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尤趙
本人在校督導學校工作中,隨堂聽了幾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還有出現(xiàn)滿堂灌現(xiàn)象,新課改理念貫穿不徹底,教學過程有時不結合實際,所以課堂教學的目的未能達到,效果不好,那么如何來改變此種現(xiàn)象呢,那就是要想法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何為課堂有效性
總而言之,就是通過各種 教學手段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并掌握了課堂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目標。
二、怎樣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呢
1、擬清教學思路
①備教材:課前先要理清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效銜接。
②備學生: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充分了解本班學生的認識水平、學習狀況,然后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引,有效的構思教學環(huán)節(jié),使教學引導得心應手。
2、激發(fā)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師生關系融洽,是師生互動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和個性發(fā)展的關鍵。
3、有效使用教學資源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學資源的普及,新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和教學用具的普遍使用,可以大大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能使學生從感性的基礎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教師的“導”和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得到充分展示,使學生在快樂興奮中學習、理解掌握知識,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目的。
4、教學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取代了學生而成了教學的主體,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抑制了學生的發(fā)展和思維,而在新課改理念中,課堂教學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結合實際質疑,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思考,合作交流,這既減輕了教師獨角戲的勞累,又能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更能使學生合作參與能力,交流表達能力,動手動腦能力,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普遍發(fā)展。
因此提高教學有效性,必須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先進的教學資源為手段,以靈活的教學方法為前提,使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和交流的平臺,從而,使教學效果,教學任務在輕松愉快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