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婷 龔文波
寧波市中醫(yī)院 浙江 寧波315000
2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1]。激酶核因子-KB(NF-KB)的激活是糖尿病炎癥反應的重要途徑和核心指標。在2型糖尿病中醫(yī)證型與炎癥因子相關性研究方面,目前多個研究都認為炎癥因子可作為2型糖尿病進行中醫(yī)分型的重要客觀指標。本研究擬從NF-KB炎癥通路激活水平來研究2 型糖尿病氣虛、陰虛、氣陰兩虛證三個基本中醫(yī)證型之間炎癥反應的異同,以期為進一步探討中醫(yī)益氣養(yǎng)陰法改善2 型糖尿病炎癥反應的機制提供依據(jù),同時對指導臨床中醫(yī)辨證治療糖尿病有較大意義。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至2017年寧波市中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門診就診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樣本量公式估算,收集大約275 例病例納入本次研究。通過規(guī)范化的四診采集、判定,選取氣虛證、陰虛證、氣陰兩虛證共202 例作為3 個試驗組,并選取本院體檢中心健康人群73例為對照研究。其中對照組男性37例,女性36 例;年齡52.1±8.1 歲;體重指數(shù)(BMI)為22.12±2.86。氣虛組共68 例,男性35 例,女性33 例;年齡54.3±8.8 歲;病程5.21±2.18 年;體重指數(shù)(BMI)為23.32±3.06。陰虛組共62例,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齡55.3±8.6 歲;病程6.81±2.73 年;體重指數(shù)(BMI)為22.72±2.87。氣陰兩虛組共72 例,男性38 例,女性34 例;年齡52.3±7.9 歲;病程5.76±3.35 年;體重指數(shù)(BMI)為22.09±2.48。經(jīng)比較,4 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與排除標準:分述如下。
1.2.1 2 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參照1999 年WHO 推薦的診斷標準: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糖耐量試驗(OGTT)11.1mmol/L;或隨機血糖11.1mmol/L。
1.2.2 排除標準:①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如糖尿病酮癥、糖尿病高滲性昏迷;②糖尿病各種應激狀態(tài):如感染、創(chuàng)傷、大出血等;③糖尿病其他兼癥(如腫瘤、免疫系統(tǒng)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④患者因嚴重心腦腎并發(fā)癥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2.3 中醫(yī)證候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西醫(yī)結合糖尿病診療標準》《消渴?。ㄌ悄虿。┲嗅t(yī)分期辨證與療效評定標準》的標準擬定:①氣虛證主癥: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汗出氣短,脈細無力;次癥:自汗,怔忡健忘,舌淡或淡胖。符合2項主癥及1項次癥即可診斷。②陰虛證主癥:咽干口渴,怕熱汗多或有盜汗,手足心或五心煩熱,舌紅、苔薄黃或薄白;次癥:消谷善饑,形體消瘦,大便秘結,細數(shù)。符合2項主癥及1項次癥即可診斷。③氣陰兩虛證主癥:神疲乏力,汗出氣短,五心煩熱,咽干口渴,舌紅少津,苔薄或白膩;次癥:怔忡健忘,多食易饑,心悸失眠,脈細或濡細。符合2 項主癥及1項次癥即可診斷。
1.3 實驗室指標測定:采集所有研究對象清晨空腹靜脈血5ml,運用免疫印跡實驗(western blotting)測定NF-KB 蛋白表達水平,具體操作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NF KappaB p65 ELISA 試 劑 盒 購 自abcom 公 司(ab176648),并同時測定血清糖化血紅蛋白(HbA1C),C反應蛋白(CRP)等相關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表示,用χ2檢驗比較各組炎性因子的水平差異,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以±s表示,非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行對數(shù)轉換后表示為±s再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均以P<0.05 為有顯著性差異。
