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東亞儒家經(jīng)典性之移動與經(jīng)典詮釋典范的轉(zhuǎn)移

    2020-02-21 18:07:32黃俊杰
    深圳社會科學(xué) 2020年1期
    關(guān)鍵詞:經(jīng)典性四書典范

    黃俊杰

    一、問題的提出

    16世紀(jì)初,明武宗(在位于1506~1521)正德15(1520)年6月,時年49歲的王守仁(陽明,1472~1529)在正德14年(1519)年平定寧王朱宸濠(?~1521)之亂之后,在江西泰和接到朱子學(xué)者羅欽順(字允升,號整庵,1465~1547)的書函,陽明先生在《答羅整庵少宰書》中有以下這一段話:

    平生于朱子之說,如神明蓍龜。一旦與之背馳,心誠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為此?!爸艺?,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蓋不忍牴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與之牴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則道不見”也。執(zhí)事所謂決與朱子異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學(xué),天下之公學(xué)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賉明]王陽明:《答羅整庵少宰書》,收入陳榮捷:《王陽明傳習(xí)錄詳注集評》,臺灣學(xué)生書局,1983年,第176條,第253頁。

    陽明先生答書中的這一段話,是他經(jīng)歷貴州龍場3年(1507~1510)居夷處困,從“百死千難”中悟“致良知”②[明]王陽明:《傳習(xí)錄拾遺》,第10條,收入陳榮捷:《王陽明傳習(xí)錄詳注集評》,第396頁。陳立勝認(rèn)為陽明在正德15年前后正式提出致良知工夫,其說甚是。參看陳立勝:《入圣之機:王陽明致良知工夫論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9年,第302頁。之教,決定走自己的思想道路,告別朱子(晦庵,1130~1200)的一段心路歷程的表白。從此之后,陽明常起而批判朱子的“舊說”③例如王陽明在《答顧東橋書》中,批評顧東橋來書所說:“人之心體,本無不明。而氣拘物蔽,鮮有不昏。非學(xué)問思辨,以明天下之理,則善惡之機,真妄之辨,不能自覺,任情恣意。其害有不可勝言者矣”這一段話系“似是而非。蓋承沿舊說之弊。”見[明]王陽明:《答顧東橋書》,收入《王陽明傳習(xí)錄詳注集評》,第173頁。陽明所謂“舊說”,指朱子之學(xué)說而言。陳榮捷先生云:“《年譜》系此書于嘉靖四年(1525)九月,是年陽明在越,九月歸余姚省墓?!赌曜V》系南大吉續(xù)刻傳習(xí)錄于嘉靖三年(1524),尚在此書之前一年。何以能采錄此書?故兩者必有一誤?!保ā锻蹶柮鱾髁?xí)錄詳注集評》,第164頁。)。陽明致羅整庵信中的這一段話,激發(fā)我們思考許多問題,例如:奉朱子之說“如神明蓍龜”的王陽明,自稱“仆于晦庵亦有罔及之恩”④[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上冊,卷21,外集三,第809頁。的王陽明,為什么“不得已”而必須與朱子“背馳”?陽明所說“道”與“學(xué)”之公共性如何證成?告別朱子之后的王陽明采取何種策略以重新詮釋孔孟經(jīng)典?陽明的新詮釋建立在什么理論基礎(chǔ)之上?我們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索,就會觸及儒家傳統(tǒng)中所謂“經(jīng)典性”(canonicity)的定義及其移動,以及對經(jīng)典進行詮釋的不同詮釋典范之間的沖撞、協(xié)商及其轉(zhuǎn)移等現(xiàn)象。

    本文為了探討東亞儒家思想傳統(tǒng)中的“經(jīng)典性”及其移動,并分析儒家經(jīng)典詮釋典范的轉(zhuǎn)移,將從以下兩個問題展開討論:(1)在東亞儒家傳統(tǒng)中“經(jīng)典性”有哪些類別?“經(jīng)典性”為何移動?(2)東亞儒家經(jīng)典詮釋典范之轉(zhuǎn)移如何可能?本文第二節(jié)先分析東亞儒家傳統(tǒng)中“歷史的經(jīng)典性”與“文化的經(jīng)典性”等兩種“經(jīng)典性”及其共同特質(zhì)。第三節(jié)探討東亞儒家經(jīng)典的詮釋典范之建立及其兩大劃時代的轉(zhuǎn)變,第四節(jié)并分析其詮釋策略與實踐。第五節(jié)提出結(jié)論。

    二、東亞儒家經(jīng)典性之類別及其移動

    東亞各國儒家學(xué)者雖然所處時空環(huán)境不同,哲學(xué)立場互異,人自為說,家自為書,但他們都優(yōu)入圣域,尊崇經(jīng)典,習(xí)于從經(jīng)典出發(fā)思考。我們可以說,東亞儒學(xué)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力,正是植根于歷代儒者接受經(jīng)典的召喚,起而對經(jīng)典提出多元多樣的詮釋,使經(jīng)典不再是束諸高閣的高文典冊,而在異時異域展現(xiàn)豐沛的生命力,經(jīng)由解釋世界而改變世界。經(jīng)典中的思想世界,對異代異域的閱讀者而言,雖然可能因為陌生感而成為他們精神世界的異鄉(xiāng),但是如就經(jīng)典所開顯的真理觀之,經(jīng)典的世界卻又因為對異代知音的閱讀者具有無法抵御的“親切”⑤朱子屢次告誡弟子,讀書“要體會親切”,見[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5,《性理二·性情心義等名義》,收入《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冊,第225頁。“親切”一語是朱子讀書法的關(guān)鍵詞,另詳拙文《“親切”:朱子讀書法的一個關(guān)鍵詞》(未刊論文)。感,而成為閱讀者精神的原鄉(xiāng),激發(fā)閱讀者像生于山澗小溪而成長于太平洋的鮭魚一樣,拼搏其生命力,逆流回歸他們原生的故鄉(xiāng),使他們的靈魂得到安頓。

    但是,在東亞儒學(xué)史上所謂“經(jīng)典”之范圍,并非一成不變,而是與時俱進,不斷擴張?!敖?jīng)”之原義指“織”或“法”,錢基博(1887~1957)先生云:

    《說文》:“經(jīng),織也。”《玉篇》:“經(jīng)緯以成繒布也”,借以為經(jīng)綸天下之意,《易·屯卦·象》曰:“雷震屯,君子以經(jīng)綸?!薄吨芏Y·天官·太宰》:“以經(jīng)邦國?!弊ⅲ骸敖?jīng),灋也;王謂之禮經(jīng),常所秉以治天下也;邦國官府謂之禮灋,常所守以為灋式也。常者,其上下通名?!盵……]此經(jīng)之義也。①錢基博:《經(jīng)學(xué)通志》,臺北中華書局,1962年,第1頁,第2~3頁,第8頁。

    錢先生之說極是。至于“經(jīng)”之訓(xùn)“?!蹦撕笃鹬x,《廣雅》:“經(jīng),[……]常也?!雹凇稜栄拧V雅、方言、釋名清疏四種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348頁,第106頁,第482頁,第1020頁。《爾雅義疏》:“經(jīng)者,理也?!雹邸稜栄?、廣雅、方言、釋名清疏四種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348頁,第106頁,第482頁,第1020頁?!稄V雅》:“經(jīng),徑也?!雹堋稜栄?、廣雅、方言、釋名清疏四種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348頁,第106頁,第482頁,第1020頁?!夺屆罚骸皬?,經(jīng)也,言人之所經(jīng)由也?!雹荨稜栄拧V雅、方言、釋名清疏四種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348頁,第106頁,第482頁,第1020頁。均以“經(jīng)”指人之日用常行之道。

    “經(jīng)”之范圍與時俱進。春秋時代(722~464BCE)以《詩》《書》《易》《禮》《樂》為經(jīng)典,《左傳·僖公27年》:趙衰曰:“說《禮》《樂》而敦《詩》《書》。《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德、義,利之本也?!雹迼畈骸洞呵镒髠髯ⅰ?,源流出版社,1982年,上冊,第445頁。戰(zhàn)國時代(463~222BCE)已見《六經(jīng)》之名,《莊子·天運》載“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易》《禮》《樂》《春秋》六經(jīng),自以為久矣。’”⑦[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中華書局,1961年,第2冊,卷5下,第531頁;第4冊,卷10下,第1067頁?!读?jīng)》之名已經(jīng)確立?!肚f子·天下》又進一步闡明“六經(jīng)”之思想內(nèi)涵:“《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數(shù)散于天下而設(shè)于中國者,百家之學(xué)時或稱而道之?!雹郲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中華書局,1961年,第2冊,卷5下,第531頁;第4冊,卷10下,第1067頁。漢代以降,《五經(jīng)》之名為儒者所常言,至宋代則經(jīng)典范圍大幅擴張,錢基博先生云:“至宋儒取《禮記》中之《大學(xué)》、《中庸》及進《孟子》以配《論語》;謂之《四書》;而《十三經(jīng)》之名始立?!雹徨X基博:《經(jīng)學(xué)通志》,臺北中華書局,1962年,第1頁,第2~3頁,第8頁。自宋以后《十三經(jīng)》已經(jīng)成為經(jīng)典范圍之共識。

