“凡皇后止許內治宮中諸等婦女人,宮門外一應事物,毋得干預”?朱元璋:《皇明寶訓》,《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64冊,齊魯書社,1996年版,第179頁。,嚴格限制女子干政專權。趙弼一方面對女主干政進行了嚴厲的批判,主張建立制度來嚴防女主干政。這和明代前期官方對女主干政的限制具有一致性。但另一方面,他對母后在皇位更迭時期的積極作用也給予了一定意義上的肯定。
趙弼認為:“歷代婦人切弄國柄自呂后始”?趙弼:《雪航膚見》卷2《呂后臨朝稱制》,第11頁。,呂后臨朝稱制,牝雞晨鳴,“擅王諸呂,誅殺劉氏子孫,寵幸審食其,而弗恥穢德”?趙弼:《雪航膚見》卷2《呂后臨朝稱制》,第12頁。。劉邦曾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司馬遷:《史記》卷9《呂后本紀》,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502頁。,但呂后大封呂氏,卻開了后世外戚封王封侯的惡例。所以趙弼認為,劉邦應該“于建國之初,立其典章,貽戒后世,母后不得臨朝,婦人不得預政,著為一代之法令,則呂氏必不敢起覬覦之心”①趙弼:《雪航膚見》卷2《呂后臨朝稱制》,第12頁。。至于武則天專權稱帝,趙弼認為,她“穢德浮于呂后十倍”②趙弼:《雪航膚見》卷7《唐逸史載僖宗廣明二年黃巢寇長安發(fā)則天之墓出其尸賊眾污之》,第8頁。,甚至相信她在唐末被黃巢掘墓辱尸,也是她生前穢德所致。③趙弼:《雪航膚見》卷7《唐逸史載僖宗廣明二年黃巢寇長安發(fā)則天之墓出其尸賊眾污之》,第9頁。
相比于前代女主干政造成的慘禍,趙弼認為宋代獨享母后之福,主要是看到宋代母后在皇位更迭過程中任用賢臣、維護皇權方面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如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以前,“施設舉措皆出于宣仁圣烈皇后”,“罷新法十余事,所用皆正人君子”。④趙弼:《雪航膚見》卷9《徽宗》,第1—2頁。在當時黨爭嚴酷的情況下,高太后堅定地支持舊黨打擊新黨,廢除變法措施,穩(wěn)定了哲宗初年的政局。因此趙弼引劉時舉的觀點,認為“前世嘗罹母后之禍,而宋朝……獨享母后之?!雹葳w弼:《雪航膚見》卷9《徽宗》,第4頁。。可見,趙弼對呂后專政、武則天稱帝與宋朝母后輔政的不同態(tài)度,主要在于她們是否僭越了皇權,也由此可見,維護專制皇權才是趙弼評論女主的主旨所在。
朱元璋對中國古代王朝更替的認識建立在天道報施的基礎上,朱權奉朱元璋敕令編纂的《通鑒博論》正是以天道報施來評論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推崇仁義,貶低殺戮,并以此來確立明朝建立的正統(tǒng)性與合法性。⑥楊永康:《明代官方與朝廷政治》,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0頁。趙弼接受了這一觀點,在對魏晉南北朝更替的評價中有明顯體現(xiàn)。
宋高祖劉裕弒晉安、恭二帝,篡奪其國,立甫三年而殂?!褒R篡奪,宋之王侯無少長皆出死焉。齊高祖蕭道成篡宋即位四年,僅得一傳,其三孫稱帝者,皆被蕭鸞所弒,子孫無遺類,亦可酬滅宋之報矣?!何涞垩艽埤R而立,錄用齊室宗族,符以帝心,此事最為仁厚,宋齊以降,皆莫能及,所以子孫綿延不絕,至唐蕭瑀八葉皆為宰相,亦可以見仁德之報也?!^宋、齊以人臣逆篡,奪人之國,殺人子孫,絕人宗社,而人亦殺其子孫,絕其宗社。⑦趙弼:《雪航膚見》卷5《南北朝》,第16—17頁。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林立,王朝迭興,但每一個朝代都不長久。趙弼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于開國君主是否仁厚,突出表現(xiàn)為對待前朝之君的態(tài)度,對待前朝之君仁義自然祚長,殘殺前朝之君自然速亡。只有梁武帝蕭衍沒有殺戮齊宗室成員,所以蕭瑀作為蕭衍后代能居宰相之位,是蕭衍仁厚所致。
