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靜
在目前中藥材種植市場中,因為農藥化肥濫用,導致中藥材品質不斷下降;也有部分商戶甚至為了牟取暴利,在種植過程中加入催生素,對藥效以及治療造成不良影響。為了保障中藥材品質,鑒定工作是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但是傳統(tǒng)鑒定方式以眼、口、鼻、摸等原始方式鑒定,這其中缺乏科學依據(jù),更多的是帶有個人的主觀意識,憑經(jīng)驗行事,結果出現(xiàn)誤差的可能性極大,但不可否認傳統(tǒng)鑒定方式也為我國中醫(yī)學發(fā)展做出偉大貢獻[1]。本文將目光著眼于不同的鑒定方式,探索最適宜鑒定中藥材的方式。
1.1 基原鑒定在中藥材鑒定中,基原鑒定屬于基礎,鑒定方式為應用生物分類學知識,以確定藥物來源和本名,從而保證品種的準確性。例如對五加皮進行基原考證,提出重要正品概念,指的是國家收載品種和特定用藥部位[2]。因為在中藥材中,基原如果有差異,其藥效以及毒性等也會存在差異,處置不當會對患者造成損傷,這和“橘生淮南淮北”的道理相同。因此在臨床應用中,需對法定標準有明確認知,從而保證用藥的安全性。
1.2 性狀鑒定在中藥材性狀鑒定中,多以人體器官感知的方式進行鑒定,不過在漫長歷史長河中,此方式經(jīng)過長期創(chuàng)新,也會利用水、火等自然元素進行鑒定藥材性狀,具體可做如下分類。
1.2.1 形狀對于藥材性狀鑒定,一般取干燥狀態(tài)下,因為不同藥材間存在著不同差異,通過直視等方式可以鑒別藥材[3]。另外對于一株藥材而言,不同部位多對應的形狀仍有差異,還有一些藥材因為自身獨具的特征,也被用來當做鑒定的手段,例如黃連呈“雞爪形狀”;天麻呈“鸚哥嘴”等。
1.2.2 質地所謂質地鑒定主要是通過藥材不同的疏密程度、軟硬程度、堅韌程度等來作為鑒定依據(jù),因為在自然間,不同藥材生長環(huán)境、物種差異等原因導致質地各不相同;甚至同一種藥材,由于生長、炮制等不同,亦會出現(xiàn)不同差異。以蘇木為例,其質地堅硬,敲之有聲,捏之不變;以南沙參為例,其質地綿軟,手感松泡。諸如此類,均可用以鑒定中藥材。
1.2.3 味道靠味道鑒定也是傳統(tǒng)手段之一,在應用中方便,是指根據(jù)藥材入口后產(chǎn)生的味道進行鑒定[4]。例如熊膽之味苦澀異常,但深品后略有微甘,與牛羊之膽口感不同;大黃味亦苦澀,細嚼后略有砂礫感,唾液吐之呈黃色;半夏為辛辣,嘗之麻舌,喉嚨有刺痛感。也就是說,不同藥材的味道都需要細細品嘗方能鑒定品質高低,但該方式需要大量嘗試經(jīng)驗,甚至有中毒風險[5]。
1.2.4 自然元素鑒定很多藥材會在水火等元素混合后發(fā)生特殊反應,這些反應具體而明顯,也可作為鑒定手段之一,例如番紅花在放置于清水中時,水體不久即變?yōu)榻瘘S之色;蘇木搗碎置入熱水,不久水體呈紅色,加酸時變成黃色,劣質蘇木則不會變紅,呈現(xiàn)黃色[6]。而火試是通過藥材遇火后發(fā)生的顏色改變、煙霧等狀況鑒定,例如引燃沉香后濃煙持久,香味悠遠;牛黃引燃后發(fā)出黃白煙霧,并且散發(fā)強烈臭味。
1.3 顯微鏡鑒定顯微鏡鑒定,顧名思義是指顯微鏡觀察藥材組織構造,但是需要對藥材進行切片、研磨等處理。由于這種方式的精準度相對較高,在目前中藥材鑒定中有難以取代的地位,應用面積也十分廣泛。通過對藥材內部結構[7,8]、細胞的觀察,可以判斷藥材真?zhèn)?,明確其品質,效果極佳。在具體鑒定當面,例如以白毛夏枯草和夏枯草為例,因為在日常應用中,這兩者經(jīng)常會發(fā)生用混的情況,為了進一步提高用藥的準確性以及安全性,對兩者的比較便可以采取顯微鏡鑒定,通過顯微鏡觀察下,可以看到兩種藥材在切面以及結構方面其實存在諸多差異,以此便可以有效防止兩者用混狀況發(fā)生。
