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愛江,劉麗秀
(宜賓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3)
樟油是油樟樹葉和枝等通過水蒸氣蒸餾獲得的粗產(chǎn)品,1,8-桉葉素、香燴烯、蒎烯和松油醇是其中含量較高的高附加值成分[1-2]。樟油分離提純是提高樟油經(jīng)濟價值的主要途徑。對油樟進行精餾,只能將1,8-桉葉素的含量提高到80%,難以繼續(xù)提高[2]。80%樟油中的1,8-桉葉素,與其他組分如香燴烯、月桂烯、β-蒎烯和γ-萜品烯的分子結(jié)構(gòu)、分子量均比較接近,沸點相差很小,部分沸程重合(如α-寧烯和檸檬烯),用傳統(tǒng)的精餾方法或一般的膜分離方法很難將其分開[3]。李士雨等[4]以1,8-桉葉素含量為86.98%的樟油為原料,經(jīng)過兩次低溫重結(jié)晶,得到了1,8-桉葉素含量為99.5%的產(chǎn)品。鄭循法等[5]用冷凍離心分離技術(shù),得到桉葉油素含量為99%的產(chǎn)品。譚新智等[6]采用化學反應法,加入硫酸與磷酸提取劑混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再分離,可從桉葉油副產(chǎn)品中得到純度為85%的桉葉油。
本文以硫酸作為提純介質(zhì),采用化學提純法,通過分離烯類和醇類,提高桉葉素的含量。
原料為樟油,1,8-桉葉油素質(zhì)量分數(shù)大于55%(購自宜賓石平香料有限公司)。
氣相色譜儀(Agilent Cerity-6820),722N可見分光光度計,恒溫水浴(控溫精度±1.0℃,自制)。
取100mL樟油置于燒杯中,開啟磁力攪拌器,緩慢加入一定體積的硫酸,攪拌后靜置。靜置后出現(xiàn)分層,采用分液漏斗將上層清液置于錐形瓶,在錐形瓶加入堿液調(diào)節(jié)pH至中性。再次通過分液漏斗分離,上層主要含1,8-桉葉油素,下層液體為Na2SO4稀溶液。
采用氣相色譜對原料樟油進行分析,樟油中各組分的含量列于表1中。從表1可以看出,1,8-桉葉素、香燴烯和松油醇的含量分別為56.68%、14.07%和7.64%。根據(jù)表中的組分官能團,可將樟油組分分為醚(56.67%)、烯烴(29.77%)和醇(7.64%)三大類,另外還有微量的其他物質(zhì)。樟油中的α-蒎烯、β-蒎烯、松油烯-4-醇和γ-萜品烯屬于萜類化合物。
分別將濃度為 40%、45%、50%、55%、60% 和65%的硫酸與樟油按1∶1混合反應,分離提純后的分析檢測結(jié)果見圖1。由圖1可見,隨硫酸濃度提高,桉葉素的收率逐漸減少;而桉葉素的純度先小幅增加,后逐漸降低。桉葉素是環(huán)醚,屬于Lewis堿,能夠與濃度較高的硫酸反應,產(chǎn)生氧鎓鹽,分層后進入下層,導致收率下降。另外隨硫酸濃度增加,其氧化性增加,樟油中的部分組分易被氧化,生成副產(chǎn)物進入上層,導致純度降低。
表1 樟油中各組分含量及性質(zhì)
圖1 硫酸濃度對桉葉素分離效果的影響
按照硫酸體積為 4、樟油分別為 1、2、3、4、5、6的體積比進行反應,實驗結(jié)果見圖2。由圖2可見,硫酸的加入量固定,逐漸增加樟油的加入量,桉葉素的純度和收率也逐漸增加,當配比為3時,桉葉素的純度和收率分別為93.8%和70.5%,繼續(xù)增加樟油的量,桉葉素的純度和收率逐漸下降。
圖2 反應物配比對桉葉素分離效果的影響
硫酸與樟油混合時會放出熱量,可以在恒溫水浴中加入冰水,或控制硫酸的加入速度,以控制反應的溫度。在10~60℃溫度區(qū)間設置6個點,考察反應溫度對分離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4。從圖4可以看出,溫度升高,桉葉素純度提高,收率逐漸降低。主要原因有兩個:1)范特霍夫規(guī)則。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率通常會增大到原來的2~4倍,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2)溫度升高,硫酸的氧化性增強,部分桉葉素被氧化,導致收率降低。
圖3 反應溫度對提取效果影響
改變硫酸與樟油攪拌混合的時間,實驗結(jié)果見圖4。從圖4可以看出,隨著攪拌時間增加,桉葉素的收率和純度均增加,主要原因是反應體系為非均相,增加攪拌有利于樟油與硫酸混合均勻。但是隨著攪拌時間增加,樟油中萜類化合物的副反應增加,導致桉葉素的純度、收率逐漸降低。
圖4 攪拌時間對桉葉素分離效果的影響
根據(jù)上述單因素實驗的結(jié)果,按照純度最佳和收率最佳,篩選兩組實驗,得到的結(jié)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當硫酸濃度為45%、樟油與硫酸配比為4∶3、溫度為50℃、攪拌時間為20min時,得到的桉葉素純度達到97.8%,收率為57.3%。當硫酸濃度為40%、樟油與硫酸配比為4∶2、溫度為20℃、攪拌時間為20min時,得到的桉葉素純度為79.6%,收率為92.5%。
表2 優(yōu)化實驗方案及實驗效果
按純度優(yōu)化的實驗方案得到的桉葉素略顯淡黃色,采用活性炭進行脫色過濾,得到的結(jié)果見圖5。從圖5可以看出,用活性炭脫除桉葉素的色度,效果顯著。隨著活性炭添加量增加,脫色率逐漸增加,桉葉素的純度也逐漸提高,活性炭增加到3g·(50mL)-1,脫色率達到97.4%,桉葉素純度達到99.4%。
圖5 活性炭脫色效果
采用硫酸作為介質(zhì)提取粗油樟,可以分離得到1,8-桉葉素。硫酸濃度、反應物配比和反應溫度對提取收率的影響較大,在優(yōu)化條件下提取的1,8-桉葉素,其純度大于99%。
采用硫酸作為化學提取劑,其會與樟油中的組分反應,產(chǎn)生的新物質(zhì)中,部分會造成桉葉素帶色。采用活性炭作為吸附劑,能夠吸附這部分物質(zhì),可達到脫色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桉葉素的純度。
本文只對桉葉素的分離提純進行了研究,下一步將對樟油中烯烴類物質(zhì)的利用進行研究,特別是對蒎烯的硫酸催化合成α-松油醇進行研究。由于存在副反應,樟油中的1,8-桉葉素等組分與提取介質(zhì)會發(fā)生不可逆反應,使得收率降低,可考慮進一步采用氧化性低的物質(zhì)作為分離介質(zhì),并研究提高收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