《雪航膚見》把政治關懷與儒家道德結合起來作為評價歷史的標準,使得趙弼的史論在評價皇帝、臣子、女主、歷代王朝更替等方面以歷史事實和道德要求為依據,不至成為脫離實際的空談。另一方面,《雪航膚見》提出史書應該求真去誕,以道德和才能評價君主,反對臣子一味愚忠,認為母后應該為維護皇權服務等方面與明朝前期官方的論調又多有不同,確有超越時代的創(chuàng)見。
《雪航膚見》內容廣泛,在對歷代帝王、大臣、女主和王朝更替的評論中體現(xiàn)出趙弼對歷史和史學有著自己的理解。趙弼信天命、重人事,有著自己對為臣的價值判斷,主張全面評價歷史人物,主張使用比較、歸納的方法尋求歷史規(guī)律,而這正是其史論價值的核心所在。
天人關系在明代依然受到強烈的關注,明初思想家劉基、方孝孺、邱濬、羅欽順等人都力圖對天人關系做出自己的闡釋,趙弼也不例外。趙弼對天人關系的理解沒有借助明代前期普遍使用的關于“氣”的理論,而是將天與人的關系進行了先后的界定,生死、富貴、成敗、才能由先天決定和賦予,而人后天的作為也會產生積極作用。他相信天命前定,但同時也重視后天的人事。
趙弼認為,“人之富貴貧賤、彭殤生死莫非天命也,一飲一啄,尤為前定”①趙弼:《雪航膚見》卷1《項王至烏江自刎司馬遷揚雄論其天亡之亡》,第18頁。,而后天的人事作為在歷史發(fā)展中也有積極作用。例如:“宋太祖之生,由唐明宗與天成丙戌每夕于宮中焚香祝天,愿早生圣人,為生民主。明年丁亥,太祖生于洛陽甲馬營中,異香馥郁,經宿不散,人謂之香孩兒營?!次恢蟆寥舫缛逯厥浚谖湫尬?,幸國子監(jiān),增修學祠,勸課農桑,去奢從儉,而敦正心修身之道,至如事周太后如母,養(yǎng)少帝如子,及其壽終為輟朝舉哀?!雹谮w弼:《雪航膚見》卷8《宋》,第1—3頁。趙弼評論趙匡胤將信天命與重人事結合起來,一方面突出宋太祖趙匡胤是唐明宗祝天而生、結束五代亂世的圣人,是天命有歸;另一方面又強調趙匡胤在登上皇位之后“崇儒重士,掩武修文”,“勸課農桑,去奢從簡”,“事周太后如母,養(yǎng)少帝如子”,從天命與人事兩個方面證明宋朝的正統(tǒng)性與合法性。
明初統(tǒng)治者采取推崇孔子、制定科舉教材等措施把程朱理學打造成官方正統(tǒng)思想,使明初的思想控制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③孔偉:《規(guī)制與化民:明初理學的基層控制及其成效》,《蘇州科技大學學報》2020年第1期。嚴厲的思想控制也嚴重限制了史學的發(fā)展。在這一背景下,《雪航膚見》的史論卻表現(xiàn)出了與官方正統(tǒng)思想不同的價值取向。以對士人的評價標準為例,為臣以忠是《臣戒錄》《志戒錄》《武士訓誡錄》等史鑒書的核心,也是對官僚群體最重要的要求之一。趙弼一方面號召士人做忠臣,不做奸臣,但是另一方面又強調士人應有一定的進退自主性。④錢茂偉:《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范型嬗變》,第206頁。當兩個標準發(fā)生矛盾時,趙弼顯然更傾向于選擇后者。如東漢末年朝廷風雨飄搖,陳蕃、李膺、范滂等士人與宦官進行斗爭,趙弼一方面表彰了他們“為國為民,除大害”的忠義,另一方面也指出,當這些人遭到宦官集團的瘋狂報復,無法改變朝廷政局時,應該“盤桓林泉,優(yōu)游卒歲”,“遠舉以避禍”,而不應該貪戀美名。⑤趙弼:《雪航膚見》卷4《王甫曹節(jié)矯詔殺陳蕃竇武諷有司奏李膺范滂諸名士》,第9頁。在趙弼的眼中,臣子可以不用像正統(tǒng)思想所要求的那樣為皇帝至死效忠,完全可以在王朝動蕩混亂的時候隱于山林,優(yōu)游卒歲。相比于明朝初期朝廷所強調的程朱理學,趙弼的這種“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的價值取向顯然已經構成了對官方思想的一種挑戰(zhàn)。有學者指出,明代正統(tǒng)至弘治時期是異端史論的萌芽階段。⑥廉敏:《明代歷史理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頁。趙弼對士人進退自主性的強調,正是這種“異端”思想出現(xiàn)的標志。
