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河津方言屬中原官話汾河片的解州小片,由于受到了晉語和關中片方言的影響,呈現(xiàn)出過渡性地帶特點,是晉語和關中片方言的過渡。目前,有關河津方言詞匯的研究較少,尤其是反映河津方言與文化的研究更是不多見。本文以干板腔的語言為切入點,簡要分析干板腔作品中的方言詞匯,分作兩部分:一是干板腔中的方言詞義和普通話的比較,通過選取例子從詞匯意義、修辭意義、語法意義三方面來體現(xiàn);二是結合作品分析干板腔這一曲藝的構詞特點,如前綴“圪”“日”的運用。本文通過對干板腔中方言詞匯的研究,讓更多的人了解、傳承這一曲藝文化。
關鍵詞:干板腔 河津方言 詞義比較 構詞特點
作為一種土生土長的“俗”藝術,干板腔源自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實踐。在河津,它是一種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從“方言土語嗓門亮,河津人愛表干板腔,老百姓粉墨登上場,風趣幽默笑斷腸”a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人們對它的喜愛程度。干板腔的語言是以河津北坡方言為載體,節(jié)奏韻律感強,郎朗上口,通俗易懂。和普通話相比,方言詞匯的使用更能體現(xiàn)出河津人民直爽、熱情的性格特點,如“親圪瘩瘩”“爺爺”“娘娘”等詞的運用。其次,部分詞匯的詞義在普通話和方言中也截然不同,如“栽”“布袋”等,所以本文通過探究干板腔的詞匯特點,來發(fā)現(xiàn)這種獨特的地方曲藝形式所具有的生動性和幽默性。
一、概述
(一)河津市地理位置及方言概況 河津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北部,北靠呂梁山,西面隔黃河與陜西省韓城市相望,東面毗鄰稷山縣,南部與萬榮縣為鄰。b“目前,就河津方言的歸屬問題,王臨惠、張維佳等人從共時和歷時兩個方面出發(fā),將汾河片和關中片進行比較后,發(fā)現(xiàn)汾河片和關中片有很大的相似性,于是把河津歸入了河東小片,汾河片則歸入關中片,因此河津方言是關中片方言和晉語的過渡。河津各個鄉(xiāng)鎮(zhèn)的方言也有所不同,可分為城關話、北坡話、汾南話、下化話四個小片?!眂
(二)干板腔產(chǎn)生的地理人文環(huán)境及發(fā)展過程 干板腔發(fā)源于河津北坡一帶,該地四面環(huán)繞山脈、河槽崖沿。由于地理位置的相對封閉性,本地方言基本沒有受到外來語言的影響,這為干板腔的產(chǎn)生提供了很好的語言環(huán)境。另外,北坡一帶僧樓鎮(zhèn)、樊村鎮(zhèn)的地理環(huán)境和歷史因素也是干板腔產(chǎn)生和流行的原因。僧樓鎮(zhèn)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yōu)越,歷史悠久。樊村鎮(zhèn)毗鄰鋁廠,鄉(xiāng)民經(jīng)濟來源以發(fā)展電解鋁、火電等產(chǎn)業(yè)為主。在外部地理環(huán)境和內部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共同作用下,干板腔得以產(chǎn)生和流行。
干板腔一詞源于楊玉林老先生1964年在臨汾市的匯報演出,是山西省的地方戲曲曲種之一,表演時沒有樂器伴奏,只有演員用一張巧嘴干說,所以又叫“撂干嘴”。關于干板腔的起源,目前比較可信的說法是起源于民謠,是勞動人民上山砍柴或趕集途中為了排遣旅途的寂寞,用方言的形式講故事,因其幽默有趣、淺顯通俗而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2014年經(jīng)過河津文化館申報,干板腔已被山西省批準確定為省保“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d。
二、干板腔中方言詞義和普通話的比較
