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家強
(萬寧市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海南 萬寧 571500)
急性腦梗死因為腦供血突然中斷后引發(fā)腦組織壞死?,F階段,主要采取頭顱CT以及頭顱磁共振掃描、腦血管造影診斷腦梗塞[1]。隨著影像技術的進步,開始采取MRI彌散加權成像以及液體衰減反轉恢復技術診斷腦梗死患者病情。故而本次對上述兩種診斷技術展開如下報告。
2017年02月~2019年02月期間于本院接受診治的急性腦梗塞70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40例;年齡30~76歲,平均(48.54±3.33)歲。
本次研究患者應用GE 1.5T超導MRI設備,64排CT;使用頭部正交線圈,開展SE序列掃描,獲取腦橫斷、矢狀T1WI以及擴散成像。掃描參數設置如下:T1WI SE 序列,TR3100 ms,TE105 ms,成像時間:146 s;DWI單次激發(fā)平面回波成像德序列,TR10000 ms,TE101 ms,成像時間為40 s。
整理患者影像檢查相關的資料劑圖片,分析DWI上的異常信號區(qū)域,并作詳細紀錄相關信息,對腦梗死不同時間點的經不同掃描序列,確定病灶范圍,將干擾掃描過程中的偽影排除。FLAIR遠端血管診斷評估,軸位的梗死病灶環(huán)繞點狀,超過一個檢查層面。
分析70例患者中,15例為超急性期,其中5例患者按照發(fā)病時間小于2 h、10例患者發(fā)病時間介于2~6 h。常規(guī)T1WI、T2WI序列檢查正常;于DWI方面呈現為高信號,且與臨床癥狀相吻合。在這15例超急性期患者中FLAIR觀察發(fā)現3例異常信號,與DWI比較,發(fā)現病灶范圍小且信號強度低于DWI。27例為急性期患者,其中10例患者發(fā)病時間介于6~12 h,17例患者發(fā)病時間介于12~24 h,DWI觀察顯示27例患者均為存在異常,與其臨床癥狀對應的高信號病灶影;于FLAIR觀察發(fā)現23例出現異常信號區(qū);于T1WI、T2WI上出現出現15例病灶區(qū)異常信號,后者信號稍強,但邊界較為清晰度有限,由10例病灶范圍小于DWI呈現,此外有5例T2WI顯示的病灶范圍與DWI基本類似。18例患者為亞急性期,于T1WI、T2WI及FLAIR、DWI上均有顯示,且T1WI、T2WI及FLAIR、DWI顯示的病變范圍以及信號強度基本一致。
入組70例患者經MRI平掃圖像,WDI顯示均為高信號,高信號病灶范圍基本一致;顱腦MRA掃描中,T1WI并沒有太多的差異,T2WI、FLAIR則表示出稍高信號,疾病大腦半球血管分支降低較為明顯。
隨著影像技術的進步,磁共振DWI和FLAIR序列被廣泛用于各類疾病臨床診斷中[3]。MRI檢查技術有較多的優(yōu)勢,是一種無輻射損傷的檢查方法。常規(guī)MRI對于早期腦梗塞的診斷敏感性較低。故而筆者開展本次研究,旨在提升早期急性腦梗塞診斷率。
DWI是目前檢驗活體組織內分子擴散運動的有效方法,DWI運行原理加擴散德梯度,觀察信號強度變化,了解組織中水分子擴散狀態(tài)。與常規(guī)SE序列比較,能更快發(fā)現梗塞區(qū)的異常信號[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DWI掃描顯示70例急性腦梗塞提示為高信號狀態(tài),與患者臨床癥、體征相符,DWI可區(qū)分正常的腦組織、異常病變,獲取高質量圖像,判斷病灶性質;FLAIR序列經不同組織間的T1不顯示信號的前提下顯示病灶區(qū)域
綜上所述,DWI技術于診斷急性腦梗塞方面較占優(yōu)勢,表現為較高的敏感性,減緩疾病進展,減低后遺癥,這對患者預后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