明代前期,在皇帝的授意之下,針對不同身份的人群編修了眾多的史鑒書,其目的在于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故其對歷史人物的品評只關注人物的某一方面,而缺乏對人物的全面認識。趙弼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則是比較全面的,既看到皇帝賢明仁厚的一面,也看到他們暗于識人被奸臣蒙蔽的一面,并非只是簡單地歌功頌德。如趙弼評論孫堅,“初起江東,為佐軍司馬,勇騭剛果,當時鮮有倫者。被破黃巾,再破董卓,乃入洛陽,修諸陵寢,足知其忠義之心矣。惜乎!晚節(jié)不全,受袁術命,擊劉表,卒殞于弧矢之下”①趙弼:《雪航膚見》卷5《孫吳》,第5頁。。他既稱贊孫堅早年“被破董卓,再破黃巾,乃入洛陽修諸陵寢”對漢朝的忠義,又批評孫權晚節(jié)不全,“受命袁術,擊劉表”,將人物前后分段給予不同的評價。又如:他稱贊唐太宗“秦漢以來,功德蓋隆一人而已”,又批評唐太宗“納元吉之妃,與其生子,長孫皇后崩,又欲立為后,致使后世效尤。子烝父妾,父奪子妻”。②趙弼:《雪航膚見》卷6《唐》,第7頁。趙弼在史論中往往能給予歷史人物一個相對全面、客觀的評價,既看到他們在政治上所取得的成就,也看到他們在道德上的缺陷,而非片面地一味肯定或否定。
通過使用比較法和歸納法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特點,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做出更加合理的評價。明朝中后期,史學發(fā)生轉型,紀事考信傳統(tǒng)受到學者們的追捧。③錢茂偉:《明代史學的歷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頁。而比較法和歸納法作為考據史學中邏輯論證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可能被廣泛地使用。④郭康松:《清代考據學研究》,湖北辭書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頁??哨w弼在明前期就能自覺應用比較法和歸納法進行歷史研究,探求歷史真相和歷史規(guī)律。如趙弼將劉邦與劉秀進行對比,指出:“高帝才略固優(yōu),項王蓋世英雄,終為所斃。韓、彭、英布皆一時英杰,莫能出其范圍中,其謀略之深,兩漢鮮有及也。光武初起于春陵,以烏合數千,畎畝之夫而破尋邑百萬之眾。梟莽賊之首,平銅馬、尤來、五校、青犢、赤眉諸賊,討隗純、秦豊、劉永、彭寵、張步、公孫述,平一僭亂?!舴蚰绻谥櫫R,不事詩書,失于誠信,誅夷功臣,與夫投戈講藝,息馬論道,崇尚節(jié)義,保全功臣,其風聲習氣相去絕遠也。”⑤趙弼:《雪航膚見》卷3《高光洪模大略》,第8—9頁。趙弼既看到了兩個人的相同之處,都才能卓著,戰(zhàn)功赫赫,也看到兩個人在對待儒家文化和功臣上的差別。通過對比,兩個人高下立判,無需多言。
歸納的方法在全書中更多地體現(xiàn)在“西漢末諸臣清濁”“三國人才”“兩晉人臣”“漢唐內臣忠謹可為法者”“(宋)義烈忠臣”諸條中,趙弼通過將一朝人物的特點進行歸納,來探究一朝士風。如對三國人才的點評,“三國之臣,其才略既有可取,至若忠義兼全,得正大光明之體,有王佐之心者,為諸葛孔明一人而已。……或曰吳之周瑜、呂蒙、陸遜,其才不下孔明……彼蒙、遜之徒,陰險詭詐鬼蜮之為耳”⑥趙弼:《雪航膚見》卷5《三國人才》,第7—8頁。。趙弼將三國人物進行歸納,以“忠義兼全”“正大光明”“有王佐之心”為標準,發(fā)現(xiàn)只有孔明一人,周瑜、呂蒙、陸遜都遠在其下。
