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翔
(四川省西昌市第十二小學 四川 西昌 615000)
樂理,我們一般稱其為音樂理論基礎,它對音樂的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粗略的說樂理學習是學習音樂的入門課程,是學好音樂,掌握音樂技巧的基礎。樂理的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有關聲音的性質、律制、讀譜、音樂的基本要素、音與音之間結合的基本規(guī)律等,由此可見小學生要想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必須要學習相關的樂理常識。針對小學生樂理課的教學和學習,現在各學校還不夠重視,對其視而不見,其教學地位逐漸被邊緣化。有的人認為樂理教學過于基礎,是“小兒科”,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聲樂、器樂、唱奏技能技巧的鍛煉上,在理論學習方面也往往偏重于和聲、復調、曲式、配器等,對基本樂理的重視程度不夠。這里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小學生只有掌握了牢固的樂理基礎知識,才能正確認知和分析、評價種種音樂現象,才能進一步學習音樂的專業(yè)技能和技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小學音樂教學必須與時俱進,實事求是,轉變教學思想,果斷的采取有效措施來強化樂理課教學,提高其教學質量,為小學生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已經成為必須研究的課題,也是必須采取的實際行動。
2.1 重新認知,給予重視。要想實現有效的樂理教學,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就必須轉變現有的樂理課教學現狀,革新教育思想,重視樂理課教學。小學生樂理課教學是音樂學習和教學的入門常識,它以樂理知識傳授內容進行知識教育、情感教育和價值觀教育。樂理課的教學可以讓他們接受到樂理理論的熏陶,能夠掌握基本的樂理常識,感受和領會樂理知識魅力,同時還可以接受到其他領域的相關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夯實樂理基礎知識,促進他們的智力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2.2 學會反思,究竟策略。在樂理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知識學習的詳略適宜,抓住重點,做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重點的部分知識要著重強調,反復練習,不太重要的內容就可以粗略的講解,學生能夠理解就行,做到主次之分,詳略得當。在樂理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不斷的進行總結,掌握樂理教學和學習的規(guī)律,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努力提高教學的質量。如在講解原位和弦及轉位和弦的問題,其實這里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以什么音為低音的問題。以根音為低音,就一定是原位和弦,以三音為低音,就一定是第一轉位,以五音為低音,就一定是第二轉位,把大三和弦的原位、轉位的低音講清楚了,和弦也就基本上掌握了。這就是規(guī)律,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對樂理知識進行總結,不但“授之以魚”而且要做到“授之以漁”,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2.3 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扎實樂理知識。 實現樂理課高效創(chuàng)新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樂理課程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有助于正確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創(chuàng)新習慣。教師可以通過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以教學內容為基礎,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學情狀況,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在音程學習的課程中,由于這堂學習內容較難,樂理教師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先讓學生知道什么是音程轉位及其規(guī)則,進行音程的轉位的原因等。具體教學中,可以先通過讓學生聽轉位前與后的不同,明確轉位的用處,讓學生明白,根據樂曲的要求可進行樂曲的轉位,學生學的有興趣。單音程、復音程,主要讓學生理解轉位后度數的計算,這是這節(jié)這認為要注意掌握的,明確轉位后的度數的計算方法等。教師還可以,運用教學中的發(fā)現法、討論法、合作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學習設置情景,引發(fā)學生思考、討論,讓學生養(yǎng)成勤思、善問、好學、樂于探索的學習習慣,為他們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2.4 體驗教學,注重實際。教師必須考慮樂理課的教學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只有把理論學習和現實生活有效的整合起來,才能讓學生學得生動、具體,才能更好的領悟其中的三昧。如在講音程時,說C—F是純四度,是協(xié)和音程,C-#E是增三度,不協(xié)和音程。這樣枯燥干巴巴的講解,學生是很難理解和領會的,教學效果就會差之又差。特別是結合鋼琴鍵盤,兩個音程又是用的完全相同的兩個琴鍵,學生便無法理解。如果教師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結合調式音階,通過適當的譜例聽一聽,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學生就會清晰的理解這些內容了。我們知道基本樂理的許多內容,如音、音程、和弦、調式音階,調式中的音程及和弦、旋律都是一脈相承的,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如果能做到新舊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不但可以復習和鞏固新舊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和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