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英
【摘 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牙體牙髓病患者中的干預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牙體牙髓病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各48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和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干預組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牙體牙髓病老年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給予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牙體牙髓病;老年;依從性;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1--01
牙體牙髓病是十分常見的口腔疾病,自從我國進入老年化社會以來,牙體牙髓病老年患者的數(shù)量逐年增多。由于老年患者身體各器官功能出現(xiàn)衰退,容易被各種老年疾病纏身,所以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與其它人群相比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特殊性[1],需要臨床護理人員務必講究護理的針對性。我院針對老年牙體牙髓病患者進行了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干預,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牙體牙髓病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各48例。納入標準:均符合牙髓病的診斷;均確定可以耐受牙髓病的治療,且能夠配合完成治療;均知曉本次研究、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均在60歲以上。排除標準:有嚴重全身系統(tǒng)疾病;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家族史;藥物過敏史;言語表達困難;重度牙周炎。其中常規(guī)組中男23例,女25例,年齡61-82歲,平均年齡(68.5±1.5)歲,病程2-3個月,平均病程(1.8±0.7)個月;干預組中男22例,女26例,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68.7±1.8)歲,病程2-5個月,平均病程(2.5±1.5)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組 采取常規(guī)護理,包括治療前向患者說明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配合方法;治療過程中配合治療常規(guī)護理;治療后說明復診、健康指導等事宜。
1.2.2 干預組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干預。
1.2.2.1 心理護理干預 ①樹立護理人員的工作素養(yǎng)的規(guī)范標準。第一,必須保持良好的工作形象。保持衣著干凈整潔,表達能力良好,行為規(guī)范,進而才能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增強信任感與依賴感。然后,必須保持微笑,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工作,進而顯著消除其對于醫(yī)院的陌生情緒,進而盡快適應。主動和病人交流,緩解其疼痛、焦急等不良情緒,進而積極主動接受治療。另外,進行診治過程中,必須要嚴格監(jiān)測等候區(qū)患者的情況[2],針對焦急、身體不適的病人,護理人員應積極進行溝通,進行關心與照顧,讓其在等候階段也可以體驗到護士的關心和照顧。②心理干預。改善其不良情緒,針對高血壓,心臟病以及神經(jīng)功能異常的疾病患者,進行治療前,護士應積極和病人交流,進行針對性有效的心理疏導,為其詳細耐心的介紹鉆牙疼痛感,告知其疼痛時可注射麻藥,進而消除患者的害怕情緒。此外,告知其避免操作過程中,焦慮、害怕、過敏等造成不良事故。對于患者對年輕醫(yī)生的懷疑與否定情緒,必須進行認真的講解,心理的否定是行為不信任的征兆,所以,護士須積極和其進行交流,最大程度地在語言上解除其懷疑情緒。告知其年輕醫(yī)生學歷水平高,操作認真嚴格,動作迅速,可以留院工作屬于精英,進而贏得患者的信任。對于活動障礙,記憶力減退的老年患者,護士應和看護人員進行講解,告知其治療方案,讓其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解釋。對于積極主動配合的患者,進行適當?shù)墓膭钆c贊美,讓其更好的配合治療。
1.2.2.2 健康教育干預 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在進行疾病的講解和治療的指導過程中,應注意與患者的互動,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以專業(yè)的知識向其普及相關的知識,并且認真、耐心地與其討論,積極接納患者的意見,在講解的過程中應結合其文化知識背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提高其理解能力。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同時需要對其飲食、用藥等進行指導,根據(jù)病情的發(fā)展情況指導其進食高營養(yǎng)、易消化的流質飲食,隨著病情逐漸好轉可進食軟食逐漸過渡到普食,注意營養(yǎng)的搭配;同時囑咐其按時服藥,應認真遵醫(yī)囑,不可隨意停藥或減藥,以提高治療的效果。同時家屬對運動、用藥等進行監(jiān)督,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和保持。
1.3 護理效果判定 治療依從性判定標準:完全依從:患者對治療護理工作表示理解,完全配合各項操作,未有抵觸行為;部分依從:患者對治療護理工作存在抵觸行為,需護理人員安撫后配合;不依從:患者存在較多抵觸行為,不配合治療護理工作。護理滿意度判定標準:采用我院制定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可分為不滿意、滿意、十分滿意三類,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各項同類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進行分析,用例數(shù)(%)、(?)分別表示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對數(shù)據(jù)展開檢驗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組的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一。
3 小結
當前人們對口腔的清潔以及保護意識不夠,使牙體牙髓炎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此類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較多,常因為不當?shù)目谇蛔o理或年齡的增大而出現(xiàn)較多的癥狀[3]。治療過程中要求患者有較高的依從性,老年患者對拔牙,鉆牙等治療過程有一定的恐懼心理,為提高牙體牙髓炎的治療效率應在治療時結合相應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對患者的負性情緒展開干預。干預組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于牙體牙髓病老年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給予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于建紅.牙體牙髓病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6,32(16):76-77.
商文芝.牙體牙髓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干預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11):18-20.
曾敏,方丹苗.牙體牙髓病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醫(yī)學雜志,2019,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