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超
(廣西欽州市中醫(yī)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廣西 欽州 535099)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較為常見的多發(fā)病,鼻內鏡手術治療已非常普及。我院耳鼻喉科采用鼻內鏡術后中藥液鼻腔沖洗并霧化的護理措施,積極促進病情轉優(yōu)。本次研究準備將納入的鼻內鏡手術后患者行中藥液鼻腔沖洗并霧化護理措施。
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回顧分析本院收治的100例鼻內鏡手術后患者納入研究調查,并以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s)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s)
組別 研究時間 男性(例) 女性(例) 年齡(歲) 平均年齡(歲) 病程(月) 平均病程(月)實驗組 2017年6月~2019年12月 28 22 25~75 54.25±7.36 1~7 3.89±0.25對照組 2017年6月~2019年12月 26 24 26~76 51.35±8.1 1~7 3.89±0.25
納入標準:①精神狀態(tài)正常者;②未患有先天性疾病者;③自愿參與研究調查者;④治療及護理配合度高者;⑤未合并患有心臟、腎臟等功能障礙性疾病者。
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的心、肝以及腎重要器官病變等患者;②中途退出或拒絕參與研究調查者;③精神狀態(tài)異常者;④治療及護理配合度不高者;⑤患有先天性疾病者。
實驗組:中藥液鼻腔沖洗并霧化。
鼻腔沖洗中藥處方(7日量,煎煮過慮成210 mL中藥液備用):黃苓6黃連6黃柏6魚腥草6絲瓜絡7辛夷6蒼耳子3皂角刺7;鼻腔霧化中藥處方(7日量,煎煮過慮成140 mL中藥液備用):鵝不食草15徐長卿15蓽茇15
沖洗方法:術后48h內,抽取鼻腔膨脹海綿,再將藥液(生理鹽水500 mL+中藥液30 mL)加溫至34~36℃,同時在前鼻孔直接插入鼻腔沖洗球的橄欖頭,另一端放進沖洗液中。1次/d,連續(xù)7 d。
鼻腔霧化方法:鼻腔霧化中藥液10 mL,置霧化時間每次15 min,每天2次,持續(xù)7天。
綜合護理干預[1]:(1)培訓:組織護士學習相關鼻腔沖洗方法及霧化等知識。(2)開展健康教育,介紹鼻內鏡手術的優(yōu)點及手術過程。(3)指導患者熟悉掌握鼻腔沖洗器的方法。(4)做好隨訪登記,開展用藥、休息指導。(5)生活指導:開展健康教育,戒煙酒,保證體育鍛煉。
對照組:生理鹽水鼻腔沖洗。其他操作同實驗組,再用500ml生理鹽水鼻腔沖洗。
兩組均行綜合護理干預。
參照《鼻內鏡操作規(guī)程》制定指標: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顯效、有效、無效,記錄并計算總有效率--(顯效+有效)/100×100%。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和對照組均有患者50例,其中實驗組的顯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呈差異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顯效例數(shù)26,有效例數(shù)13,無效例數(shù)11,總有效率(39/50)78.00%;實驗組--顯效例數(shù)33,有效例數(shù)17,無效例數(shù)0,總有效率(50/50)100%,x2=24.719,P=0.000。
近年來,鼻內鏡手術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臨床治療效果得到一定的提高。但大多數(shù)患者在實行鼻內鏡手術后仍然存在著不同因素的持續(xù)性影響,一般在術后5~6天內便會出現(xiàn)鼻竇內分泌物增多的情況。針對此等情況,臨床上一般選擇增加相應措施的方式來提高臨床療效,積極促進病情轉優(yōu)[2]。
本次研究在患者術后實行中藥液鼻腔沖洗并霧化治療的方式清潔鼻腔,借此保證患者鼻腔的通暢度和局部血液的循環(huán)度,進而加快患者的恢復效率。開展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護理干預,可從根本上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逐步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并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康復的信心[34]。
鼻內鏡術后中藥液鼻腔沖洗并霧化+綜合護理干預,可全面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