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斌
(貴州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 貴州 貴陽 550001)
都市區(qū)養(yǎng)老院居住建筑設計初探
劉 斌
(貴州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 貴州 貴陽 550001)
本文重點從都市區(qū)養(yǎng)老院建筑造型設計,養(yǎng)老院立面設計以及養(yǎng)老院內部設計三個方面對養(yǎng)老院居住建筑設計進行了研究。
都市區(qū);養(yǎng)老院;建筑設計
老齡化在我國社會日趨明顯,因此有效深入對我國現(xiàn)代養(yǎng)老院建筑的人性化設計無疑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養(yǎng)老院采用圓形的建筑造型。由于老年人記憶力衰退,甚至迷路忘家,為突出標志性特色,區(qū)別于其他建筑,可以給老年人以視覺上的沖擊,以幫助記憶;其次,這種建筑的設計,符合本設計方案針對老年人對養(yǎng)老院內部設計的特殊需求,即改善室內的設施建筑,最大限度地采取弧形設計,減少意外事故對老人的傷害;同時,增加空間利用率和功能空間的合理安排,依據(jù)無障礙化的原則,這種圓形設計,可以在一層設置多個門廳,老人可根據(jù)自己想要去的功能區(qū),選擇出入的方位,方便老人進出,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根據(jù)圖1所示,養(yǎng)老院處在下方,中間的曲線通過園林式布局,用綠化帶將養(yǎng)老院分別與幼兒園和停車場分開,進行區(qū)域的劃分;養(yǎng)老院前開辟出的戶外空曠活動場地可以供老年人和兒童使用,不僅滿足了老年人的活動要求,也為老年人提供了另一種交往空間,即與幼年的交流活動空間。
圖1 養(yǎng)老院建筑造型設計
2.1色彩
視覺是人類認知世界與周邊環(huán)境最為重要的感官之一,而根據(jù)醫(yī)學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由于身體機能衰退或者眼部疾病,50歲以上的老年人會逐漸地產生視力衰退問題,多數(shù)老年人的視力水平會在60歲以后迅速下降,從而給生活帶來了種種不便,甚至是危險。因此,養(yǎng)老院的立面設計應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視覺特殊性,在色彩方面區(qū)別于一般社區(qū),切實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
2.1.1物理作用
物理作用實際就是建筑熱工學原理。不同色彩具有不同的反射率。明度高的表面,反射率高,吸熱量??;明度低的表面,反射率低,吸熱量大。根據(jù)色彩的特性,結合建筑所處的氣候環(huán)境,立面的色彩可以作為調節(jié)建筑溫度的手段之一。
2.1.2標識作用
針對老年人視力衰退,記憶力減弱的特點,色彩作為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可起到區(qū)分功能、劃分空間、引導交通流線,標識等作用。簡單明了,易于識別和記憶。
2.1.3情感作用
色彩心理是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不同波長的光作用于人的視覺器官而產生色感時,必然導致人產生某種帶有情感的心理活動。事實上,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過程是同時交叉進行的,它們之間既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制約。在有一定的生理變化時,就會產生一定的心理活動;在有一定的心理活動時,也會產生一定的生理變化。因此色彩的美感與生理上的滿足和心理上的快感有關。心理學家對此曾做過許多實驗。他們發(fā)現(xiàn),在紅色環(huán)境中,人的脈搏會加快,血壓有所升高,情緒興奮沖動。而處在藍色環(huán)境中,脈搏會減緩,情緒也較沉靜。有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顏色能影響腦電波,腦電波對紅色反應是警覺,對藍色的反應是放松。山區(qū)、草原、郊區(qū)等廣闊寧靜的地區(qū)人們更向往純度高,活躍的顏色,而處于嘈雜市區(qū)的人們則喜歡中性、自然的顏色。這些經(jīng)驗都肯定了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
2.2朝向設計
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的下降,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室內度過,而室內最常使用的空間則是客廳和臥室??蛷d作為休閑,社交的空間,老年人在其中停留的時間最長,主要活動為看電視,看書報,喝茶聊天等等;臥室則更私密,白天則是小憩的空間。因此,保證客廳和臥室這兩個老年人使用頻率最高空間的日照和景觀就十分重要。陽光具有殺菌作用,能促進人體內鈣的合成,還能使人精神振奮,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十分有利。
