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眰ゴ罂挂呔窬褪钱斚碌闹腥A民族和中國社會最為亮麗的精神標識。偉大抗疫精神在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zhàn)和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中孕育形成,在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運籌中強勁發(fā)力,更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發(fā)揚光大。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的艱苦拼搏譜寫出來的,用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英雄豪邁凝聚而成的。
從發(fā)現(xiàn)病毒傳播開始,生命至上就是中國社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要求。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對疫情防控工作做出批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并提出了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防控要求,確定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要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為突出任務來抓?!霸诒Wo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薄盀榱吮Wo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話語背后是從出生僅30多個小時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從在華外國留學生到來華外國人員,每一個生命都能得到全力護佑的客觀事實,是與西方一些國家所謂“群體免疫”形成的鮮明對照。
偉大的精神能產生偉大的力量。馬克思主義認為,思想、觀念、精神、意識歸根結底來自現(xiàn)實的運動,來自物質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的“六個力”是我們抗疫斗爭收獲的重要經驗與深刻啟示,同樣也是偉大抗疫精神的強大力量來源。
中國共產黨無比堅強的領導力與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是抗疫精神最根本的政治力量引領。有了中國共產黨這個總攬全局的領導核心,就有了“主心骨”;有了黨中央這個坐鎮(zhèn)中軍帳的“帥”,就能做到“軍民團結如一人”;中國人民頑強不屈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充分彰顯出來,就沒有什么艱難險阻不能被跨越。為什么中國社會能做到舉國同心,就因為有中國共產黨這一核心;為什么中國社會能堅持生命至上,就因為人民是這個國家的主人。
社會主義制度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tǒng)籌協(xié)調能力、貫徹執(zhí)行能力和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積累的堅實國力,包括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等綜合國力是抗疫精神最可靠的物質力量保障。強大的國家實力使得按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暫停鍵”不僅沒有產生社會性恐慌與社會秩序的混亂,不僅沒有影響整個社會基本的經濟文化生活,反而能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讓中國社會迅速成為疫情發(fā)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所具有的強大精神動力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具有的廣泛感召力更進一步夯實了抗疫精神的思想基礎,為抗疫精神注入強大的道義正能量。在抗疫斗爭中,14億中國人民顯示出高度的責任意識、自律觀念、奉獻精神、友愛情懷,鑄就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舉國同心、舍生忘死的背后是一種不思而能、不慮而為的自然、自覺與自為。
每一個時代都有反映這一個時代的精神。中國精神的積淀和凝練,緊緊跟隨著中國人民實踐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歇。今天,偉大的抗疫精神又加入了中國精神譜系這一大家庭。
偉大抗疫精神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協(xié)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惠民利民是中華文明鮮明的價值導向,與時俱進是中華文明永恒的精神氣質,天人合一是中華文明內在的生存理念,“六合同風,九州共貫”是中華民族基本的國家認同與國家意識。
偉大抗疫精神承繼紅色精神的譜系。一部中國精神的發(fā)展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fā)展史。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zhàn)精神到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等等,這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強大精神支撐、巨大精神動力。
偉大抗疫精神折射出新時代的光華。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更加需要科學理性、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偉大抗疫精神充分體現(xiàn)了做好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奮力奪取抗疫斗爭全面勝利的現(xiàn)實要求,體現(xiàn)了扎實做好“六穩(wěn)”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眨瑳Q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