    (一)儒家的兩種“經(jīng)典性”

    在中國儒學(xué)史上的經(jīng)典范圍隨著時間而擴大的過程中,開顯出兩種意義的“經(jīng)典性”。第一種意義的“經(jīng)典性”指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如夏、商、周等所謂“三代”)所出現(xiàn)的偉大作品。這個意義下的“經(jīng)典性”指“三代”所實施過的典章制度。錢基博先生說:“古之所謂‘經(jīng)’,乃三代盛時典章法度常所秉守,見于政教行事之實;而非圣人有意作為文字以傳后世也?!雹忮X基博:《經(jīng)學(xué)通志》,臺北中華書局,1962年,第1頁,第2~3頁,第8頁。10這種意義下的經(jīng)典,乃是“三代”文化鼎盛之時,政教行事實踐之紀(jì)錄。自孔孟以降,歷代儒者或政治家,常常透過美化“三代”以批導(dǎo)現(xiàn)實政治與社會,從“過去曾如此”提出“未來應(yīng)如何”之藍圖,展現(xiàn)強烈的“反事實性的”(counter-factual)思維習(xí)慣?我曾討論這個問題,見Chun-chieh Huang,“Historical Thinking in Classical Confucianism:Historical Argumentation from the Three Dynasties,” in Chun-chieh Huang and Erik Zürcher eds., 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 Culture (Leiden:E.J.Brill, 1995), pp.72-88.。這種思維習(xí)慣,也見于日韓兩地儒者,他們以“三代”與“堯舜”典范為基礎(chǔ),建構(gòu)具有儒家特色的“崇古論”。作為“三代”典章制度實踐記錄的經(jīng)典,可以《尚書》為代表。《尚書》記載“三代”特別是西周創(chuàng)建之初的典、謨、制、誥等重要歷史文獻。這類經(jīng)典所呈現(xiàn)的是“歷史的經(jīng)典性”(chronological canonicity)。這種意義下的“經(jīng)典性”具有深厚的“時間性”(temporality),并與具有“時間性”歷史經(jīng)驗(例如“三代”)合而為一。

    但是,問題是:經(jīng)典之所以取得“經(jīng)典性”,正是在于它具有“超時間性”(supra- temporality),經(jīng)典中的義理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zhǔn),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這一項“經(jīng)典性”之特質(zhì),植根于中國歷史思維之特性在于從“時間性”中,提煉具有“超時間性”之道德命題。中國學(xué)術(shù)傳統(tǒng)中史哲合一①參考黃俊杰:《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第1章,第31~54頁;Chun-chieh Huang, “‘Time’ and ‘Supertime’ in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in Chun-chieh Huang and John B.Henderson eds., Notions of Time in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19-44.,中國思想家常通過歷史敘述而進行哲學(xué)論證②Chun-chieh Huang, “Historical Discour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s:Historiography as Philosophy,” in Chun-chieh Huang and J?rn Rüsen eds.,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An Intercultural Discussion (G?ttingen and Taipei:V&R unipress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2015), pp.25-40.。因此,“歷史的經(jīng)典性”如何可以克服“時間性”的桎梏,而獲得“超時間性”,就成為“歷史的經(jīng)典性”必須面對的問題。

    中國儒學(xué)史所見的第二種意義的“經(jīng)典性”,指經(jīng)典中的義理乃源自人心,而與人之本性合而為一的經(jīng)典。這種意義的“經(jīng)典性”,可稱為“文化的經(jīng)典性”(cultural canonicity)?!拔幕慕?jīng)典性”與日常生活中人性的普同性(universality)若合符節(jié)。例如《論語》中孔門師生的對話,體神化不測之妙于人倫日用之間。17世紀(jì)日本古學(xué)派儒者伊藤仁齋(維楨,1627~1705),正是在不離事而言理的基礎(chǔ)上,推崇《論語》為“最上至極宇宙第一書”③[日]伊藤仁齋:《論語古義》,收入[日]關(guān)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注釋全書》,鳳出版,1973年,第3卷,論語部一,《總論》,第4頁,亦見于[日]伊藤仁齋:《童子問》,收入[日]家永三郎等校注:《近世思想家文集》,巖波書局,1966年,1981年,卷上,第5章,第204頁。,并以“人倫日用當(dāng)行之路”詮釋孔子的“道”④參見[日]伊藤仁齋:《語孟字義》,收入[日]井上哲次郎、蟹江義丸編:《日本倫理匯編》東京育成會,1901,卷上,“道”,第18~19頁。,將“道”從宋儒的手中從天上(宇宙論/形上學(xué))拉回人間(社會學(xué))。文化意義的“經(jīng)典性”正是在是日用常行之中,訴諸人性與人心之所同然,所以經(jīng)典中的圣人與人說理,常能令人心中點頭。王陽明闡釋最為精彩,王陽明說:

    《六經(jīng)》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陰陽消息者也;《書》也者,志吾心之紀(jì)綱政事者也;《詩》也者,志吾心之歌詠性情者也;《禮》也者,志吾心之條理節(jié)文者也;《樂》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誠偽邪正者也。君子之于《六經(jīng)》也,求之吾心之陰陽消息而時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紀(jì)綱政事而時施焉,所以尊《書》也;求之吾心之歌詠性情而時發(fā)焉,所以尊《詩》也;求之吾心之條理節(jié)文而時著焉,所以尊《禮》也;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時生焉,所以尊《樂》也;求之吾心之誠偽邪正而時辯焉,所以尊《春秋》也。⑤[明]王陽明:《稽山書院尊經(jīng)閣記》,收入《王陽明全集》,上冊,第254~256頁。

    王陽明認(rèn)為所謂《六經(jīng)》只是人心之不同面向的呈現(xiàn),也對人心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

    但是,經(jīng)典之所以為經(jīng)典,首要條件在于經(jīng)典的原創(chuàng)性,因為具有原創(chuàng)性,所以對讀者不能免于產(chǎn)生思想的陌生感,這是中西經(jīng)典常見的共同特質(zhì),布魯姆(Harold Bloom,1930~)曾以西方文學(xué)經(jīng)典為例指出:“是什么將作者與其作品推上正典之階的?答案通常都會指向某種疏異性(strangeness),它是一種若非無法予以融合,便是深深將我們?nèi)谌肫渲校沟盟谖覀兊难壑胁辉亠@得奇異與疏隔的原創(chuàng)性?!雹轍arold Bloom:《西方正典》(上),高志仁譯,立緒文化事業(yè)公司,1988年,第4頁。這種狀況也常見于儒家經(jīng)典解讀的場合,經(jīng)典中的“殊異性”與陌生感,使讀者在初讀經(jīng)典時,由于時移事異,人事迭遷,常常感到經(jīng)典的世界是他們精神的異鄉(xiāng),例如秦漢以降帝制中國的讀者,頌讀先秦經(jīng)典;或明治時代(1868~1912)以降日本的知識分子,閱讀德川時代(1603~1868)儒者的經(jīng)典著作,均不能免于“殊異感”與“陌生感”。但是,在多次誦讀經(jīng)典,深刻浸潤在經(jīng)典的義理之中以后,卻又發(fā)現(xiàn)原來經(jīng)典中的世界,正是他們精神的故鄉(xiāng),產(chǎn)生朱子詩所說“明明直照吾家路”①朱熹:《送林熙之詩五首》,《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朱子全書》,第12冊,第249頁。的心靈契合之感,于是,對詮釋者而言,經(jīng)典詮釋的事業(yè)乃成為他們精神的返鄉(xiāng)之旅。

    (二)兩種“經(jīng)典性”的共同特質(zhì)

    以上所說儒家兩種類型的“經(jīng)典性”,類似于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所區(qū)分的“古典型”與“規(guī)范型”的“經(jīng)典性”。加達默爾說:

    經(jīng)典的古代(klassischen Altertum)概念和古典型(klassische)概念,如其自德國古典主義時代以來首先支配著教育學(xué)思想那樣,自身結(jié)合著規(guī)范性方面和歷史性方面。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一個特定的發(fā)展階段同時應(yīng)當(dāng)造就成熟的和完美的人的形象(Herausgestaltung)。在這概念的規(guī)范性意義和歷史性意義之間存在的這種聯(lián)系(Vermittlung),我們可以追溯到赫爾德。②[德]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第1卷,洪漢鼎譯,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第376頁,第378~379頁。

    又說:

    “古典型”概念中(這完全符合古代和現(xiàn)代對于該詞的用法)首先存在的是規(guī)范性的意義。但是,這種規(guī)范通過回顧與某種實現(xiàn)和表現(xiàn)它的一度曾有的過去整體相關(guān)聯(lián)而言,這種規(guī)范總是已經(jīng)包含了某種歷史地表現(xiàn)它的時代聲調(diào)。③[德]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第1卷,洪漢鼎譯,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第376頁,第378~379頁。

    加達默爾指陳“古典型”與“規(guī)范型”的“經(jīng)典性”之間具有深刻的聯(lián)系,這一項特質(zhì)正是儒家兩種類型的“經(jīng)典性”之第一項重大特質(zhì):經(jīng)典的“歷史性”(或“歷史的經(jīng)典性”)與經(jīng)典的“規(guī)范性”(或“文化的經(jīng)典性”)之間有其互相滲透性。儒家諸多經(jīng)典中所呈現(xiàn)的“規(guī)范性”(normativity),正是在具有“時間性”的古圣先賢行誼之中,才能被經(jīng)典閱讀者所體知、體現(xiàn)、體驗。

    第二,不論是“歷史的經(jīng)典性”或是“文化的經(jīng)典性”,儒家傳統(tǒng)中的經(jīng)典都是在現(xiàn)實上具有可實踐性,或可作為政治上的“安民之道”,如德川日本古文辭學(xué)派儒者荻生徂徠(物茂卿,1666~1728)說:“先王之道在《詩》《書》《禮》《樂》”④[日]荻生徂徠:《辨名》,收入《日本倫理匯編》,第6冊,古學(xué)派部(下),第106頁。,以經(jīng)典為致太平之書;或如18世紀(jì)朝鮮儒者丁茶山(1762~1836)所說:“真儒之學(xué),本欲治國安民,攘夷狄裕財用,能文能武,無所不當(dāng)?!雹荻〔枭剑骸端兹逭摗罚杖搿抖ū九c猶堂全書》,茶山學(xué)術(shù)文化財團,2012年,第2冊,《文集》,卷12,第340頁。或可以作為社會生活之規(guī)范,如伊藤仁齋解釋《論語》,強調(diào)經(jīng)典中之“道”意義在于“俗即是道,外俗更無所謂‘道’者”⑥[日]伊藤仁齋:《論語古義》,第130頁。?;蚩商峁┤酥某叫愿鶕?jù),如《莊子·天運》以《易》為《六經(jīng)》之一⑦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上冊,第445頁。,太史公司馬遷(子長,145~86BCE)論《六經(jīng)》以《易》為首出⑧[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5年,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97頁。,均有見于《易》“在‘人道’之上別重‘天道’”⑨陳昭瑛:《先秦儒家與經(jīng)典詮釋問題》,收入氏著:《儒家美學(xué)與經(jīng)典詮釋》,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第1~20頁,特別是第8頁。,賦予人之存在以宇宙論的意義。儒家經(jīng)典之具有“可實踐性”這項特質(zhì),也在很大程度之內(nèi)決定了東亞儒家經(jīng)典詮釋之學(xué)深具“實踐詮釋學(xué)”(praxis hermeneutics)特質(zhì)。所謂東亞儒家經(jīng)典的“實踐詮釋學(xué)”之“實”字兼攝二義:第一,是在是非對錯意義下的真實無偽;第二,是德行正邪意義下的真誠不妄。前者屬于知識范疇,后者屬于道德范疇。但是,儒家經(jīng)典“實踐詮釋學(xué)”就前者而言,致力于轉(zhuǎn)識成智;就后者而言,歸本于攝智歸仁。班固(孟堅,32~92BCE)云:“《書》以廣聽,知之術(shù)也;《春秋》以斷事,信之符也?!雹賉漢]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6冊,卷30,《藝文志》,第1723頁。但是,在儒家“實踐詮釋學(xué)”之中,“知”與“信”(或仁)融合為一,“知識”與“德行”不可分割,而且是為“德行”而“知識”,不是為“知識”而“知識”,“知識”不是一種“游戲”(game)。

    第三,不論是“歷史的經(jīng)典性”或是“文化的經(jīng)典性”意義下的儒家經(jīng)典之?dāng)?shù)量與內(nèi)涵,均非固定不變,而是與時俱進、因地制宜而增益其范圍,更新其思想。因此,儒家思想中的“經(jīng)典性”實有其“流動性”(fluidity)②關(guān)于儒家經(jīng)典的“流動性”之探討,可參考On-cho Ng and Kai-wing Chow, “Introduction:Fluidity of the Confucian Canon and Discursive Strategies,” in Kai-wing Chow, On-cho Ng and John B.Henderson eds., Imagining Boundaries:Changing Confucian Doctrine, Texts, and Hermeneutics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pp.1-16。,而“經(jīng)典性”的“流動性”之形成與發(fā)展,則與新的經(jīng)典詮釋典范之出現(xiàn)及其轉(zhuǎn)移有其深刻之關(guān)系,所以,我們接著析論經(jīng)典詮釋典范之轉(zhuǎn)移。

    三、東亞儒家經(jīng)典詮釋典范之轉(zhuǎn)移及其理論基礎(chǔ)

    (一)“經(jīng)典性”之轉(zhuǎn)移

    儒家“經(jīng)典性”之“流動性”,常常因為時間之發(fā)展與地域之變化以及經(jīng)典閱讀者之變遷,而造成“思想空間”范圍之移動。以中國儒學(xué)史為例,漢唐時代的《五經(jīng)》所開展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學(xué)問,但是到了南宋朱子將《中庸》《大學(xué)》從《禮記》中抽出,與《論語》《孟子》合編為《四書》,并撰寫《四書章句集注》,提出一套以“理”為基礎(chǔ)的嶄新的經(jīng)典詮釋典范,建立以個人為基礎(chǔ)的人生哲學(xué),為近世中國之個體性的覺醒導(dǎo)夫先路,開啟中國歷史的“近世”之先聲③[日]宇野精一:《五經(jīng)から四書ヘ:經(jīng)學(xué)史覺書》,《東洋の文化と社會》,1952年第1輯,第1~14頁。。朱子所建立的新解經(jīng)典范,完成了從《五經(jīng)》到《四書》的大的典范轉(zhuǎn)移,而且摶成“理”的哲學(xué),建立“道統(tǒng)”之傳承,排除漢唐諸儒于“道統(tǒng)”之外,特尊二程并以周敦頤(濂溪,1017~1073)置于二程之前。從14世紀(jì)以后朱子學(xué)成為東亞思想界的主流思潮④Wing-tsit Chan (陳榮捷), “Chu Hsi’s Completion of Neo-Confucianism,” in études Song in Memoriam étienne Balazs, Editées par Fran?oise Aubin, Serie II, #I (Paris:Mouton & Co., and école Practique de Haute études, 1973), pp.60-90。中譯本見陳榮捷:《朱熹集新儒學(xué)之大成》,收入氏著:《朱學(xué)論集》,臺灣學(xué)生書局,1982年,第1~35頁。,影響至今綿延不絕。

    再看日本的狀況。從17世紀(jì)開始,古學(xué)派學(xué)者伊藤仁齋所建立的儒家經(jīng)典詮釋典范是以《論語》《孟子》為首出,這是一種以“人倫日用”為關(guān)鍵詞的社會學(xué)的經(jīng)典詮釋典范。但是,到了17世紀(jì)古文辭學(xué)派的荻生徂徠則主張:“孔子生于周末,不得其位,退與門人脩先王之道,論而定之,學(xué)者錄而傳之,《六經(jīng)》傳與記是已。”⑤[日]荻生徂徠:《論語征》,收入[日]關(guān)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注釋全書》,鳳出版,1973年,第7卷,引文見甲卷,第1頁。徂徠進《六經(jīng)》而退《論》《孟》,不僅代表了從仁齋學(xué)深具社會學(xué)色彩的詮釋典范,向徂徠學(xué)的政治取向的詮釋典范之轉(zhuǎn)換;而且,就徂來學(xué)中圣人地位之絕對化以及主觀性之被排除這兩項新發(fā)展而言,也可以被視為預(yù)告了日本的“近代性”之來臨⑥這是丸山真男(1914~1996)的創(chuàng)見,見[日]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大學(xué)出版會,1952年、1972年,第80頁,中譯文見王中江譯:《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0年,第51頁。。

