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勝利
(黑龍江省碳匯和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9)
森林是陸地最大的碳庫,森林在減緩氣候變化中具有特殊功能。2015年12月聯(lián)合國巴黎氣候大會上,林業(yè)作為單獨條款被寫入了《巴黎協(xié)定》,要求2020年后各國采取行動,保護和增加森林碳匯,故對森林碳儲量的研究也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關于森林碳儲量的研究依然是生態(tài)學和林學研究的熱點和重點,隨著研究方法的改進和深入,勢必會取得更大的進展。本文以湯原縣林業(yè)局2017年森林資源規(guī)劃設計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為基礎,參考李鳳日教授等人編寫的《黑龍江省森林碳儲量分布及動態(tài)研究成果(2016)》,計算出湯原縣林業(yè)局喬木林各優(yōu)勢樹種(組)的碳儲量分布,并針對其特點加以分析。
湯原縣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松花江北岸,隸屬于佳木斯市。位于東經(jīng)129°29′49″~130°01′28″,北緯46°34′23″~47°03′25″。各林場施業(yè)區(qū)東、東北、東南與湯原農(nóng)場、香蘭農(nóng)場農(nóng)業(yè)區(qū)相連,南與依蘭縣交界。南北長約56km,東西寬約39km。
湯原縣地處小興安嶺南坡余脈,各林場施業(yè)區(qū)由西北向東南逐步由低山過度為丘陵地帶,西北部地形起伏較大,最大坡度在55°左右,平均坡度17°。東南部地形起伏變化較西北部小,平均坡度8°左右。施業(yè)區(qū)海拔高度在95~741m之間,平均海拔400m,最高山峰位于大亮子河林場與腰營林場交界處,海拔741m,最低海拔為正陽林場東南與湯旺河交界處海拔95m。
該局喬木林面積59300.53hm2,喬木林碳儲量3043386t。其中:天然林40540.33hm2,碳儲量2139507t,分別占喬木林面積和碳儲量的68.36%和70.3%;人工林18760.2hm2,碳儲量903879t,分別占喬木林面積和碳儲量的31.64%和29.7%。
天然林共有18個優(yōu)勢樹種(組),其中:云杉林面積和碳儲量為61.39hm2和3513 t,占天然林面積和碳儲量(以下占比均為天然林)分別為0.15%和0.17%;冷杉林面積和碳儲量為82.4hm2和4715t,占0.2%和0.22%;椴樹林面積和碳儲量為180.79hm2和9916tm3,占0.45%和0.46%;柞樹林面積和碳儲量為16276.78hm2和925172t,占40.15%和43.24%;黑樺林面積和碳儲量為5.74hm2和166t,占0.01%和0.01%;白樺林面積和碳儲量為1170.95hm2和43688t,占2.89%和2.04%;山楊林面積和碳儲量為26.38hm2和962t,占0.07%和0.04%;赤楊林面積和碳儲量為194.57hm2和9413t,占0.48%和0.44%;柳樹林面積和碳儲量為85.24hm2和4124t,占0.21%和0.19%;山槐林面積和碳儲量為2.44hm2和118t,占0.01%和0.01%;色樹林面積和碳儲量為22.08hm2和1250t,占0.05%和0.06%;榆樹林面積和碳儲量為78.16hm2和3781t,占0.19%和0.18%;水曲柳林面積和碳儲量為54.22hm2和2523t,占0.13%和0.12%;胡桃楸林面積和碳儲量為6.21hm2和289t,占0.02%和0.01%;針闊混交林面積和碳儲量為3206.63hm2和179443t,占7.91%和8.39%;針葉混交林面積和碳儲量為1762.69hm2和109252t,占4.35%和5.1%;硬闊葉混交林面積和碳儲量為372.19hm2和21070t,占0.92%和0.99%;軟闊葉混交林面積和碳儲量為16951.47hm2和820112t,占41.81%和38.33%。
人工林共有16個優(yōu)勢樹種(組),其中:紅松林面積和碳儲量為2725.92hm2和151561t,占人工林面積和碳儲量(以下占比均為人工林)14.53%和16.76%;云杉林面積和碳儲量為85.45hm2和4889t,占0.45%和0.54%;冷杉林面積和碳儲量為3.41hm2和195t,占0.02%和0.02%;樟子松林面積和碳儲量為1770.74hm2和66491t,占9.44%和7.36%;落葉松林面積和碳儲量為9841.13hm2和430057t,占52.46%和47.58%;赤松林面積和碳儲量為192.15hm2和9296t,占1.02%和1.03%;白樺林面積和碳儲量為3.85hm2和144t,占0.02%和0.02%;楊樹林面積和碳儲量為48.97hm2和1785 t,占0.26%和0.2%;柳樹林面積和碳儲量為2.14hm2和0 t,占0.01%和0.00%;榆樹林面積和碳儲量為1.04hm2和50 t,占0.01%和0.01%;水曲柳林面積和碳儲量為2.09hm2和97t,占0.01%和0.01%;胡桃楸林面積和碳儲量為4.79hm2和223t,占0.02%和0.02%;針闊混交林面積和碳儲量為2229.77hm2和124778t,占11.89%和13.81%;針葉混交林面積和碳儲量為1823.3hm2和113008t,占9.72%和12.5%;硬闊葉混交林面積和碳儲量為9.01hm2和510t,占0.05%和0.05%;軟闊葉混交林面積和碳儲量為16.44hm2和795t,占0.09%和0.09%。
1)天然林中各優(yōu)勢樹種(組)碳儲量大小順序為柞樹林>軟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混交林>白樺林>硬闊葉混交林>椴樹林>赤楊林>冷杉林>柳樹林>榆樹林>云杉林>水曲柳>色樹林>山楊林>胡桃楸林>黑樺林>山槐林,其中柞樹林碳儲量占天然林碳儲量的4成以上,柞樹林和軟闊葉混交林的總碳儲量占天然林碳儲量的8成以上。
2)人工林中各優(yōu)勢樹種(組)碳儲量大小順序為落葉松林>紅松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混交林>樟子松林>赤松林>云杉林>楊樹林>軟闊葉混交林>硬闊葉混交林>胡桃楸林>冷杉林>白樺林>水曲柳林>榆樹林>柳樹林,其中落葉松林的碳儲量占人工林碳儲量近5成。
3)喬木林中各優(yōu)勢樹種(組)碳儲量分布不均,所占比例相差很大,柞樹林和軟闊葉混交林二者碳儲量之和超過喬木林碳儲量的1/2。
4)喬木林碳密度51.32t·hm-2,天然林碳密度52.77t·hm-2,人工林碳密度48.18t·hm-2,大部分優(yōu)勢樹種(組)的碳儲量密度隨著林齡的增加而增加,大都在成熟林、過熟林達到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