方言是語言的地域變體,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它們和普通話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其中,語法方面的差異較小,語音和詞匯方面的差異較大。除了書面語詞、新生詞以外,方言詞匯在內涵和外延上與普通話都有所不同,主要可以從詞匯意義、修辭意義和語法意義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 詞匯意義的差異 詞匯意義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詞義的發(fā)展,即擴大、縮小和轉移,也可以說是義項的不同。e河津方言詞匯的義項有的比普通話多,適用范圍廣;有的比普通話義項少,適用范圍窄,這就是詞義的廣狹不同。
1.詞義擴大
(1) 栽:動詞,在普通話中有“栽種”“安上、插上”“跌倒”“失敗或出丑”等四個義項,在河津方言中,“栽”除了有這四個意思外,還有“掉下,松開、散開”之意。和普通話相比,該詞的詞義擴大了。
白絲襪子繡花鞋,帶帶得綁緊不怕栽。 ——選自干板腔《走娘廈》
耽怕把歪拿栽了,耽怕把外胎歪了。 ——選自干板腔《我媽說啦》
(2)親:在普通話中有名詞義“父母,雙親”,也有形容詞的意思“親生的”,還可作動詞“用嘴唇接觸人或東西”的意思。在河津方言中,除了普通話中的義項外,還有形容詞“可愛、漂亮”的意思。與普通話相比,該詞的詞義擴大了。
你今個真真親,好像變了一個人。 ——選自干板腔《走娘廈》
嬤嬤嬤,打扮哩親,今個能給我裝人。 ——選自干板腔《走娘廈》
(3)飯:河津方言中“飯”除了有為了消除饑餓感,在每天特定的時間吃進的一份食物之義,如早飯、中飯。還特指能充饑的主要食物,相對菜而言,即用小麥做成的食物,如面條等。在普通話中只有前者義,所以和普通話相比,該詞的詞義擴大。
剛在屋里把飯搟,賣豆腐老王又吆喚。
——選自干板腔《娘要嫁人》
愛吃咱屋里外撅疙瘩飯 ,愛吃咱屋里蒸下外饃。
——選自干板腔《過年》
(4)掛:在普通話中可作為動詞來使用,有“懸掛”“牽掛”“物體表面糊上或蒙著什么東西之意”,還可以用作量詞,如“一掛鑰匙”“一掛項鏈”。在河津方言中,該詞還有“接觸,拿手摸”的意思。和普通話相比,該詞的詞義擴大。
嘿嘿嘿嘿我受不下,起過,叫我上你不要掛?!x自干板腔《走娘廈》
放在中間都別掛,這回你不能和我爭?!x自干板腔《坐席》
(5)擔子:普通話中有“扁擔”和“責任”兩個意思。在河津方言中除有這兩個意思外,還有“連襟”的意思,即姊妹丈夫之間的互稱,象征著男人要擔負家庭責任的意思。和普通話相比,該詞的詞義擴大。
跟書記,是擔子,下鄉(xiāng)蹲點?!x自干板腔《一路春風一路歌》
我情愿,我愿意,以后咱倆是擔子?!x自干板腔《“借”媳婦》
(6)聽說:在普通話中的“聽說”是“聽別人所說、聽聞”的意思。在河津方言中除了有此意思外,還有“聽他人的勸、乖、聽話”。和普通話相比,該詞的詞義擴大。
不顧家不聽說, 明夜不停哩上場火。
——選自干板腔《終了落個精身虎》
發(fā)號施令都聽說,模范丈夫我有名。
——選自干板腔《一條花手絹》
2.詞義縮小
(1)布袋:指用布制成的袋子,有尼龍袋、棉布袋等,具有輕便、可折疊保存的特點。在河津方言中“布袋”一詞專指衣服上的口袋,所以,和普通話相比,該詞的詞義范圍縮小。
羊肚得手巾得腦上挽,布袋里裝上一新手絹?!x自干板腔《走娘廈》
你再不要拐彎彎,我布袋就是這十塊錢?!x自干板腔《賣菜》
(2)把式:這個詞在普通話中有四個意思,分別是:一指武術的架勢,也指武藝;二是“精通某一門技術或手藝的人”;三是有“本事、才能”的意思;四是“帶點舊社會的味道,有譏笑農(nóng)村子弟的色彩”。在河津方言中,“把式”的詞義范圍縮小,只用來指正經(jīng)行業(yè)中有技藝的人??梢?,和普通話相比,該詞的詞義縮小。
侯總管,好把式,轉起圈圈。——選自干板腔《候大總管》
有幾個,大把式,明星大腕。——選自干板腔《三友廣告》
(3)屋:“屋”在普通話作名詞,有“房間”和“家”兩個意思。在方言中,“屋”只有“家”的意思。和普通話相比,該詞的詞義縮小。
快說伢女子在哪哪,屋里還有什么人?!x自干板腔《防人之心不可無》
該給的彩禮過了手,停了咱屋里不要走?!x自干板腔《防人之心不可無》
3.詞義轉移
“如果原來的詞義表示某類現(xiàn)實現(xiàn)象,后來改變?yōu)楸硎玖硪活惉F(xiàn)實現(xiàn)象,那么這種演變就是詞類的轉移?!眆
