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彬
(宜興市張渚人民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231)
慢阻肺疾病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以及胸悶和喘息等癥狀,誘發(fā)該病主要有空氣污染、肺部感染以及吸煙等因素。如果不及時給予規(guī)范治療,將可能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同時給予一定的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癥狀,促進患者機體快速恢復到正常水平,極大地控制了病情的發(fā)展[2-3]。
研究的對象均抽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158例,年齡均在70歲以上。以數(shù)字隨機的方案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9例。對照組:女30例,男49例,年齡70~85歲,平均(78.5±5.3)歲,觀察組:女31例,男48例,年齡70~84歲,平均(78.5±5.3)歲。兩組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①均符合臨床上對于老年慢阻肺疾病的診療標準。②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③均獲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④排除存在精神障礙和嚴重認知障礙的患者。⑤排除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⑥排除不能積極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給予抗感染、抗炎常規(guī)治療,實時監(jiān)測,做好吸氧工作,霧化吸入治療等。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包括健康宣教、心理護理以及用藥和飲食生活指導等:①健康宣教:首先組建專門的護理管理小組,由護理經(jīng)驗豐富的護士長作為護理組組長,帶領組員共同管理,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用口述講解、發(fā)放健康宣傳冊或者線上宣教等方式向患者講述慢阻肺疾病的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xiàn)、注意事項以及易感人群和防范措施以及預后方法等,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正確的認識。②心理護理干預:鼓勵患者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對于患者存在的困惑耐心地解答,主動與患者溝通,消除其焦慮的心境。③用藥護理及飲食生活指導:積極指導患者規(guī)范用藥,督促患者家屬做好用藥記錄,對于有吸煙史的患者,主動了解其是否已經(jīng)按要求戒煙,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睡眠質量和飲食均衡,若患者在近期出現(xiàn)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等癥狀且逐漸趨于嚴重,此時需要及時告訴主管護士,匯報給主治醫(yī)生,積極采取預防和診治對策。④家庭氧療。每天氧療時間10~15個小時,吸氧流量為1~2 L/min,盡量不要>3 L/min,不然很容易造成呼吸抑制;然后需要定期更換及清洗鼻導管,制氧機的濕化瓶一定要裝入干凈的水,以防鼻粘膜干燥出血;患者在外出活動可攜帶便攜式制氧裝置。告知患者在吸氧或者休息的狀態(tài)下,應呼吸平順,不伴有明顯的呼吸困難癥狀,血壓正常,夜間睡眠良好。若在吸氧及休息的狀態(tài)下,出現(xiàn)以上任一監(jiān)測指標的異常,及時就醫(yī)。
比較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情況,肺功能檢測指標包括最大呼氣流量(PEF)和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使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自理情況進行評分。
(%)采和用xS ±PsS表S示 22,.0組處間理比。較計分數(shù)別資用料x2和和t計檢量驗資,料以P分<別0.用05百表分明率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護理前,兩組指標差異對比不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均得到改善,且觀察組PEF(5.25±0.47)、FEV1(2.05±0.48)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經(jīng)2種護理方案后肺功能改善對比(±s,n=79)
表1 經(jīng)2種護理方案后肺功能改善對比(±s,n=79)
組別 PEF(L/min) FEV1(L)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3.42±0.41 3.46±0.45 1.72±0.43 1.79±0.47觀察組 3.41±0.39 5.25±0.47 1.71±0.45 2.05±0.48 t 0.096 22.981 0.086 2.237 P >0.05 <0.05 >0.05 <0.05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評分相比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ESCA評分(88.61±4.31)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經(jīng)2種護理方案后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評分比較 (±s,n=79)
表2 經(jīng)2種護理方案后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評分比較 (±s,n=79)
組別 護理前ESCA評分 護理后的ESCA評分對照組 70.65±3.54 71.29±3.91觀察組 70.98±3.72 88.61±4.31 t 0.291 14.320 P>0.05 <0.05
老年慢阻肺疾病根據(jù)病情的嚴重程度通常分為穩(wěn)定期和急性加重期,該病病程長,及早給予治療有利于患者順利康復,給予一定的護理干預對控制患者疾病復發(fā)和穩(wěn)定病情有積極的作用[4-5]。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158例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和優(yōu)質護理干預,優(yōu)質護理主要從疾病健康宣教、心理護理以及用藥和日常飲食運動等方面著手。研究結果顯示對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肺功能檢測指標明顯改善,且其生活自理能力評分較高。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優(yōu)質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能夠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有助于病情控制和良好預后,值得應用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