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艷,謝艷嬌,李 彤,湯利萍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門診部,南昌 330006)
膀胱造瘺術主要應用于尿道梗阻的患者,手術位置位于恥骨上緣,手術的目的是疏通尿路梗阻,確保尿液可以引流到體外,膀胱造瘺術可以分為永久性或是暫時性[1-2]。膀胱造瘺術后很容易出現(xiàn)感染或并發(fā)癥,所以需要對患者進行妥善的護理[3]。有研究[4]表明,永久性的膀胱造瘺術的患者實施家庭護理能夠減少手術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概率,本文旨在進一步探討家庭護理對膀胱造瘺術后患者的影響,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就診的80例行永久性膀胱造瘺的患者,將其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
觀察組,男38例,女2例,年齡60~71(54.43±10.15)歲;膀胱癌12例,前列腺增生28例。對照組,男37例,女3例,年齡59~73(57.67±13.34)歲;膀胱癌15例,前列腺增生25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
1)患者昏迷或存在精神障礙;2)嚴重的腎肝功能不全;3)藥物禁忌;4)凝血障礙;5)未簽署知情同意書[5]。
對照組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即定期進行健康宣教,定期消毒處理手術周邊的皮膚,密切觀測患者手術切口周邊皮膚和引流出的液體的顏色,囑患者及其家屬定期回院更換新的導尿管等。觀察組予家庭護理指導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定期進行健康宣教。膀胱造瘺術后,應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如膀胱結石,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以及預防這些并發(fā)癥的主要護理手段。護理人員的操作,如更換引流袋、導尿管以及造瘺口的敷料等需要讓家屬配合,使其參與其中。逐步讓患者家屬進行演練,及時指導和糾正其不正確的操作方式,并進行點評。待完全掌握后,可讓家屬上手操作,護理人員在一旁監(jiān)督,同時予以一定的指導。
2)操作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給患者發(fā)放和膀胱造瘺術相關護理知識的宣傳手冊,術后并發(fā)癥的處理和預防手冊等。反復告知并確?;颊咭衙靼滓韵伦⒁馐马?務必保證膀胱造瘺口周邊皮膚的干燥和清潔,敷料的更換周期為每周1次,引流袋的更換周期為每周2次,導尿管的更換周期為每月1次[6]。碘伏消毒導尿管與皮膚距離10cm長度,每天2次。
3)心理護理?;颊咴谛g后需要長期佩戴引流管,且有可能會喪失勞動力,所以護理人員需要配合家屬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7]。出院后,家屬要和其進行溝通交流,給予其更多的陪伴和關愛,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日常生活鼓勵患者放松心情,多參加戶外活動,出門前需要用布帶對引流管進行固定和遮擋,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導尿管出現(xiàn)扭曲或者折疊。
4)針對患者的護理指導。首先囑患者回家之后多飲水,每天的飲水量需維持在2000~2500 mL。每日晨起時把造瘺管夾閉,有尿意的時候或是間隔2~3 h打開1次,于每日睡覺之前打開造瘺管,循環(huán)上述步驟。
5)電話隨訪。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的周期為每周1次,隨訪的主要內容是詢問患者的造瘺口周邊皮膚是否出現(xiàn)發(fā)紅發(fā)熱癥狀,造瘺管引流是否通暢、阻塞或是脫落,引流出的液體顏色,是否含有絮狀物,是否有渾濁等。
6)家庭隨訪。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家庭隨訪的周期為每月1次,隨訪的主要內容:對患者家屬在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若對護理操作有疑惑的地方,醫(yī)護人員需進行正確耐心的指導。護理人員讓患者填寫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記錄患者不滿意的原因,并及時進行方案調整。
比較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所有數據均由SPSS22.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97.50%比80.00%,P<0.05),見表1。
表1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5%比10%,P<0.05),見表2。
表2 2組并發(fā)癥比較 例
膀胱造瘺術后需長時間戴引流管,且大部分患者喪失活動力和勞動能力,所以患者容易出現(xiàn)生理或是心理上的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8]。
患者和長期陪護人員文化水平不足,僅依靠住院期間對患者及家屬的護理指導往往不夠,出院后進行定期的電話隨訪和家庭隨訪,可確保患者得到有效的延續(xù)護理。本研究中,進行家庭護理的患者其滿意度較高,且出現(xiàn)感染并發(fā)癥的風險相對較小,提示永久性的膀胱造瘺術后規(guī)范的家庭護理指導可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并發(fā)癥更少。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97.50%比80.00%,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5%比10%,P<0.05)。提示,通過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的知信行水平,改善患者的疾病認知,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從而有效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操作護理、電話隨訪和家庭隨訪,形成了對患者的輔助和監(jiān)督效果,能及時有效處理居家期間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患者的護理認可度和護理滿意度。
總之,對永久性膀胱造瘺術患者應用家庭護理指導干預,患者的滿意度高,并發(fā)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