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剛
(南京市鑫園小學,江蘇 南京 210007)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如何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量成為教師在開展科學課程中的重點問題。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以為將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到小學科學教學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可以降低學生對科學理論知識學習的難度,同時在愉悅課堂氣氛下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趣味性課堂活動,以及合理有效的教學情境等多種方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提高小學科學教育教學質量。
在小學科學合作學習活動中,老師將學生分組,組內分工,形成以學生自主探究和團體協(xié)作為特點的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模式對于小學生來說,有利于凸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小學生處于人格的塑造期,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潛能的挖掘與開發(fā)。在小學生科學學習中,開展合作學習,實際上是讓小學生個人或團隊通過自主探究而掌握學習的方法,這樣的自主學習可以深化學生學習的效果,促使學生自主探究和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得到了挖掘,學生學習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加強小學科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小學科學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改變勢在必行。小學科學合作學習也是對科學教學方式的一大改革,凸顯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適應了時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傳統(tǒng)小學科學教學中一般都是老師講解學生傾聽,教學模式處于固化狀態(tài),屬于機械式教學,對學生來說就是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接受學習,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生也很難在學習中有所創(chuàng)造。開展科學合作學習,首先將教學任務教類了學生,讓學生作愛學習的主人,這就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主動探究知識,自然就對知識的理解有所加深。同時,開展科學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學習的理念比較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生學習交流的對象首先是同學,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會有所提升,而且合作學習中更需要小學生具有團體協(xié)作的意識,這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小學科學課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一定要讓各個小組明確學習目的,有清晰的合作流程,一是防止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知道做什么,浪費學習時間;二是防止學生沒有清晰的操作流程,亂做小組探究實驗,造成課堂混亂的現象。小學科學課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對自然現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探索。因此,首先,教師要根據小學科學課堂的教授內容,引出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并進行提問,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索,明確學習目的。其次,教師提出問題后,要引導學生對問題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假設。假設,對學生非常重要,不僅可以體現出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觀察、分析能力,還是進行有效實驗操作的重要依據。最后,教師要求學生根據實驗的現象進行實驗結論的總結,必要時,可以讓學生根據結論開展其他實驗進行驗證,從而得到這些現象所含的自然規(guī)律。
開展小學科學合作學習的必要前提就是對學生進行認真調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科學而合理的分組。上述問題分析中,就存在教師對學生分組不合理的現象,其結果是不但沒有提升教學效果,反而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教師一定要了解每一個學生,了解全班的學生在性格特點、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合理搭配。分組可以是優(yōu)秀學生分同組,也可以是優(yōu)差結合分組,還可以是學生的內外向性格結合分組,讓每一組的學生能夠進行優(yōu)勢互補,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 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要完整,引問、假設、實驗、總結,這些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但得出結論后,并不是學生高效學習的結束,而是對學生結論匯報的語言組織能力、傾聽他人匯報的耐心傾聽品質、對自己或他人結論的批判質疑精神培養(yǎng)的開始。這些都是學生今后發(fā)展的必備素養(yǎng),也是學生全面素質發(fā)展中的重要教學內容。例如:《常見的巖石》教學,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對當地的巖石進行調查,得到了結論后,教師還要開展結論陳述教學活動。如小組成員可以將自己搜集的巖石進行展示,并進行自己小組的結論陳述,小組內其他學生可以適當進行補充。其他小組的學生對該小組的巖石展示與結論陳述耐心傾聽,在陳述結束后,進行結論觀點上的質疑,如該小組巖石的分類是否正確、展示的巖石與巖石名稱是否相對應、陳述的結論是否正確合理等,禮貌性地提出自己的觀點。結論陳述活動,不僅可以讓教學活動有序完成,還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同時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引導開展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并不完全等于將課堂交給學生,而是有明確的任務引領,學生是帶著問題去討論學習。在小組內的成員學習討論后,每個人都能發(fā)表自己的想法,然后在進行分析、總結,得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最佳成果。再在全班范圍內討論學習,教師做出必要的評價,并對學生表述觀點進行引導,拓展課堂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小學科學的合作學習的終極目標是不僅讓學生進行主動學習,還要積極總結學習方法。合作學習中,有時候學生會冒出來很多特性獨立的看法,教師不可以個人觀點武斷地做出判斷,而應該積極激勵和引導,或者拋給大家,作更深入地分析。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科學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平臺、生活化教學情境以及趣味性課堂活動等多元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質量,以促進學生在今后成才之路上健康 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