宜居內部的建筑設計方案,從方便和經(jīng)濟的角度出發(fā),以使得老人居住環(huán)境占地面積適中,室內空間緊湊,盡可能地減少老人的生活自理和日常生活的困難,使他們的生活更加便捷、省力。
3.1公共空間的設計
公共空間的設計,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①要根據(jù)區(qū)域內的人數(shù),配備足夠大的空間,不能過于擁擠;②要選用適當?shù)牟牧?,保證地面的防滑性;③要將扶手設計貫穿宜居建設的始終。本養(yǎng)老院為四層,一樓為老人的活動區(qū)、康復區(qū)和家屬活動區(qū);二樓為介護老人的居住區(qū);三樓為介護老人的居住區(qū);四層為自理老人的居住區(qū),樓頂為空中花園。樓層之間都有樓梯、電梯和傳送設備連接。
合理的居住安排和環(huán)境舒適的公共空間對于滿足老年人的社交活動需求和健康的精神生活是必不可少的。①老年人的活動空間要滿足老年人的活動需求。中間的圓形空地為老年人的活動空間,及位于二層的介護老人區(qū)。房頂?shù)溺U空設計,可以使陽光直接照射到二樓的老人活動區(qū),這樣的設計也可以讓老人在冬季感受到陽光的溫暖。②所有的老人可以根據(jù)喜好,到公共活動空間參與老年人的交流活動,這樣的設計,目的在于方便老人之間的相互照應和交流。
3.2私人空間的設計
在養(yǎng)老院中,筆者認為適合老年人居住的方式應該設計成多人半開放式嵌套居住,老年人可根據(jù)生活喜好選擇不同的居住環(huán)境。
3.2.1多人半開放式扇形嵌套居住
多人半開放式扇形嵌套居住設計的主要特點在于它的半開放半封閉性,既保持老人個人空間的獨立又能為老人提供發(fā)展交流的空間。這個房間是由五個隔斷小屋和一個公共空間組成的,屋子的俯視圖是扇形,所有建筑物都是曲線或者弧形設計,這樣的設計方案可以減少意外事故對老人的傷害。另外,這種個人空間和公共空間嵌套的設計,可以隔絕屋外的其他噪聲,給老人提供相對安靜的空間,具有一定的保護性。在每個隔段里,都有一個床位,主要是尊重老年人的隱私,保持老人的相對獨立,使得老人擁有一個私密空間,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扇形屋嵌套的小型公共空間,護理員們可將老人們轉移到本區(qū)域,使得他們在空閑時間可以與屋內其他老人交流。這種屋內的嵌套設計,主要是將個人空間和公共空間有效的結合,老人可以根據(jù)自己意愿,選擇獨處或者與其他老人相處的空間。
3.2.2扇形嵌套小屋中特色的人性化設計
①扶手設計貫穿整個建筑中,扶手的設計可以給老人帶來安全感,消除恐懼,同時增加老人站立的固定點,手腳配合,保持平衡。但是由于老年人的生活習慣,老年人比較喜歡在扶手上掛一些生活用品,這樣不能充分發(fā)揮扶手的功能,有時還會影響功能性的發(fā)揮,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因此,設計了上、下兩層的扶手欄桿到老人的生活空間中。②在老年人的生活空間中,要盡可能多功能化。因此,另一種相框式扶手設計在老年人的床位旁邊,不僅可以幫助老人在床上借助相框扶手完成一些胳膊的鍛煉或者幫助老人起床,而且還可以張貼一些照片,布置自己的小屋,增加溫馨程度。③由于現(xiàn)在老年機構的洗浴設施在為老人提供洗浴時,存在困難導致有些老人不愛洗澡,在護工為老人服務的過程中增加難度,因此,使一些洗浴用品具有特別的含義,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針對老年人對死亡的認知心理,可以設計成壽字形的,或者一些具有吉祥意義的圖形。寓意為一種財往身上流、越來越長壽的感覺。
3.3通行通道的設計
此養(yǎng)老院樓層間的通道的設計可分為樓梯、電梯、動力傳送帶。樓梯、電梯和動力傳送帶的安排布置,可以滿足居住在二樓、三樓、四樓的介護、介助與自理老人的使用。樓層間的通道既可以直接上升到樓頂?shù)臉琼敾▓@或直接到達一樓的出入口進行活動,也可以方便老人在樓層之間的上下活動。改善了老人的活動條件,給老人提供了便利。動力傳送帶,主要是針對坐輪椅的老人。在樓層之間以坡道設計,老人在安全區(qū)內將輪椅固定好之后,就可以隨電梯到達樓上,它的安全系數(shù)很高,坡度不是很大,在上升過程中,不會產生眩暈。它的設計分別由兩類安全固定裝置,兩對固定輪椅,防止在上升過程中輪椅滾動下滑;另兩對固定裝置是固定輪椅的靠背,在輪椅與地面形成坡度時,可防止老人后傾,提高安全系數(shù),保證老人的安全。
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起居、日常事務、個人習慣愛好、社會接觸及文體活動等方面的需求,以照顧到他們多年來生活方式的連續(xù)性,為今后維持其獨立生活能力提供和創(chuàng)造條件可使得老人感覺到居住的溫馨,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親情的味道。
[1]聶桂平.養(yǎng)老院設計思考[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77~78.
[2]王小麗.老年人居住建筑居住單元設計初探[J].安徽建筑,2011(3):45~ 46.
[3]陳偉.淺析現(xiàn)代養(yǎng)老公寓中的無障礙設計[J].藝術科技,2014(2):31~ 32.
TU241.93
A
1673-0038(2015)18-0037-02
201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