《雪航膚見》的史論呈現(xiàn)出傳統(tǒng)與進步緊密交織的特點,既推崇天命有定,也重視人事作為;既以傳統(tǒng)忠孝為標準,又有自己的價值取向;既指出歷史人物的優(yōu)長,更不諱言其不足,努力對其進行全面審視。趙弼史論中用比較法和歸納法得出了獨具特色的史論,這使得趙弼的史論表現(xiàn)出明朝中后期考信史學的影子。而正是這種進步與傳統(tǒng)的交織才使得其史論不同于明代前期,極富創(chuàng)見,具有很高的價值。
綜上,《雪航膚見》在內容和思想上均有超越明朝前期的史學創(chuàng)見。而四庫館臣卻認為趙弼論項羽殺宋義為是、殺秦王子嬰為是等論斷偏頗,以此來駁斥《雪航膚見》。
趙弼的觀點似乎是典型的明人強作異說、空談性理、顛倒是非,為項羽翻案。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趙弼是在考察歷史實際之后再進行評論,其史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趙弼“論項羽殺宋義為是”首先分析了秦與趙的實力對比,“強秦兵力逾其十倍”,因此宋義“待秦、趙戰(zhàn)攻之罷,瘁以承其敝”的策略根本行不通。而且,宋義自顧自己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餓,曾不憐恤”①趙弼:《雪航膚見》卷1《楚懷王遣宋義將兵救趙義行至安陽不進項羽即其帳中斬之》,第12頁。。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項羽不殺宋義引兵渡河,那“趙城士卒又有長平之難矣”②趙弼:《雪航膚見》卷1《楚懷王遣宋義將兵救趙義行至安陽不進項羽即其帳中斬之》,第12頁。。
既然如此,那四庫館臣又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對此書批評如此之甚?《雪航膚見》提要的變與不變,為我們深入了解四庫館臣的評價提供了線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提要中新引述的《桑榆漫志》一書?!渡S苈尽肥敲鞔膶W家陶輔所作的一本隨筆札記?!渡S苈尽凡⒉徽J同趙弼對項羽的高度評價。但《桑榆漫志》的評論依舊引起四庫館臣的不滿,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認為《桑榆漫志》不但沒有駁斥《雪航膚見》中認為“羽之才美,亙古無倫,烏江之死,本實天亡,而非羽罪”③陶輔撰、程毅中校點:《花影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3頁。的觀點,反而又舉項羽殺義帝一事,以理學的標準作出“凡有天下者,必以忠孝為本。若項羽者,既為弒君之賊,其罪貫通天地”④陶輔:《桑榆漫志》,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第2頁。的評價。這使得四庫館臣認為陶輔和趙弼的史論都是迂闊偏駁。其二是對《世史正綱》的評價?!妒朗氛V》是一部典型的理學化史著,《桑榆漫志》認為其“義嚴理到,括盡幽隱,深得‘麟經’之旨”⑤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1326頁。。但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卻批評《世史正綱》“立說多偏駁不經”,“率臆妄作,為史家未有之變例,可謂荒謬”,⑥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1326頁。直接將《世史正綱》打上“偏駁”“荒謬”的標簽?!渡S苈尽芬蚍Q贊《世史正綱》被四庫館臣批評為“乖剌”。⑦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1326頁。從四庫館臣對《桑榆漫志》和《世史正綱》的評價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四庫館臣對明人史學理學化中史論空疏迂闊的強烈反感。