    (二)新詮釋典范之建立及其轉(zhuǎn)變

    理論基礎(chǔ)的轉(zhuǎn)變。在儒家經(jīng)典詮釋史中,新詮釋典范之建立源自理論基礎(chǔ)之轉(zhuǎn)變,尤其以下兩大轉(zhuǎn)變,最為詮釋史上的重要現(xiàn)象:

    第一是從先秦至漢唐時代的“聲訓(xùn)”典范向宋代以后的“字義”典范的轉(zhuǎn)移。所謂“聲訓(xùn)”是借音之相近以發(fā)其義,如孔子說:“政者,正也”①《論語·顏淵·17》,朱熹:《論語集注》,卷6,收入《四書章句集注》,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第190頁。,孟子說:“征之為言正也”②《孟子·盡心下·50》,朱熹:《孟子集注》,卷14,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512頁。,《中庸》第20章:“仁者,人也,[……]義者,宜也”③[宋]朱熹:《中庸章句》,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37頁。,《禮記·檀弓》:“葬也者,藏也”④《禮記·檀弓》,見[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中華書局,1989年,上冊,卷9,第227頁。,《禮記·祭統(tǒng)》:“齊之為言齊也”⑤《禮記·祭統(tǒng)》,《禮記集解》,下冊,卷47,第1239頁。之類。先秦經(jīng)典以及漢唐諸儒詮釋經(jīng)典,常循“聲訓(xùn)”之舊軌。但是,從12世紀(jì)朱門高弟陳淳(字安卿,號北溪,1159~1223)撰《北溪先生字義詳講》(又稱為《北溪字義》《性理字義》)以降,開啟了東亞各國儒者經(jīng)典詮釋從“聲訓(xùn)”向“字義”典范之轉(zhuǎn)移,對德川日本儒學(xué)影響深遠,在朝鮮也引起相當(dāng)?shù)淖⒁狻?/p>

    以“聲訓(xùn)”詮釋經(jīng)典的舊典范,與儒家對語言的態(tài)度有其深刻之關(guān)系??鬃诱J(rèn)為“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xué)而·3》及《論語·陽貨·17》)⑥《論語·學(xué)而·3》,朱熹:《論語集注》,卷1,收入《四書章句集注》,頁62;《論語集注》,卷9,《四書章句集注》,第252頁。,告誡弟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論語·學(xué)而·14》)⑦《朱熹:《論語集注》,卷1,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68頁,第75頁,第99頁。,要求子貢(520~?BCE)“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論語·為政·13》)⑧《朱熹:《論語集注》,卷1,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68頁,第75頁,第99頁。,認(rèn)為“古者言之不出”,乃是因為“恥躬之不逮也”(《論語·里仁·22》)⑨《朱熹:《論語集注》,卷1,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68頁,第75頁,第99頁。。因為孔子深刻認(rèn)知“言”與“行”之間的落差,“巧言”之結(jié)果必是“亂德”(《論語·衛(wèi)靈公·26》)10⑩朱熹:《論語集注》,卷8,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233頁。。所以,他告誡弟子“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論語·憲問·21》)11?朱熹:《論語集注》,卷7,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214頁。,他觀察別人時“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9》)12?朱熹:《論語集注》,卷3,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105頁。,因為孔子認(rèn)知“仁者其言也讱”(《論語·顏淵·3》)13?朱熹:《論語集注》,卷6,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183頁。。從孔子對語言與行為的相應(yīng)性的重視,我們可以推知:孔子不僅注重語言的“言內(nèi)之意”,更注重語言的“言外之意”,及其所引起相應(yīng)行為的“言后之意”。我在此所說的語言的這三個層次,略近于當(dāng)代語言哲學(xué)家索爾(John R.Searle,1932~)所說的locutionary、illocutionary以及perlocutionary的言語內(nèi)涵。14?John R.Searle, 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以及John R.Searle, “A Taxonomy of Illocutionary Acts”, in K.Gunderson ed., Language, Mind, and Knowledge (Minneapolis: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 1975), pp.344-369。孔子特別注重的是“以言行事的力量”(illocutionary force),子貢所謂“駟不及舌”15?《論語·顏淵·8》,子貢曾答棘子成曰:“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見朱熹:《論語集注》,卷6,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186頁);[南朝·梁]蕭統(tǒng)編:《文選》曾有“出言自口,驥騄不追”一語,[唐]李善:《文選注》注云:“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今已成慣用俗語。,就是指語言具有行事之作用,故必須慎言。

    先秦孔門的語言觀可以說是“聲訓(xùn)”解經(jīng)典范的理論基礎(chǔ),“聲訓(xùn)”所強調(diào)的正是“言”與“行”的相應(yīng)性。伍振勛對于“聲訓(xùn)”作為一種指令,曾提出很有啟發(fā)性的意見:

    “仁者,人也”的語句,與其說是以“仁”訓(xùn)“人”,不如說是將“仁”和“人”兩個語詞并置在一起而形成某種關(guān)系,這個關(guān)系不是A訓(xùn)B或B訓(xùn)A,而是A等同B:將“仁”和“人”兩個語音相同的語詞并置,其實是揭示了兩者在語言創(chuàng)造之初(語源)原本就是同一的,被命為“人”者,亦等同于被命為“仁”?!叭收撸艘病辈皇窃诮庹f字義,而是在“正名”,回到語言創(chuàng)造之初,“仁∕人”的命名,已然賦予“人應(yīng)該修道以仁”的指令。①伍振勛:《從“聲訓(xùn)”到“字義”:東亞儒學(xué)發(fā)展中的“仁說”典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xué)刊》,2013年第2期,第187~210頁,引文見第195頁;引文見第197頁。

    伍振勛指出“仁者,人也”的聲訓(xùn)意在“正名”,也就是我所說的強調(diào)“言”與“行”的相應(yīng)性。伍振勛先生進一步解釋說:

    《哀公問政》章似乎可以理解為一篇攸關(guān)“大德者必受命”的政治論述,這一論述所提示的行動標(biāo)的則是修身、事親、知人、知天四者終始為一,透過“盡倫”以“成己”、“成物”而對天命有所回應(yīng),這正是“受命”的基礎(chǔ)。在這一論述脈絡(luò)當(dāng)中,“仁者,人也”的聲訓(xùn),不在解說字義,而在正名:透過語言本身而發(fā)出“人”必須“修道以仁”的行動指令,而這一行動指令則蘊含人當(dāng)“成己”、“成物”以回應(yīng)天命的深層旨意。②伍振勛:《從“聲訓(xùn)”到“字義”:東亞儒學(xué)發(fā)展中的“仁說”典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xué)刊》,2013年第2期,第187~210頁,引文見第195頁;引文見第197頁。