2.1 4 組FPG、HbA1C 及hs-CRP 水平比較:氣陰兩虛組、氣虛組、陰虛組hs-CRP、FPG、HbA1c 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氣陰兩虛組、氣虛組、陰虛組間hs-CRP、FPG、HbA1c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4組FPG、HbA1C及hs-CRP水平比較(±s)
表1 4組FPG、HbA1C及hs-CRP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陰虛組氣虛組氣陰兩虛組對照組例數(shù)62 68 72 73 FPG(mmol/L)8.15±2.87*7.67±2.54*7.86±2.45*4.65±0.47 HbA1C(%)7.73±1.53*7.23±1.24*6.95±1.05*4.65±0.98 hs-CRP(mg/L)9.07±4.12*8.67±3.78*9.67±4.89*5.67±2.54
2.2 4 組患者的NF-KB 水平比較:氣陰兩虛組NF-KB 1710.03±287.23ng/ml,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448.96±287.23ng/ml 及氣虛組的1543.82±342.38ng/ml(P<0.01),高于 陰 虛組的1543.82±342.38ng/ml(P<0.05)。氣虛組患者NF-KB 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陰虛組患者NF-KB 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動物實驗表明,過度表達誘導炎癥的因子可同時引起數(shù)個代謝性危險因素,導致肥胖、脂肪肝及糖耐量受損[2],予抗炎治療后,這些危險因素可部分得到改善[2-3]??寡字委熖悄虿∫讶〉每上驳倪M展,白細胞介素1受體抗體改善胰島功能[4];黃連素治療伴脂代謝紊亂的2 型糖尿病有效[5];因此值得關注和研究抗炎治療糖尿病。
NF-KB 是1986 年由Sen 和Baltimore 在B 細胞內(nèi)發(fā)現(xiàn)的調節(jié)基因轉錄的關鍵因子之一,是一系列異二聚體家族的總稱,是一種特異性的轉錄因子[6]。在大多數(shù)細胞中,NF-KB 構成同源或異源二聚體以未激活狀態(tài)與IkBs 結合存在于細胞質中[7]。當受到刺激因子如病毒、放射線、氧自由基、細菌脂多糖(LPS)、TNF-α 等刺激時,NFKB-IKBs 復合物被激活,NF-KB 解離出來并轉移至細胞核,與相應位點特異性結合促進相應基因的轉錄,從而啟動和調節(jié)免疫反應,介導細胞黏附、分化、增殖、凋亡和炎癥反應,并在各種免疫炎癥性疾病和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8-9]?,F(xiàn)有研究表明,NF-KB 在血中的表達水平可提示炎癥反應,在本研究中,氣陰兩虛患者的NF-KB水平顯著高于其它組。
氣虛或氣機不利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機,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會演變?yōu)殛幪?、氣陰兩虛證[10],臨床實踐中,應用益氣、養(yǎng)陰、益氣養(yǎng)陰法治療2 型糖尿病,均能收到較好療效,而氣陰兩虛證出現(xiàn)的較氣虛證和陰虛證在病程上相對較晚。明代醫(yī)家樓英所著的《醫(yī)學綱目》中指出“蓋肺藏氣,肺無病則氣能管攝津液之精微,津液之精微者收養(yǎng)筋骨之血脈,余者溲,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攝,津微亦隨之溲下”,結果是氣陰俱損,形成氣陰兩虛之體質。國內(nèi)相關研究也表明,應用益氣養(yǎng)陰法能夠抑制機體炎癥因子[11-12]。結合本研究結果,可以推論在2 型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氣陰兩虛證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機體產(chǎn)生明顯炎癥反應的一個階段,其炎癥因子的表達較單純的氣虛和陰虛階段均更明確,臨床中醫(yī)治療2 型糖尿病應當辨證論治,分清氣虛、陰虛、氣陰兩虛的不同,辨證處方,才能取得良好療效。NF-KB 的表達水平能否作為氣陰兩虛型2型糖尿病的辨證客觀依據(jù),尚需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予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