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海軍希望小學 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6200)
運算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運算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不僅在于提高學生計算能力,重要的在于提高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是為學生的后繼學習和整體數(shù)學素養(yǎng)的提高打好基礎。如何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呢,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感悟,我覺得課堂教學中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
良好的書寫習慣是運算準確的保證。在教學中,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發(fā)現(xiàn),學生計算方法掌握了,出現(xiàn)錯誤是因為在計算時書寫不認真,有的抄錯了數(shù)字,還有的在練習紙的筆算過程過于潦草,導致在往作業(yè)本或卷子上寫結果時把數(shù)字寫錯。還有關于進位退位的問題、運算符號看錯的問題等。所以,在練習中首先要求學生養(yǎng)成認真校對的習慣,對所抄寫下來的題目進行認真校對,細到數(shù)字、符號,做到不錯不漏,計算過程一定要把數(shù)字規(guī)范書寫。
數(shù)學概念是算理,在教學中學生掌握計算法則關鍵在于理解。既要學生懂得怎樣算,更要學生懂得為什么要這樣算。而算理又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礎上。學生對學習到的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百分數(shù)的意義,對數(shù)的意義和四則運算的意義的理解,直接影響運算過程中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選擇,影響運算律的建模以及解決問題方法的確定。我們六年級下冊的練習冊有一道計算題,題目是:7.7×7+7.7+2×7.7,在做這個練習時,一個學生看了之后說:“老師呀,這道題這么多7,都把我弄糊涂!我知道應該用乘法分配律,但是找不到公因數(shù)了!”其實這就是這位同學對乘法的意義理解不夠深刻,乘法的意義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在這里他找不到“相同加數(shù)”,也就是他口中的公因數(shù)。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重算法算理,更要重視基本的概念意義。課堂上,要求學生養(yǎng)成記數(shù)學筆記的習慣,課堂上所有的重點知識的板書和課件上展示的概念、公式、定律等都要求學生一一記錄下來。
3.1 低年級時強化口算,打好基礎?!缎W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花時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點。因此,通過口算訓練,可以促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所以,口算的訓練我一直堅持貫穿于整個小學教學始終,只是內容隨著年級的不斷升級,口算題也由最初的“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九九乘法口訣”“表內除法”等,進化到了100以內,萬以內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估算及小數(shù)、分數(shù)等加減乘除的運算。
3.2 對于中高年段,我們主要采取口算和筆算。主要內容是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四則混合運算和解方程、解比例及簡便運算。每天視題的運算難度決定練習量,一般來說8—10道題,把題量設置在10分鐘之內完成,這樣便于操作。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許多學生會表現(xiàn)出公式運用錯誤、亂用公式、公式記不住等突出問題。針對這一種情況,可采用啟發(fā)和鼓勵學生為主的小組探究教學方法,通過這一種教學方式教會學生一些運算技巧,促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大大提高數(shù)學問題運算效率。
例如,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知識點教學時,為教會學生一些運算技巧,可先借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出示課件內容:“今天,李叔叔騎了一天自行車,上午和下午分別騎了38km、55km,那么他一共騎了多少千米?”課件展示完畢之后,要求學生進行口頭列式,再用板書展示38+55=95(千米)和56+40=96(千米)兩個算式。待兩道算式列完以后,要求學生將這兩道算式寫成一個等式,并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寫出幾個這樣的算式,相互交流、檢驗所寫等式是否符合要求。當學生掌握了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以后,教會學生運用這一法則進行解題。以(45+36)+64=這一道運算題目為例,學生們將利用課上掌握的運算技巧將算式列為(45+36)+64=45+(36+64)=145,快算求出答案,提高題目運算正確率。
由于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受到認知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等因素的影響,在教育教學中雖然教師一直以來都十分注重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采取了多種措施,但實際上學生計算時還是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知識,提升其運算能力,筆者在教學時還嘗試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集,讓學生將自己平時經常做錯的題目記錄在錯題本上,進行歸類和整理,使他們在學習時能夠及時地反思自己為什么錯,錯誤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因為知識點掌握不牢固,還是因為粗心大意才出錯的。教師也可以定期對學生的錯題集進行點評,分析其在應用錯題集之后,運算能力是否有所提升,以便更好地發(fā)揮錯題集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學習運算知識,促進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總之,小學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中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及運算學習內容,靈活地安排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的同時,提升他們的數(shù)學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