    通過“聲訓(xùn)”所進行的經(jīng)典詮釋,代表一種指令,更是一種“以言行事的行為”(illocutionary act)。

    陳淳的《北溪字義》揚棄漢唐諸儒“聲訓(xùn)”的舊典范,企圖通過對“字義”的再厘清,而將宋學(xué)重要名詞的定義予以固定化,經(jīng)由“字義”而遙契“圣賢之心”,③林羅山說:“夫圣賢之心,見于言,其言見于書,若不知字義,何以名之?”見林羅山:《性理字義諺解序》,收入京都史會編纂:《林羅山文集》,東京:ぺりかん社,1979年,下卷,引文見第584頁。開啟了經(jīng)典詮釋典范的大翻轉(zhuǎn),并且對德川時代日本儒學(xué)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16至17世紀(jì)日本朱子學(xué)開創(chuàng)大師林羅山(1583~1657)在寬永16年(1639)4月1日所撰成《性理字義諺解》④林羅山撰:《性理字義諺解》,京都:山口市郎兵衛(wèi),萬治2年(1659);京都:荒川四郎左衛(wèi)門,萬治2年(1659)。關(guān)于林羅山撰寫此書的態(tài)度與方法,參考大島晃:《林羅山の〈性理字義諺解〉──その述作の方法と姿勢》,《漢文學(xué):解釋與方法》,東京漢學(xué)研究會,2002年第5輯,第1~28頁。大島晃亦曾對《性理字義諺解》與朝鮮本的陳淳:《性理字義》做過詳細(xì)的校訂,參看大島晃:《林羅山の〈性理字義諺解〉と朝鮮本〈性理字義〉の校訂》,《漢文學(xué):解釋與方法》,2003年第6輯,第1~41頁。,而在他死后的萬治2年(1659)刊印。與林羅山同門的松永尺五(1592~1657)的《彝倫抄》中,大量論述就以《北溪字義》作為根據(jù)⑤參看John A.Tucker, “The Meaning of Words and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A Study of Masunage Seikigo’s Ethincs,” in Chun-chieh Huang and John Allen Tucker eds., Dao Companion to Japanese Confucian Philosophy (Dordrecht; Heidelberg; New York; London:Springer, 2014), pp.31-68.,山鹿素行(1622~1685)的《圣教要錄》⑥山鹿素行:《圣教要錄》,收入廣賴豐編:《山鹿素行全集》,巖波書店,1940年,第11冊,第1~53頁。,伊藤仁齋(1627~1705)的《語孟字義》⑦伊藤仁齋:《語孟字義》,收入《日本儒林叢書》,鳳出版,1978年,第6冊,第1~90頁。,淺見 齋(1652~1711)的《性理字義講義》⑧淺見 齋:《性理字義講義》(手抄本,若林強齋筆錄,福井縣小濱市立圖書館酒井家文庫藏)。承蒙藤井倫明教授告知此書孤本之典藏處所,謹(jǐn)敬申謝意。、荻生徂徠(物茂卿,1666~1728)的《辨名》⑨荻生徂徠:《辨名》,收入《日本倫理匯編》,第6冊,古學(xué)派部(下),第28~119頁。,熊谷荔墩(活躍于1670~1680)的《性理字義首書》10⑩熊谷荔墩:《性理字義首書》,京都中野宗左衛(wèi)門,寬文10年(1670)。、渡邊弘堂(毅,1689~1760)的《字義辨解》11?渡邊弘堂:《字義辨解》,收入《日本儒林叢書》,第14冊,儒林雜纂。,富永滄浪(瀾,1733~1765)的《古學(xué)辨疑》①富永滄浪:《古學(xué)辨疑》,收入《日本儒林叢書》,第5冊,解說部第一。,佐藤敬庵(惟孝,?)的《名義錄》②佐藤敬庵:《名義錄》,收入《續(xù)日本儒林叢書》,第1冊,解說部。,冢田大峰(虎,1745~1832)的《圣道辨物》(1795)③冢田大峰:《圣道辨物》,收入《日本儒林叢書》,第6冊,解說部第二。、《圣道合語》(1788)④冢田大峰:《圣道合語》,收入《續(xù)日本儒林叢書》,第1冊,解說部。以及《圣道得門》(1792)⑤冢田大峰:《圣道得門》,收入《續(xù)日本儒林叢書》,第1冊,解說部。,大橋正順(訥庵,1816~1862)的《性理鄙說》⑥大橋正順:《性理鄙說》,收入《日本儒林叢書》,第5冊,解說部第一。,海保元備(漁村,1798~1866)的《經(jīng)學(xué)古義古訓(xùn)》⑦海保元備:《經(jīng)學(xué)古義古訓(xùn)》,收入《日本儒林叢書》,第6冊,解說部第二。等書,都是在陳淳《北溪字義》解經(jīng)典范影響下的作品,誠如John A.Tucker所說,陳淳確實對德川日本儒者通過字義學(xué)(lexicography)而重新詮釋宋明儒學(xué)影響極大。⑧John A.Tucker,“Chen Beizi, Lu Xiangshan, and Early Tokugawa (1600-1867) Philosophical Lexicograph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43, No.4 (Oct., 1993), pp.683-713。

    朝鮮半島是中國儒學(xué)東渡日本的橋梁,在江戶初期林羅山就手抄朝鮮本的《性理精義》,在他57歲之齡(1639年),才以日文完成《性理字義諺解》而于1659年出版;山崎闇齋所讀的《北溪字義》,就有漳州本與朝鮮本⑨參看[日]佐藤仁:《北溪先生字義詳講解題》,在《北溪字義詳講》,廣文書局,影印和刻近世漢籍叢刊本,1972年,第1~3頁;佐藤仁譯:《朱子學(xué)の基本用語:北溪字義譯解》,研文出版,1996年,《解題》,第37~39頁。陳榮捷先生譯:《北溪字義》為英文:Wing-tsit Chan translated, Neo-Confucian Terms Explained:the Pei-hsi Tzu-i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但是,根據(jù)朝鮮儒者的記載,陳淳的《北溪字義》從日本傳到朝鮮之后,才對朝鮮儒者產(chǎn)生較大影響。朝鮮儒者李榘(活齋,1613~1654)說:“丁丑年間,金公世濂奉使日本,得所謂《北溪先生性理字義》以還,刊于關(guān)北,吾東學(xué)者始見此書。”10⑩[韓]李榘:《謹(jǐn)書陳北溪字義下》,收入《活齋先生文集》,卷4,《跋》,收入《韓國文集叢刊》,續(xù)第32冊,第493頁?;铨S先生所謂“丁丑”年,推測應(yīng)為朝鮮仁祖崇德2年,中國明毅宗崇禎10年,公元1637年?!侗毕至x》在是年由日本傳入朝鮮。17世紀(jì)朝鮮儒者柳元之(拙齋,1598~1674)精研《北溪字義》并對其得失有所諍辯,柳元之撰《陳北溪性理字義說后辨》云:

    右《北溪字義說》一卷,見其論說頗詳,而錯理會處亦多,致有失于名理之弊,蓋北溪若欲訓(xùn)釋字義以示學(xué)者,則當(dāng)于各字之下,用先儒解本字名義之語,各以類附之。因以己見敷陳而暢其義,則似應(yīng)歷落分明,可以有益于初學(xué)之士,而今此書不然,所立題目,頗似猥雜,亦間有害義理處,又其所論說,與本題有不相應(yīng)處,有說不痛快處,有久下落無收拾處,北溪以詳于名物稱,而猶未免此病何也?末學(xué)淺見,不敢妄議前賢得失,而此乃天下之公理,有所未安,不容遷就,故茲記所疑于心者,以為與朋友講論之資,覽者恕其僭踰之罪,而指其迷則幸矣!11?[韓]柳元之:《陳北溪性理字義說后辨》,收入《拙齋先生文集》,卷8,《雜著》,收入韓國文集編纂委員會編:《韓國歷代文集叢書》,景仁文化社,1999年,第905冊,第66~75頁,引文見第67頁。

    柳元之對陳淳《北溪字義》有所批判修正,并強調(diào)有所論諍,“乃天下之公理”。

    陳淳所啟動的以“字義”為基礎(chǔ)的解經(jīng)典范,不僅在中國為18世紀(jì)戴震(1724~1777)的《孟子字義疏證》導(dǎo)夫先路,也為日韓儒者之經(jīng)典詮釋開宗立范。如果說“聲訓(xùn)”的舊詮釋典范,是從音聲相近以發(fā)其義理,那么,“字義”的新詮釋典范,就是想透過文字而將義理加以固定。但是,在“字義”新典范成為主流之后,經(jīng)典中關(guān)鍵詞的解釋,卻從未被固定化。下一節(jié)在分析詮釋策略及其實踐時,我就會加以探討。

    經(jīng)典詮釋典范的第二次大翻轉(zhuǎn),出現(xiàn)在從“理”學(xué)向“心”學(xué)理論基礎(chǔ)的轉(zhuǎn)變。本文起首所引王陽明《答羅整庵少宰書》,正是這項轉(zhuǎn)變最深切著明的表白。為了簡要精準(zhǔn)地說明第二次詮釋典范的大轉(zhuǎn)變,我想以朱子與王陽明對《孟子·公孫丑上·2》“知言養(yǎng)氣”章的詮釋為例加以說明,因為朱子與陽明對《孟子》“知言養(yǎng)氣”章的解釋充滿張力,很能顯示詮釋典范的轉(zhuǎn)移。朱子本《大學(xué)》解《孟子》,將孟子所說的“知言”“養(yǎng)氣”等關(guān)鍵詞,都從“格物致知”與“窮理”的立場賦予新詮,以下這段文字最句代表性:“熹竊謂孟子之學(xué)蓋以窮理集義為始,不動心為效。蓋唯窮理為能知言;唯集義為能養(yǎng)浩然之氣。理明而無可疑,氣充而無所懼,故能當(dāng)大任而不動心,考于本章,次第可見矣。”①[宋]朱熹:《與郭沖晦》,《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37,收入《朱子全書》,第21冊,第1635~1640頁,引文見第1639~1640頁。以上這一段話顯示,朱子以“窮理”這個核心概念為出發(fā)點,將“窮理”理解為孟子的“知言”的階梯,也從“窮理”立場將孟子的“集義”一詞中的“集”字解釋為“集,猶聚也”②[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52,收入《朱子全書》,第25冊,引文見第1730頁。。朱子以他“心”與“理”二分的哲學(xué)預(yù)設(shè),詮釋孟子思想,從16世紀(jì)王陽明開始,在中、日、韓各國儒者中引起極大反響,受到嚴(yán)厲的批判。我以前曾針對此事有所探討③黃俊杰:《孟學(xué)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年,第231~249頁。,茲不再贅及。

