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原
河南平輿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 平輿 463400
剖宮產為處理異常分娩及高危妊娠的有效分娩方式[1]。選取2018-03—2019-03間我院收治的92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分娩的產婦,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比較再次剖宮產及陰道試產的妊娠結局。
1.1一般資料根據不同分娩方式將92例產婦分為2組,各46例。觀察組均符合剖宮產指征[2]并成功行再次剖宮產:年齡21~40歲,平均30.65歲。孕周37~41周,平均39.18周。距上次剖宮產時間1~7a,平均3.92 a。二次分娩25例,三次及以上分娩21例。對照組均符合陰道試產指征[3]并陰道試產成功:年齡20~40歲,平均30.67歲。孕周36~41周,平均39.12周。距上次剖宮產時間1.5~7 a,平均3.98 a。二次分娩26例,三次及以上分娩20例。2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收集所有產婦的臨床資料,統(tǒng)計并比較2組產婦的妊娠結局及總產程、產中出血量、產后24 h出血量、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
2.1妊娠結局觀察組產婦產后大出血、產褥感染及新生兒黃疸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分娩情況觀察組總產程長于對照組,但產中及產后出血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少或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妊娠結局比較[n(%)]
表2 2組分娩情況比較
由于我國二胎政策的出臺,使有剖宮產史的婦女再次妊娠概率大幅提升,剖宮產雖能有效解決難產、異常妊娠等問題,但無法避免產后各種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文獻[4]報道,對于上次剖宮產為子宮下段橫切口、無感染與頭盆不對稱等產婦,可選擇陰道試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母嬰并發(fā)癥的概率。因此對再次分娩方式的選擇,目前臨床仍存在較大爭議[5-6]。
我們選取近年來在我院再次分娩的有剖宮產史的92例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發(fā)現,觀察組產婦產后大出血、產褥感染及新生兒黃疸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雖然總產程長于對照組,但產中及產后出血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少于對照組。表明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患者選擇陰道試產較剖宮產可獲得更好的妊娠結局,且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勢[7]。為更好地改善母嬰結局,在行陰道試產時,需注意以下幾點[8]:(1)嚴格掌握陰道試產適應證。(2)告知產婦及家屬陰道試產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3)提倡無痛分娩,分娩過程中,盡可能請家屬陪伴,以緩解產婦的緊張情緒和疼痛。(4)細心觀察產程進展,及時發(fā)現先兆子宮破裂、胎兒窘迫等情況,以便根據產婦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分娩方式。在確保母嬰安全前提下,有效提高陰道分娩成功率,并避免發(fā)生產后大出血等不良事件。(5)剖宮產術后應進行孕前保健,是產婦在心理及生理上均充分做好再次妊娠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