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媛媛 尤淑艷 尹燕青 大連市婦產醫(yī)院 超聲科 (遼寧 大連 116000)
內容提要:目的:探討絕經后陰道出血使用經陰道超聲檢查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大連市婦產醫(yī)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門診收治的116例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經陰道超聲檢查,并且將診斷性刮宮病理檢查結果作為基本依據,對陰道超聲檢查的符合率進行分析。結果: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經陰道超聲檢查,其中5例為子宮內膜癌,15例為子宮內膜息肉,10例為子宮內膜炎,25例為子宮內膜增生,57例為萎縮性子宮內膜,5例為正常子宮內膜,隨后與診斷性刮宮病理進行比較,其中111例確診,5例誤診,診斷準確率為95.69%,超聲與病理檢查的診斷準確率比較無差異(P>0.05)。結論:臨床上給予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經陰道超聲檢查具有較高的準確率,可以為治療提供有效依據。
絕經是女性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其卵巢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衰退,從而導致月經停止,通??梢苑譃閮煞N類型,分別是人工絕經和自然絕經。通常情況下,女性絕經后,容易受到諸多因素如子宮內膜厚度、卵巢功能等的影響,出現陰道出血的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誘發(fā)諸多并發(fā)癥如貧血、子宮內膜病變等,不僅危害患者健康,還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采取一種有效措施,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對經陰道超聲檢查運用在絕經后陰道出血診斷中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門診收治的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116例為研究對象,絕經時間1~11年,平均(5.4±2.6)年,年齡49~65歲,平均(56.3±8.4)歲,出血量(2.81±1.53)mL,其中50例出現血性分泌物、65例出現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45例出現白帶染血。入選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且經刮宮病理檢查確診;②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超聲檢查
選擇GE S8超聲檢測儀,選擇陰式檢查條件,檢查前,叮囑患者排空膀胱,對相關物品和探頭進行消毒。檢查時,將避孕套套在探頭上,囑患者仰臥位,充分暴露會陰,緩慢將陰式探頭放置于患者陰道內,對子宮內膜、宮體、雙側卵巢、宮頸以及周圍鄰近器官、組織進行多切面、多方位的探查,尤其是出血位點和子宮內膜厚度。如發(fā)現可疑部位或異常情況,要對可疑部位的結構、位置、內部回聲、形態(tài),邊緣及血流分布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
1.2.2 病理檢查由婦科門診醫(yī)生進行診斷性刮宮操作,將刮出的子宮內膜進行保存后送至實驗室進行病理檢查。
對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的病理檢查結果和經陰道超聲檢查結果進行觀察,并且對經陰道超聲檢查結果的診斷準確率進行計算。
本次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組間對比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有差異。
116 例經陰道超聲檢查結果:5例為子宮內膜癌,15例為子宮內膜息肉,9例為子宮內膜炎,25例為子宮內膜增生,57例為萎縮性子宮內膜,5例為正常子宮內膜,與刮宮病理診斷比較,經陰道超聲確診111例,5例誤診,診斷準確率為95.69%,見表1。
表1.兩種診斷方法檢查的結果
與經陰道超聲檢查相比,雖然病理檢查的準確率略高,但是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種方法診斷準確率的對比[n(%)]
絕經后陰道出血是婦科的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主要指的是女性絕經≥1年后,依然出現不同程度的陰道流血或血性白帶,其發(fā)病機制復雜,不僅與子宮內膜受損有關,還可能是多種疾病如炎癥、腫瘤等導致陰道出血[1]。當前臨床上在對絕經后陰道出血進行診斷時,刮宮病理檢查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能夠明確病因,為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據,但是對操作人員技術水平和手術環(huán)境的要求較高,并且在采集標本的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容易增加機體損傷,增加患者痛苦,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其機體耐受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臨床應用[2]。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經陰道超聲檢查因為具有無創(chuàng)性、操作簡單、可重復性好、檢查時間短等優(yōu)點,被廣泛運用在臨床上。與病理檢查相比,超聲檢查的費用少、耗時短,不僅可以使患者的等待時間縮短,還能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患者接受度,尤其適用于基層醫(yī)院[3]。臨床研究資料表明,經陰道超聲檢查不僅可以對子宮內膜厚度、回聲血流供應等進行觀察,還能對附近病灶組織和出血點的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對于腹壁厚的患者,其檢查結果的準確性也較高[4]。有文獻報道,在選擇診斷方法時,將子宮內膜厚度作為基本依據,若<5mm則采用超聲檢查,若≥5mmm則及時行子宮刮宮病理檢查,制定此標準的原因主要為子宮內膜厚度與超聲回聲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5]。同時,在超聲檢查中,給予患者經陰道檢查,不僅不需要充盈膀胱,還能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病情,及時獲取子宮內膜和出血情況,準確判斷患者病情,從而減少漏診或誤診[6]。在本次研究中,經陰道超聲檢查的診斷準確率為95.69%,略低于病理檢查的100%,但是兩種方法在不同疾病類型的診斷準確率比較無差異(P>0.05),說明兩種檢查方法均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