四庫館臣反對明人空談之風,在史部總敘和史評類小序中表現(xiàn)得更加直接?!端膸烊珪偰刻嵋な凡靠倲ⅰ分猩踔翆⑺?、明人好議論的特點上升到政治層面進行批評,“宋、明人皆好議論,議論異則門戶分,門戶分則朋黨立,朋黨立則恩怨結。恩怨既結,得志則排擠于朝廷,不得志則以筆墨相報復。其中是非顛倒,頗亦熒聽”⑧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1228頁。。在史評類小序中也指出:“文士立言,務求相勝?;蛑凌徔丈x,僻謬不清?!雹峒o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2276頁。顯然,小序的撰寫承接總敘而來,直指明人的空疏學風。
當然,《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對史評類史書的批評態(tài)度有些并非在編纂之初就存在,而是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增加的。《四庫全書總目》諸家的分纂稿中,現(xiàn)在可見有史評類史書提要的只有二人:一為程晉芳,只有一篇留存;一為翁方綱,留存數量較多。而翁方綱所作的史評類史書提要,則明顯地被從中性評價改為對明代史家歷史評論的批評性評價。如,翁方綱分纂稿載“《尚論編》六卷,皆摘前人文字之論斷古人者,起堯,迄文天祥?!詴鴤饕岩娭?,重加摘輯??梢晕愠雹馕谭骄V等著,吳格、樂怡標校:《四庫提要分纂稿》,上海書店,2006年版,第171頁。?!端膸烊珪偰刻嵋穭t改為:“中有近日熊經略語,則明末人所輯也。其書皆摘前人論史之語。起于堯、舜,迄文天祥。明人議論,采摘尤多。大抵拉雜無緒,每篇皆有跋語,亦佻纖無可取?!?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2321頁。究其原因,四庫館本身是漢學的大本營,考據學是其學術特色。①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編纂考》,第739頁。程晉芳、翁方綱等人雖推崇程朱理學,但他們的觀點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被有選擇地過濾掉了。②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編纂考》,第49頁。這顯然是四庫館中漢學方興、宋學式微的寫照。而《雪航膚見》提要的變化也必然受到四庫館臣這種學風的影響。
至于《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之《雪航膚見》提要中刪去的“卷首有胡肅、陳莘③臺灣“國家圖書館”藏舊抄本卷首四序,三序有署名,一序闕名。不知馬裕家藏本中闕名之序是否為陳莘所作。、余鐸、陳儀四序,亦村塾陋語”一語,主要是因為《雪航膚見》卷首四人的序言中認為《雪航膚見》“祖《綱目》之意”④闕名《雪航膚見·序》,第4頁。,可以達到“讀史非徒要記事跡,在格物致知,進學問,高智識”⑤胡肅:《雪航膚見·序》,第1頁。的目的。這本是對朱熹于史冊中窮天下之理的繼承,而四庫館臣卻直接將其貶低為“村塾陋語”,雖然這個評價后被刪去,但是不可否認它亦是四庫館臣對《雪航膚見》評價的一部分。這其中既蘊含著四庫館臣對宋學的打壓,更可以明顯地看到四庫館臣這個皇家學派對于地方學者的蔑視和不屑。
由此可見,將《雪航膚見》的史論與先儒迥異直接指斥為“論多迂闊,亦頗偏駁”正是四庫館臣反對明人空談之風、崇漢學貶宋學以及輕視地方文人等復雜心態(tài)的縮影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