    朱子詮釋典范的大翻轉(zhuǎn),始于王陽明。陽明告訴學(xué)生他的“立言宗旨”在于“心即理”,因為有見于“世人分心與理為二,故便有許多病痛。”④陳榮捷:《王陽明傳習(xí)錄詳注集評》,第321條,第372頁。陽明在此所謂“世人”,當(dāng)指朱子及其后學(xué)而言。陽明說:“心不是一塊血肉,凡知覺處便是心”⑤陳榮捷:《王陽明傳習(xí)錄詳注集評》,第322條,第373頁。。王陽明在《答徐成之二》中將他的“心”學(xué)要義講得最是清楚:“心也者,吾所得于天之理也,無間于天人,無分于古今。茍盡吾心以求焉,則不中不遠矣。學(xué)也者,求以盡吾心也。是故尊德性而道問學(xué),尊者,尊此者也;道者,道此者也。”⑥[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冊,卷21,外集三,第809頁?!靶募蠢怼边@項命題正是陽明解釋經(jīng)典的基本立場,陽明強調(diào)“心外無事”“心外無理”⑦參看陳立勝:《入圣之機:王陽明致良知工夫論研究》,第5章,第146~178頁。。陽明雖然對朱子充滿感恩之情,他說:“仆于晦庵亦有罔及之恩,豈欲操戈而入室者?”⑧[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冊,卷21,外集三,第809頁,第809頁。但是,陽明強調(diào)“夫?qū)W術(shù)者,今古圣賢之學(xué)術(shù),天下之所公共,非吾三人者所私有也”⑨[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冊,卷21,外集三,第809頁,第809頁。,所以,陽明“不得已”而在解經(jīng)途徑上必須與朱子分道揚鑣,正如我過去研究所說:“王陽明以‘心即理’作為立言宗旨,貫串孟子系統(tǒng)中的諸多概念如‘盡心’、‘養(yǎng)氣’……等。在‘心即理’的王學(xué)系統(tǒng)觀照之下,孟子的‘盡心’被理解為‘知性’,也就是‘復(fù)其心之本體’;孟子的‘集義’,被解釋為‘致良知’;孟子的‘必有事焉’,成為從事于‘集義’(=‘致良知’)的功夫。而在王陽明的詮釋中‘持志’與‘養(yǎng)氣’同時具足,并無功夫上的先后關(guān)系。”10⑩黃俊杰:《孟學(xué)思想史論》(卷2),第273頁。王陽明甚至摘錄朱子著作,編為《朱子晚年定論》,以強化他所持的朱子學(xué)乃是“心學(xué)”之主張11?參考陳榮捷:《從朱子晚年定論看陽明之于朱子》,收入氏著:《朱學(xué)論集》,第353~383頁。。

    王陽明以“心即理”的理論,徹底翻轉(zhuǎn)了朱子所建立以“性即理”為基礎(chǔ)的解經(jīng)典范,完成了從“理”學(xué)到“心學(xué)”的典范大轉(zhuǎn)移,這是荒木見悟(1917~2017)先生所謂晚明“新四書學(xué)”①參考荒木見悟:《明代思想研究──明代における儒教と佛教の交流》,創(chuàng)文社,1972,第300~304頁。的一大重要趨勢。在這種“心”學(xué)昂揚的新趨勢中,明末文人張岱(1597~1685?)說:“余幼尊大父教,不讀朱注”②[明]張岱:《自序》,《四書遇》,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頁。。黃宗羲(梨洲,1610~1695)寫《孟子師說》,在序中也感嘆:“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宜其學(xué)者之愈多而愈晦也”③[明]黃宗羲:《孟子師說》,收入《黃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冊,第48頁。。陽明學(xué)大興之后,朱子學(xué)的詮釋典范已經(jīng)被取代。

    以上說明東亞儒家經(jīng)典詮釋史所見的兩次詮釋的理論基礎(chǔ)的大轉(zhuǎn)變,當(dāng)然并不是說東亞儒家史上只有這兩次經(jīng)典詮釋理論基礎(chǔ)的轉(zhuǎn)折。事實上,17世紀(jì)以降東亞各國“氣”論的興起及其流衍,并主導(dǎo)經(jīng)典解釋的方向,就可以被視為“近世東亞的反理學(xué)思潮”④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xué)思潮》,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也可以視為經(jīng)典詮釋典范的第三次大翻轉(zhuǎn)。因楊儒賓先生已有專書申論東亞近世的“氣”學(xué),本文為節(jié)省篇幅,就不再重復(fù),僅以前二次轉(zhuǎn)變作為理論探討的重點。

    四、詮釋策略及其實踐

    現(xiàn)在,我們轉(zhuǎn)而析論在經(jīng)典詮釋典范旋乾轉(zhuǎn)坤之際,新典范所常采取的詮釋策略及其實踐。

    從東亞儒家經(jīng)典詮釋史觀之,最常見的詮釋策略至少有以下兩種:(1)建立“正統(tǒng)”(orthodoxy)以駁斥“異端”(heterodoxy):如韓愈(字退之,768~824)撰《原道》⑤[唐]韓愈:《原道》,收入馬通伯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中華書局(香港),1972年,第一卷,第7~11頁。建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之“道統(tǒng)”,以批駁佛老之為“異端”;如朱子之建立道統(tǒng)觀,均為此種類型之詮釋策略。(2)從“部分”以論“全體”:此種類型之詮釋策略,均由經(jīng)典之關(guān)鍵字詞(keywords)切入,出新解于陳篇,從而使舊典范為之輿圖換稿,并推陳出新,開創(chuàng)新典范。以上第一種詮釋策略,系世界文化史之普世現(xiàn)象,習(xí)見于中國儒家傳統(tǒng)、猶太基督宗教傳統(tǒng)、伊斯蘭文化傳統(tǒng)等,JohnB.Henderson已從比較思想史視野做精審之研究⑥John B.Henderson, The Construction of Orthodoxy and Heresy:Neo-Confucian, Islamic, Jewish and early Christian patterns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狄培理(Wm.Theodore de Bary,1919~2017)曾指出:宋明新儒家“心學(xué)”之“正統(tǒng)”,不僅是一套道德規(guī)范、一套哲學(xué)系統(tǒng),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心靈態(tài)度、人格型態(tài)與精神理想⑦Wm.Theodore de Bary ed., 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p.240。。狄培理也將明清時代帝制中國與東亞新儒家“正統(tǒng)”分為四種類型:(1)國家的正統(tǒng);(2)官員的正統(tǒng);(3)哲學(xué)的正統(tǒng);(4)正統(tǒng)之意識,并就程朱“心學(xué)”的“正統(tǒng)”觀之建立,做過詳細(xì)討論⑧Wm.Theodore de Bary, Neo-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earning of the Mind-and-Heart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此書共3篇,分論蒙元時代儒家“正統(tǒng)”之興起、新儒家的“心學(xué)”以及德川日本儒家“心學(xué)”與正統(tǒng)觀。該書《序》中曾有綜述。,所以,我在本文就不再重述。第二種詮釋策略則具有東亞儒學(xué)之特色,所以我們接著聚焦分析第二種詮釋策略。

    上文曾指出,陳淳《北溪字義》開啟從“聲訓(xùn)”向“字義”詮釋典范的轉(zhuǎn)移,自16世紀(jì)林羅山以降諸多日本儒者的字義學(xué)著作,各門字義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就是“道”字,其次是“仁”與“禮”。我想以最能體現(xiàn)經(jīng)典詮釋者的詮釋策略的“道”這個關(guān)鍵字為例,進一步加以分析。在朱子的經(jīng)典詮釋文字中,“道”字的內(nèi)涵較為寬廣,朱子所撰《周禮三德說》有以下一段文字:

    或問:師氏之官,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何也?曰:至德云者,誠意正心,端本清源之事。道則天人性命之理、事物當(dāng)然之則,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術(shù)也。①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67,《朱子全書》,第23冊,第3261頁。