(1)骨軟:這個詞在普通話中是一種病的名稱,有“骨軟病”一說,多見于成年牛身上,屬于一種骨質性脫鈣,一般在干旱年份之后多發(fā)。在河津方言中,該詞用來表示人的一種主觀感受,是用來表達“人身上發(fā)癢”的意思。所以,和普通話相比,該詞在方言中發(fā)生了詞義轉移。
你抱我腰骨軟哩,你這爛桿盡耍哩?!x自干板腔《走娘廈》
把我聽上都骨軟,你就多少不要臉。——選自干板腔《天仙配》
(2)焙:在普通話中可用作動詞,意思是“圍火烘烤”,也可以用作名詞,專指制茶的場所。在河津方言中,該詞的詞義發(fā)生了轉移,指需要通過圍火燒柴來供取暖的一種生活用具,相當于“炕”,所以和普通話相比,該詞的詞義發(fā)生了轉移。
先吃飯快上焙,我與我娃都熱餃子?!x自干板腔《走娘廈》
這不是你家的火熱焙,你看你淡味不淡味。——選自干板腔《坐席》
(3)口:在普通話中可以用作名詞,也稱“嘴”,是人的一種發(fā)聲器官,也用來進食,也表示“身上破裂的地方”,還可以用作量詞,如“一家五口人”。在河津方言中,該詞的詞義發(fā)生了轉移,有“女朋友,對象”的意思。
小子今年二十九,到現(xiàn)在都還沒有口。——選自干板腔《防人之心不可無》
只要你能瞅下口,把我嬤也帶上走?!x自干板腔《常干扇》
(二)修辭意義的差異 修辭意義的差異就是方言詞所附加的雅俗意義、褒貶色彩與普通話相比存在差異。這主要是因為對于同樣的現(xiàn)實現(xiàn)象,人們的主觀態(tài)度可能不一樣,有褒有貶,有喜歡,有厭惡g,所以形成了詞義的不同附加色彩。
(1)老實:表示人性格的形容詞,普通話中的意思是循規(guī)蹈矩、忠厚老實、安分守己、值得信任,是褒義詞。而在方言中則表示隨意輕信別人,對別人的命令和指示都順從、服從,沒有自己的主見。具有貶義色彩。
我男人放心牌,人很老實叫悶呆?!x自干板腔《一條花手絹》
常說開口見人心,你就是個老實人?!x自干板腔《防人之心不可無》
(2)厲害:在普通話中有兩個意思:一是指劇烈、猛烈;二是指能做一般人做不了的事情,或者具備有某項特殊的技能,多帶有夸獎、贊美之意,具有褒義色彩。而在河津方言中,多用作形容詞,形容人脾氣比較暴躁,性格不好,具有貶義色彩。
咱兩是有名的厲害人,我哥多乎敢發(fā)言。——選自干板腔《一條花手絹》
滿臉皺紋像核桃,一天厲害哩把我管?!x自干板腔《醉酒回家》
(三)語法意義的差異 語法意義的差異就是指詞的語法功能不同,一是指詞的組合能力不同,即能夠跟哪些詞組合、不能跟哪些詞組合的情況不同;二是指詞的兼類情況不同,兼類是指某個詞經(jīng)常具備兩類或幾類詞的語法功能。h
1.詞的組合能力不同
河津方言和普通話在表達同一個概念或事物時,在詞語的搭配和選擇上往往存在差異。
(1)吃:“吃”在方言中可以搭配固體性質的食物:“吃饅頭”“吃水果”,也可以和表示氣體的物體組合:“吃煙”,但是在普通話中,動詞“吃”只能搭配固體類的食物,和煙搭配時只有“抽煙”這種組合方式??梢?,這些組合搭配都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沒有規(guī)律可循,一旦約定下來,就可以長期使用。
這事還要坐下說,請客要吃好煙還帶鱉。——選自干板腔《防人之心不可無》
老白汾酒八十幾,連把煙吃你太便宜?!x自干板腔《坐席》
(2)淡:在普通話中“淡”主要做形容詞,表示程度淺或者“無關緊要”的意思,與之搭配的有“味道淡,人情冷淡,淡話”等,在河津方言中,“淡”除了有這些用法外,還能和“心”搭配,表示“心涼”的意思。但是在普通話中則沒有這種搭配用法。
成績最近下降啦,我苦腦啦心淡啦?!x自干板腔《教子》
后半輩子活不下樣,心比涼水都還淡?!x自干板腔《防人之心不可無》
2.詞的兼類現(xiàn)象不同
普通話中詞的兼類現(xiàn)象很普遍,如“科學”兼有名詞和形容詞兩種功能。河津方言中,也有大量兼類現(xiàn)象,但是和普通話相比,還存在一定的不同之處。
(1)“難過”:在普通話中兼有動詞、形容詞兩類詞的語法功能,表示“日子困難,過不下去”和“心情很難過”兩個意思,但是在方言中還兼有名詞“病”“災禍、禍事”的意思。
隨便吐痰得難過,不洗手也不洗腳?!x自干板腔《不講衛(wèi)生》
把你腦袋都磕破,差點闖下大難過。——選自干板腔《醉酒回家》