1.4 理化鑒定因為中藥材的有效成分決定了它藥效的高低,而理化鑒定就是通過反應來區(qū)別效果程度,不光可以辨別藥效,也能分辨真?zhèn)蝃9]。該方式是指采取化學或者物理方式對藥材進行鑒定,因為不同藥材中包含的化學成分不盡相同,而特定藥材所做理化反應后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又具有對應性,因此可以采取實驗方式加以鑒定。采取理化鑒定,不光可以有效鑒別出藥材真?zhèn)危材軈^(qū)分出品質優(yōu)劣,手段已相對先進,具有很高的科學性為依據(jù),已成為應用越來越高的鑒定手段之一[10]。目前理化鑒定在具體分類后有很多類別,常見的有顯色法、沉淀法、熒光法、升華法、色譜法等,而且該鑒定方式在特定的藥材中發(fā)揮著難以取代的作用,如樹脂類藥材,雖然這種藥材屬于植物,但它作為一種分泌物早已缺失植物組織應有的特征;可想而知,如果將樹脂類藥材采取顯微鏡鑒定,顯然是不可取的,而理化鑒定是一種極其有效的鑒定方法。
2.1 分子鑒定分子鑒定是以中藥材DNA序列為主的鑒定方式,這種鑒定方式準確性十分高,并且應用時所耗費的時間和人力都相對較小,可以明確對藥材的真?zhèn)斡枰澡b定,同時能明確知曉藥材生長年限以及產(chǎn)地。相比于顯微鏡鑒定,分子鑒定增加對以往鑒定的局限性,在應用方面可以作為目前值得推廣的手段之一。
2.2 免疫鑒定免疫鑒定是以動物藥材為鑒定主體,因為這類藥材間含有特異性蛋白,因此可以作為抗原,同時研制出相應的抗體[11,12]。在鑒定時抗體與對應抗原才能發(fā)生反應,形成生物學混合物,已達到鑒定目的。另外在鑒定過程中,需要添加一些標記物才能對結果顯現(xiàn)反應,由此也可以分類為酶免疫、放射免疫、熒光免疫分析。這項鑒定技術總體而言具有操作簡便、靈敏度高的特點,尤其在動物藥材鑒定中的意義十分長遠。
3.1 近紅外光譜鑒定在中藥材鑒定中,所用到的近紅外光譜是波長為780~2526 nm的電磁波,改鑒定方式操作極為簡便、鑒定準確度高,在應用方面十分廣泛[13]。在鑒定方面以白芷為例,先對該藥樣品的近紅外光譜進行確定,然后通過分析確定光譜不同波長下的相似度,然后在其中統(tǒng)計白芷的特征、波長等,從中得到分布圖,以此分析藥材真?zhèn)涡浴?/p>
3.2 指紋圖譜鑒定這種鑒定方式在國際上已得到認可,方式為建立指紋圖譜,從中反映出中藥材的化學成分,然后分析出藥材質量[14]。對于中藥材的建立,應當遵守系統(tǒng)性、特征性、重現(xiàn)性原則,也就是說藥材的鑒定成分以及成分種類應當對應在圖譜中,其化學成分應當有高度的選擇性,另外多建立的圖譜應當可以共用,即不同的鑒定人員均可以使用通用圖譜[15]。
在當前知識更新迅速的時代,科學水平不斷發(fā)展,在中藥材鑒定方面取得了長足成就,總體而言,傳統(tǒng)的鑒定方式雖然不能一味否定,但是這類更加偏向于經(jīng)驗的鑒定方式顯然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fā)展,我們應當從中汲取精華,應用到現(xiàn)代鑒定中來,從而形成一套更加科學準確的鑒定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