    朱子解釋《周禮》時所說的“道”,包括作為形上學(xué)(“天人性命之理”)、社會學(xué)(“事物當(dāng)然之則”)與政治學(xué)(“治國、平天下之術(shù)”)的“道”。但是,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朱子特重“道”之形上學(xué)面向,例如他解釋《中庸》第29章“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一語時說:“道,兼法則而言”②朱熹:《中庸章句》,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50頁。;解釋《論語·里仁·8》“朝聞道,夕死可矣”一語時說:“道者,事物當(dāng)然之理。茍得聞之,則生順?biāo)腊?,無復(fù)遺恨矣?!雹壑祆洌骸墩撜Z集注》,卷2,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95頁。諸如此類詮釋下的“道”,基本性質(zhì)是屬于形上學(xué)或宇宙論層次的“事物當(dāng)然之理”。這種作為形上之理意義下的“道”,不僅與朱子將倫理學(xué)建立在宇宙論或形上學(xué)基礎(chǔ)之上的基本思路若合符節(jié),也成為朱子解釋《四書》的關(guān)鍵詞。那么,反對朱子的詮釋典范的儒者,采取何種詮釋策略才能有效地顛覆朱子學(xué)典范并重建新典范呢?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從關(guān)鍵詞“道”的再定義入手,我們以17世紀(jì)古學(xué)派伊藤仁齋、18世紀(jì)日本古文辭學(xué)派荻生徂徠以及18世紀(jì)朝鮮丁茶山為例,闡釋日韓儒者通過“道”的再定義而進行對朱子學(xué)的批判。

    伊藤仁齋重新詮釋孔子的“道”說:

    圣人之道,不過彝倫綱常之間,而濟人為大。故曾子以忠恕發(fā)揮夫子一以貫之之旨。嗚呼!傳圣人之道而告之后學(xué),其旨明且盡矣。夫子嘗答樊遲問仁曰:“與人忠”,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夫子唯曰:“其恕乎?!泵献右嘣唬骸皬娝《?,求仁無近焉。”可見忠恕二者,乃求仁之至要,而圣學(xué)之所成始成終者也。蓋忠恕所以一貫之也,非以忠恕訓(xùn)一貫也。先儒以為:“夫子之心一理渾然,而泛應(yīng)曲當(dāng)”④“夫子之心一理渾然,而泛應(yīng)曲當(dāng)”一語,出自朱子《論語集注》卷2,《里仁·15》。朱子注孔子所說“吾道一以貫之”之語。見朱熹:《論語集注》卷2,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97頁。仁齋極不取于朱子以“理”對《論語》所提出之解釋。,惟曾子有見于此,而非學(xué)者之所能與知也。故借學(xué)者忠恕之目,以曉一貫之旨。”豈然乎哉?⑤伊藤仁齋:《論語古義》,收入關(guān)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注釋全書》,第3卷,論語部一,鳳出版,1973,第53~54頁。

    在仁齋的重新定義中,孔子的“道”乃是“人倫日用”之“道”,而不是再是朱子所說“事物當(dāng)然之理”的形上原理。仁齋也說:“夫道者,人之所以為人之道也”⑥伊藤仁齋:《論語古義》,第50~51頁。,仁齋可以說是超越朱子而回到先秦孔門師生對話的原始語境,在日常生活的庸言庸行之中,賦予孔子的“道”以既守舊而又維新的詮釋。所謂“維新”是指仁齋之解構(gòu)朱子倫理學(xué)的形上學(xué)與宇宙論基礎(chǔ);所謂“守舊”是指仁齋從回歸孔子體神化不測的“道”于人倫日用之間,所展現(xiàn)的“古義學(xué)”學(xué)風(fēng)。仁齋“古義學(xué)”深刻地浸潤在日本實學(xué)的思想氛圍之中,所以,仁齋也認(rèn)為朱子將孔子的“仁”解釋為“心之德,愛之理”⑦這六個字不僅見于朱子的《仁說》一文,也屢見于《四書章句集注》,例如《孟子集注·梁惠王上·1》,收入[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第279頁;又如:“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見[宋]朱熹:《論語集注·學(xué)而·2》,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62頁。的“愛之所以然之理”①這是牟宗三先生的用語,見牟宗三:《心體與性體》,正中書局,1968年,1973年,第3冊,第244頁。,過于高遠,不切實際,“難施之用”②[日]伊藤仁齋:《童子問》,收入《日本倫理匯編》,第5冊,古學(xué)派部(中),卷中,第134頁。。

    如果說伊藤仁齋的“道”是一種社會學(xué)的“道”,那么,荻生徂徠的“道”,就是一種政治學(xué)的“道”。我們接著看荻生徂徠如何重新詮釋孔子的“道”。徂徠說:

    道者,統(tǒng)名也。舉禮樂刑政凡先王所建者,合而命之也。非離禮樂刑政別有所謂道者也。如曰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又如武城弦歌,孔子有牛刀誚,而子游引君子小人學(xué)道,可見已??装矅ⅲ旱乐^禮樂也。古時言語,漢儒猶不失其傳哉?③[日]荻生徂徠:《辨道》,收入《日本倫理匯編》,第6冊,古學(xué)派部(下),第4條,第14頁。

    孔子的“道”,被徂徠重新定義為“禮樂刑政”的“先王之道”。徂徠在解釋“先王之道”說:

    大抵先王之道在外,其禮與義,皆多以施于人者言之。[……]故先王之教,唯有禮以制心耳。外此而妄作,豈不杜撰乎?④[日]荻生徂徠:《辨名》,收入《日本倫理匯編》,第6冊,古學(xué)派部(下),“恭敬莊慎獨”,第4條,第98、99頁。

    這樣的“道”與朱子學(xué)中作為“理之所以然”的形上原理的“道”南轅北轍,誠如丸山真男(1914~1996)所說:“徂徠學(xué)是朱子學(xué)的反命題。[……]朱子學(xué)的連續(xù)性思維在此已完全解體。”⑤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大學(xué)出版會,1952年,1972年,第115頁。中譯文見王中江譯:《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0年,第74頁。

    18世紀(jì)朝鮮的丁茶山對“道”字提出以下的說法:

    道者,人所由也,自生至死曰道。自生至死曰道,猶自楚至秦曰道?!吨杏埂吩唬骸暗酪舱?,不可須臾離?!比缱猿燎卣?,其身在道,不可須臾離也。道不遠人若此,而張子以氣化為道。夫陰陽造化、金木水火土之變動,非吾身之所得由,則豈吾道乎?若云一陰一陽之謂道,本之《易傳》,則是言天道,不是人道,是言易道,不是天道,豈可以吾人率性之道,歸之于一陰一陽乎?⑥丁茶山:《孟子要義》,收入《定本與猶堂全書》,第7冊,第229頁。

    仁齋、徂徠與茶山重新定義“道”的時候,心中均有一個“不在場的他者”,他就是從14世紀(jì)以后成為東亞儒者閱讀經(jīng)典時巨大的“詮釋的權(quán)威”──朱子及其四書學(xué)詮釋體系。

    仁齋、徂徠與茶山從孔學(xué)最重要的關(guān)鍵詞“道”切入,賦予“道”以全新的意涵,就取得了從“部分”顛覆“全體”的能力,開啟經(jīng)典詮釋的新典范。這樣的詮釋策略,不僅見之于“道”的新詮,也見之于對孔學(xué)核心價值“仁”的再解釋,日韓儒者拆解朱子學(xué)的形上學(xué)基礎(chǔ),并從社會學(xué)與政治學(xué)立場重新定義“仁”,我在拙著中已有所探討⑦黃俊杰:《東亞儒家仁學(xué)史論》,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第4章,第299~330頁。,所以在此不再贅述。從關(guān)鍵字詞切入,給予嶄新定義,用以翻轉(zhuǎn)舊詮釋典范,確實是建立新詮釋典范的有效策略。

    從儒家經(jīng)典詮釋史觀之,成功的新詮釋典范必須具有融貫性與說服力。所謂“融貫性”,是指新典范雖然從某一關(guān)鍵字詞(如“道”或“仁”)的再定義開始建構(gòu),但這個關(guān)鍵字詞并不是孤立的概念,它與經(jīng)典的其他重要概念,共構(gòu)成為如羅孚若(A.O.Lovejoy,1873~1062)所說互有關(guān)連的“概念叢”(ideas complex)⑧丁茶山:《孟子要義》,收入《定本與猶堂全書》,第7冊,第229頁。Arthur O.Lovejoy,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pp.3-23.,因此,對關(guān)鍵詞的新解釋,必須在整部經(jīng)典的解釋中自成體系,前后呼應(yīng)。所謂“說服力”,是指新的詮釋典范一方面必須經(jīng)得起原典的印證,另一方面又能訴諸讀者的“心”之普同性,使經(jīng)典閱讀者獲得如張載(橫渠,1020~1078)所說的“心解”①張載:《經(jīng)學(xué)理窟》,收入《張載集》,中華書局,1978,第276頁。,激起讀者心中的共鳴,而使千年如相會于一堂。

