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 要: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對人類的生活方式有著巨大的影響。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人類的生活水平有力很大的提升,相應的人類對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就有了新的要求。人類的行為活動與城市空間的合理設計息息相關,他直接影響了人類的生質量。所以城市公共空間的合理設計對人類的生存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對城市空間設計與人的行為活動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城市;公共空間設計;行為活動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對城市空間的要求越來越重視空間的舒適度問題,更加注重城市空間在設計上能夠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人類生活的舒適度,使人類的生活場所在品質上能夠得到保障。尤其是我國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到時將會有大批的老年人需要科學合理的活動場所,所以城市空間的設計對人類的身體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1 對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認識
1.1城市公共空間的本質
城市公共空間具有多功能性、多樣性、環(huán)境舒適性以及人性化等諸多特點,它是集休息、娛樂、健身、文化、餐飲以及觀演為一體的綜合性人類活動場所,是人們生活的重要活動空間,是人人都需要參與到其中的一個整體活動場所,使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 。所以,城市公共空間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努力使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得到提高,豐富人們的生活方式。城市空間的本質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1)活動主體。人類是在城市公共空間中的主要活動者,是城市公共空間的主要使用者,同時也是城市公共空間價值的主要體現(xiàn)著之一。由此看來,城市公共空間主要服務于人類,專為人類而建。
(2)活動事件。主要指人們在城市公共空間中所進行的行為和活動,沒有了人們的活動和參與,城市公共空間變缺少了活力。人們的活動主要包括休息、娛樂、社交、聚會以及散步等形式。
(3)活動場所。城市的公共空間即是人們的主要活動場所。城市公共空間離不開人們的參與,人們也需要城市公共空間進行各類活動。所以二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1.2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間的定義
人性化公共空間主要是指城市公共空間在建設和設計中要充分站在人的角度進行綜合的考量,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使人們能夠在城市空間的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體驗,并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得到豐富。另外,人性化公共空間的定義還體現(xiàn)在人的歸屬感上,人們在城市公共空間進行社交、娛樂等活動具有環(huán)境的歸屬性,所以,歸屬感也是城市公共空間在設計和建設中需要綜合考量的重要因素。
2 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與人的行為活動
2.1人的行為空間格局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要求
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一定的活動空間。不同的人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要求不同,比如老年人在行為活動時對空間的要求就相對較小,而學生或年輕人在進行行為活動時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要求就相對較大。另外,人對行為互動空間的要求也因人們不同的工作種類、不同的性格以及不同的文化而有所不同。據(jù)調查顯示,北方人相較于南方人來說對空間的要求就偏大,這主要在于北方平原較多,人們有充足的的活動空間,并且北方人與南方人在地域文化上有很大的差異。在比如年輕人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要求就較高,這主要是因為年輕人相較于老年人而言更樂于戶外活動,比如打籃球、羽毛球、跑步等活動都需要一定的活動空間。
當然,人們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要求還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響。拿老年人來說,雖然老年人在體力上與活力上都比不上年輕人,相對活動量也少。但是隨著社會的經濟發(fā)展,人們的思想意識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老年人的活動形式與娛樂形式也越來越多。比如,當前很多老年人熱衷于參加廣場舞,眾所周知,廣場舞屬于群體性活動,所以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和建設也有很高的要求,這主要是人們思想意識轉變和時代發(fā)展的原因。所以說人們的行為空間格局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要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和建設要進行綜合性、全方位的考量。
2.2人的行為心理和活動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要求
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不僅僅要考慮到人類活動空間的因素,還有更多層面的考量,包括公共空間周圍的交通狀況、事件的改變、氣候季節(jié)的影響以及植物的變化都會間接影響到城市的整體設計。雖然人類是城市公共空間的活動主體,城市公共空間的建設和設計要以人為先,但是如果不對以上諸多因素進行合理規(guī)劃的話會使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和建設大打折扣,從而影響了人們的參與度和日常的生活質量。人們的行為心理和活動會對城市共空間進行合理化選擇,所以人們對公共空間的要求有多種選擇,有可能僅僅因為在公共空間中人際關系處理的不好而重新選擇。所以說人的行為心理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要求具有很強的抽象性,但又非常重要。只有使城市公共空間在設計和建設上積極符合人們的心里要求,才能激發(fā)人們的參與度,從而使城市公共空間發(fā)揮出其自身的價值。
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要進行綜合層面的考量,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并符合人們的心里要求。在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中要對人們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對人們的行為活動要一個整體的把握,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使人們的行為活動落實到城市公共空間中,從而使城市公共空間發(fā)揮出更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任紅宇,金基洙.論微觀權力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間設計[J].設計,2018(08):120-122.
[2]王岱霞,孫奇,姚迪.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的應用探索[J].建筑與文化,2018(03):143-145.
[3]陶濤.論以人性化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間設計[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6(0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