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師范大學附屬復興中學 安徽 宿松 246531)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技術也被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之中,切實的提升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高中地理課堂之中,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力往往決定了高中地理教學活動的開展質量。這也就要求了我們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當前教學活動的具體需求,提出行之有效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從而使高中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
新課程教學理念之下,在地理課堂教學設計的過程之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以尊重,通過層層連接的教學設計,確保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充分激發(fā),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掌握利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讓學生具備更加良好的地理思維和地理意識。對于高中地理教師而言,高中地理課堂設計本身就是融合了心理學、地理學以及現(xiàn)代教學觀念的產(chǎn)物,要求教師能夠對教學設計的要求有著更加全面的認識[1]。
1.1 教材內(nèi)容分析能力。教材內(nèi)容分析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教材作為承載地理知識的主要媒介,是地理知識展現(xiàn)的重要平臺,而教師則應該結合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對教材之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全面分析,對教材的核心理念進行不斷開發(fā),挖掘教材之中隱含的多種內(nèi)容,從而使學生的地理思維得到良好培養(yǎng)。
1.2 明確教學目標能力。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首先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并確定對應的教學目標,并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達到預期的教學要求。高中地理教學之中往往是以三維教學目標為主,以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地理價值觀念最為培養(yǎng)重點,而教師則應該明確教學目標,通過有效的引導使學生能夠不斷掌握知識內(nèi)容,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價值觀念,才能推動高中地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1.3 教學內(nèi)容設計能力。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之下,采用的是機械灌輸?shù)慕虒W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往往難以調動學生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要求教師能夠不斷轉變自身教學理念,科學合理的進行教學內(nèi)容設計,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激發(fā),進而使地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1.4 教學評價能力。教學評價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全面反饋形式。教師要能夠結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教學設計進行全面調整,從而使整個教學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使教學效率能夠達到預期要求。
在高中地理教學設計活動開展之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的要求,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結合新課程改革和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的本質要求,不斷強化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和情感意識,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均衡有效的發(fā)展[2]。
2.1 不斷挖掘教材內(nèi)容。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之中,教師要能夠對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進行深入分析,探究教學大綱的主要內(nèi)容和要求,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讀,從而使教學目標得到明確,對其中蘊含的地理知識和人文內(nèi)涵加以全面分析。舉例而言,在學到《城市與城市化》的相關內(nèi)容時,教學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具備對城市內(nèi)部結構的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理念和資源合理利用理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要能夠不斷挖掘教材之中的教學內(nèi)容,指導學生對基礎知識加以學習,并強化對學生思想意識的指導,從而使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得到良好培養(yǎng),為后續(xù)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較為重要的保障。
2.2 豐富地理教學形式。在高中地理課堂之中,教師要明確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引入全新的高中地理教學形式,從而使學生能夠對地理知識有著更加全面的理解,教師可以引入游戲化教學機制、情景化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來豐富高中地理教學形式,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充分激發(fā),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師也要針對教學的重點和要點進行集中講解,防止學生出現(xiàn)思維誤區(qū)的問題。舉例而言,在學到《城市與城市化》的相關內(nèi)容,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機制,將城市空間以直觀的形式展現(xiàn)在與學生面前,使學生對城市之中的多種組合結構有著更加直觀的理解和認識,確保學生能夠對城市的各個板塊有著更加全面的了解。
2.3 注重與實際生活的結合。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強化學生知識理解的同時提升學生地理知識的綜合性。舉例而言,在開展《城市與城市化》教學活動時,教師要能夠使學生對城市的定義、城市化內(nèi)容進行深入了解,并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對自己身邊的建筑物和城市空間結構加以深入探究,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之中運用地理知識去看待生活之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環(huán)境保護意識以及地理知識運用能力得到不斷提升,為學生正確地理觀念的樹立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內(nèi)容設計的過程之中,要能夠不斷強化學生在教學過程之中的主體地位,采用多種靈活有效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印象,使學生能夠以地理的視角去觀察自己生活的地區(qū),從日常生活之中獲取相應的地理知識,掌握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獲取全面發(fā)展的機制,確保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情感意識得到不斷提升,為我國高中地理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應有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