    五、結(jié)論

    根據(jù)本文的探討,我想提出以下四項看法,作為本文的結(jié)論:

    第一,具有儒家文化特色的“經(jīng)典性”可以大別為“歷史的經(jīng)典性”與“文化的經(jīng)典性”,但兩種“經(jīng)典性”都深深浸潤在深邃的“時間性”之中,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②《中庸·30》,朱熹:《中庸章句》,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50頁。,中朝日各國儒者“言必稱堯舜”③《孟子·滕文公上·1》,朱熹:《孟子集注》,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351頁。,對“三代”的黃金古代不勝其向往之情,儒家經(jīng)典也呈現(xiàn)鮮明的“崇古論”色彩。但是,儒家的“經(jīng)典性”,卻又同時訴諸人“心之所同然者”④《孟子·告子上·7》,朱熹:《孟子集注》,收入《四書章句集注》,第461~462頁。,遙契于人心之普同性,對異時異域的閱讀者,發(fā)出令人無法抗拒的心靈的召喚,使他們興起心志,詮釋經(jīng)典,終于成為經(jīng)典中的圣人之異代知音與未面心友。

    第二,東亞儒家傳統(tǒng)中的“經(jīng)典性”并非固定不變,而是因時因地因人而增益其內(nèi)容,擴大其范圍,因此,具有“流動性”。經(jīng)典的詮釋者是在變動的時空之中,出新解于舊籍,賦經(jīng)典以新意,并拓展經(jīng)典的思想空間,使后人吟誦、涵泳浹洽、安居于其間,從而優(yōu)入圣域,超凡入圣。

    第三,東亞儒家“經(jīng)典性”之變化,固然與時代背景與社會氛圍有關(guān),但是,最重要的仍是由于后代解經(jīng)者提出的新詮釋典范,并啟動典范之轉(zhuǎn)移。中國儒家經(jīng)典詮釋第一次經(jīng)典詮釋典范的轉(zhuǎn)移,出現(xiàn)在從先秦漢唐的“聲訓(xùn)”解經(jīng)典范,向南宋陳淳所啟動的“字義”典范的轉(zhuǎn)變。陳淳的《北溪字義》引發(fā)了德川日本儒者大量的“字義學(xué)”著作,影響巨大而深遠。第二次典范轉(zhuǎn)移,出現(xiàn)在從朱子的“理”學(xué)解經(jīng)典范,向王陽明以降“心”學(xué)解經(jīng)典范的轉(zhuǎn)移。

    第四,新詮釋典范的建立常從經(jīng)典的關(guān)鍵字如“道”或“仁”的新解切入,對經(jīng)典提出的新解釋環(huán)環(huán)相扣,前后呼應(yīng),自成體系,深具融貫性,也因為獲得原典之印可,更激起讀者的“心解”,所以極具說服力,因而完成解經(jīng)典范之轉(zhuǎn)移,使經(jīng)典之詮釋旋乾轉(zhuǎn)坤、輿圖換搞,并為經(jīng)典之內(nèi)涵別開生面,賦予經(jīng)典以新的生命,使經(jīng)典成為“不廢江河萬古流”的思想傳統(tǒng)。

    猜你喜歡
    經(jīng)典性四書典范
    論陳普《“四書”講義》中的“為學(xué)”思想
    典范秦山 創(chuàng)新之源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5:58
    一般型三維簇的三典范映射
    京劇《白蛇傳》經(jīng)典性的內(nèi)在構(gòu)成
    戲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6:36
    倫理困境與易卜生晚期戲劇的經(jīng)典性
    尊老愛幼的好典范
    習(xí)仲勛: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典范
    黨史文苑(2016年11期)2016-09-10 07:22:44
    朱熹的《四書》與“五經(jīng)”
    教出說明文的“立體感”——從于漪老師《晉祠》一課的經(jīng)典性與現(xiàn)實意義說起
    語文知識(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11
    《大學(xué)》在《四書》序列中的位置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www.色视频.com| 亚洲 国产 在线|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老女人水多毛片|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www.色视频.com|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av在线亚洲专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欧美zozozo另类| 波多野结衣高清作品|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人人精品亚洲av|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人人妻人人澡欧美一区二区|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十八禁国产超污无遮挡网站|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欧美人成|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搡老岳熟女国产| 嫩草影视91久久| 亚洲av五月六月丁香网|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看黄色毛片网站|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日韩欧美在线二视频| 午夜激情欧美在线|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级片在线观看|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可以在线观看的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 .国产精品久久| 少妇的逼水好多|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51国产日韩欧美|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亚洲18禁久久av| 香蕉av资源在线|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十八禁国产超污无遮挡网站|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久久久色成人|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免费看a级黄色片|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欧美3d第一页|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hd| 夜夜爽天天搞| 中文字幕熟女人妻在线|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 av在线| 美女免费视频网站| 97碰自拍视频|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州av有码|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午夜影院日韩av|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天堂av国产一区二区熟女人妻|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在线播放无遮挡| 国产在线男女|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 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av麻豆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在线观看片| av在线老鸭窝|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另类| 国产真实乱freesex|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用| www.www免费av|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a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久久天躁狠狠躁夜夜2o2o| videossex国产|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久久亚洲真实|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亚洲av成人av| 久久中文看片网|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色5月婷婷丁香|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久久欧美精品欧美久久欧美| 日本五十路高清|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美女大奶头视频|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欧美zozozo另类|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三级毛片av免费|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瑟瑟在线播放| av.在线天堂| 国产av在哪里看| 日本 av在线| 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能看的| 欧美3d第一页|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美女免费视频网站|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悠悠久久av| 美女免费视频网站| 有码 亚洲区| 欧美zozozo另类| 最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a级毛片a级免费在线|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亚洲四区av|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国产|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永久网站在线|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我要搜黄色片|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午夜福利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国产精品98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黄片wwwwww| 色哟哟·www|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国产色婷婷99|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久久人人精品亚洲av|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 久久久色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影片大全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五月|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午夜爱爱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懂色|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or卡值多少钱|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av高清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老司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综合懂色|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舔阴道视频|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av专区在线播放|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有码 亚洲区|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福利片|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 黄片wwwwww|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日韩欧美在线二视频|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 免费av观看视频| 国产三级中文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真人一进一出gif抽搐免费| 少妇的逼好多水|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 久久午夜福利片| 日韩欧美在线二视频|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www日本黄色视频网| 免费大片18禁|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在线播放无遮挡|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www.色视频.com|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av|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zozozo另类|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禁无遮挡网站|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直播| 舔av片在线|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日本-黄色视频高清免费观看| 一进一出好大好爽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老妇女一区|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videossex国产|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一级黄片播放器|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亚洲精品一区av在线观看|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日本 av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日本熟妇午夜|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亚洲在线观看片|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a级毛片a级免费在线|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亚洲性久久影院|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久久久色成人|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无遮挡裸体视频| 少妇的逼好多水|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黄片免|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 a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美女 人体艺术 gogo|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黄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综合亚洲|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亚洲18禁久久av|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国产av不卡久久|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 日日撸夜夜添| 成人av在线播放网站| 日本熟妇午夜|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中国美女看黄片|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国产精品一及| 免费看日本二区|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舔av片在线|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午夜爱爱视频在线播放|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在线二视频| 久久欧美精品欧美久久欧美|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老女人水多毛片|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色哟哟·www|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欧美日韩乱码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bb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鲁大| 亚洲国产色片| 色综合色国产| 露出奶头的视频|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熟女电影av网| 岛国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国产高潮美女av|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欧美人与善性xxx| 亚洲内射少妇av|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18+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日本 av在线|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av天堂|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6080|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av专区在线播放| 床上黄色一级片|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麻豆一二三区av精品| 亚洲熟妇熟女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精品久久久久久,|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免费无遮挡裸体视频|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99久国产av精品|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老司机福利观看|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另类|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亚洲国产色片|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制服丝袜大香蕉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6这里有精品|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日本免费a在线|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免费看光身美女|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永久网站在线|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久久草成人影院|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亚洲性夜色夜夜综合|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能看的|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日产1卡2卡| 国产91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淫妇啪啪啪对白视频|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一级av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