二老放心我很正經(jīng),一點難過都沒闖?!x自干板腔《回家》
(2)“肉”:在普通話中是名詞,意思為生物體內紅色、柔軟的組織。在河津方言中還可以充當形容詞,形容人性子慢、行動遲緩或者表示人的身材比較圓潤,相當于“胖”。
肉個嘟嘟真真美,我就瞅住這兩條腿。——選自干板腔《坐席》
缸高低,甕粗細,肉圪矮矮有虎氣。——選自干板腔《打蚊子》
(3)“貴賤”:在普通話中充當名詞,一指“地位的高低”,一指“價格的高低”,在河津方言中,“貴賤”還可以用來作副詞,有“無論如何、不管怎么樣、反正”的意思。
一陣燈光閃我這眼,貴賤一點看不見?!x自干板腔《好人有好報》
我娃是想媳婦發(fā)了瘋,貴賤不應這種名?!x自干板腔《防人之心不可無》
三、干板腔語言的構詞特點
(一)重疊 干板腔語言中存在大量的重疊形式,如名詞重疊、動詞重疊、形容詞重疊、擬聲詞重疊等。這些疊詞的運用使干板腔的語言讀起來朗朗上口,呈現(xiàn)出一種詼諧幽默、有板有眼的風格。
1.名詞性重疊三種形式:NN式、BNN式、BBN式。
(1)NN式。
伯伯好娘娘好,心寬灑落永不老。——選自干板腔《走娘廈》
此處的單音節(jié)名詞“伯”和“娘”重疊后,具有特指義,其中,“伯伯”指老丈人,“娘娘”指丈母娘。
(2)BNN式。
扁擔放到山坡坡,一氣吃完一籠饃?!x自干板腔《大唐驍將薛仁貴》
這里的“山坡坡”是由單音節(jié)名詞“坡”重疊后,前加一個修飾性語素“山”構成,這里的“坡”也能單說,重疊后表示小稱義。
(3)BBN式。
都說我是大好人,到了落下這花花心?!x自干板腔《一條花手絹》
BBN式是由重疊的修飾性語素和單音節(jié)名詞性語素組成。此處的“花花心”就體現(xiàn)了這種構詞方式。一方面是為了和上半句中的“人”押韻,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河津方言中的構詞特點,采用大量的疊詞形式,賦予干板腔生動風趣的特點和韻律鮮明的節(jié)奏感。
2.動詞性詞語重疊有兩種形式:“VV+子”式、BVV式。
(1)“VV+子”式。
油罐上都沒蓋蓋得,柜柜門是撬撬得?!x自干板腔《討債》
“蓋蓋得”一詞,由單音節(jié)動詞“蓋”重疊后加“子”尾構成,特指“油罐上的蓋子”。后面的“撬撬得”,是動詞“撬”重疊后表示“門的一種狀態(tài)”。
(2)BVV式。
窮叨叨,小念念,婆娘還算你臟臟臟?!x自干板腔《一條花手絹》
單音節(jié)動詞重疊后,前面加一個修飾性語素,構成BVV式名詞,這些名詞都表示特指意義。i此處的“窮叨叨”“小念念”都是特指“比較摳門、小氣、小肚雞腸”的一類人。
3.形容詞重疊構成名詞,主要是單音節(jié)形容詞重疊的AA式構成名詞。
干那活就沒有寸,嘗上甜甜難斷癮?!x自干板腔《一條花手絹》
單音節(jié)形容詞“甜”重疊后構成名詞,表示特定的人,此處特指“年輕貌美的姑娘,介入他人婚姻的女性”。
好憨憨,你寧著,小家子貨你識個色。——選自干板腔《坐席》
此處的單音節(jié)形容詞“憨”重疊后成為名詞,特指“比較傻的人”。
4.擬聲詞重疊,使作品更生動、形象。
黑隆咚嘩嘩嘩,圪登登登登撲七叉,
滋溜滋溜叭叭叭,吱兒吱兒喳喳喳?!x自干板腔《觀看老鼠運動會》
此處擬聲詞的運用,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了老鼠的動作,通過語言使老鼠的形象躍然紙上,也體現(xiàn)了河津人民幽默風趣的性格特點。
(二)構詞語素的運用
1.前綴“圪”的運用
在干板腔的語言中,以“圪”為前綴構成的詞,使用頻率極高。
彩彩踩住我圪膝蓋,你下你下快快快?!x自干板腔《走娘廈》
這里的“圪膝蓋”是“圪”作詞綴構成的三音節(jié)名詞,功能與普通話中的“膝蓋”一詞相同。
你兩趕緊招架好,千萬不能讓亂圪撈?!x自干板腔《一條花手絹》
“圪撈”是詞綴“圪”和動詞“撈”構成的動詞,是“胡來,魯莽地做出行動”的意思。另外,“圪”嵌在詞中還可以構成四音節(jié)形容詞。
大滿回頭才看清,親圪瘩瘩一小子娃?!x自干板腔《手機》
這在河津方言中也是一種固定的說法。前一個語素“親”在這里是形容詞“可愛,好看”的意思,后面的“圪”加重疊部分說明這一形容詞的程度,用來起加強程度的作用,并且?guī)в絮r明的形象色彩,體現(xiàn)了干板腔語言通俗易懂的特點和節(jié)奏感。
2.前綴“日”的運用
“日”在河津方言中可以作為前綴放在動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動詞,也可以放在形容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通常帶有貶義色彩。這一詞綴,被大量運用在干板腔的語言中。
你就日眼哩不沾音,純粹這是羞先人。——選自干板腔《坐席》
這里的“日眼”是前綴“日”加名詞“眼”構成形容詞,形容人的貪得無厭,沒有節(jié)制。
一母同胞親弟倆,你就這樣日踏我?!x自干板腔《一條花手絹》
“日踏”是詞綴“日”和動詞“踏”組合構成動詞,有“糟蹋,欺負,陷害”的意思。
指桑罵槐你少日鬼,不還錢今天踩你這腿?!x自干板腔《一條花手絹》
此處的“日鬼”一詞,也是由構詞前綴“日”組成的動詞,意思是“胡來,想糊弄過去”。
四、結語
語言和文化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關系。要掌握一種語言,必須了解該語言所反映的文化,要真正了解一種文化,必須了解負載該文化的語言。而方言是語言的地域變體,更能反映一個地方的文化和特色。河津北坡方言作為干板腔這種曲藝文化的載體,它和普通話相比,其義項較普通話的多,也就是詞義的指稱范圍更加廣。其次,在干板腔中有大量的重疊形式,這些疊詞的大量使用,使作品更加通俗易懂,為人民群眾所理解和接受,也賦予了干板腔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同時也體現(xiàn)了河津人民淳樸、直爽的性格。最后,干板腔作品存有大量的方言構詞前綴。內容題材也是豐富多樣,反映民風民俗,如《走娘廈》《坐席》等,或者是揭露社會現(xiàn)象,如《玩手機》《二進飯店》等作品,也有歌頌名人題材的作品,如《大唐驍將薛仁貴》等。近年來,由于反映新生活新面貌、歌頌新時代等題材內容的增多,像以“日”為前綴構成的詞語在作品中出現(xiàn)得越來越少,但是還有其他的詞綴存在等待進一步研究,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處,希望以后可以繼續(xù)努力,多關注干板腔語言的研究,將這種曲藝文化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
a引自《2018河津電視臺干板腔春晚》中的主持詞。
bci史秀菊:《河津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頁,第3頁,第145頁。
d任銀梅.《耿城里的流行曲》,安徽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eh衛(wèi)水水:《山西臨汾方言詞匯研究》,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論文。
fg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頁,第131頁。
參考文獻:
[1] 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河津縣志編纂委員會.河津縣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3] 任曉靜.山西河津方言重疊式形容詞構成成分淺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7(2).
[4] 邵敬敏.現(xiàn)代漢語通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 王梅弘.河津方言程度副詞探析[J].漢字文化,2017(4).
[6] 袁亞玲.河津方言的語法特點[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5.
[7] 趙平.河津方言概況[J]. 安徽文學,2013(4).
作 者: 張慧,忻州師范學院歷史系講師,研究方向:宋金墓葬。
編 輯: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