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丁小燕
(中機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湖南長沙 410007)
裝配式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筑形式之一,該種類型的建筑具有開發(fā)成本低、質量高、效率高的特點。為了實現當代裝配式建筑施工資源科學化、綜合式的開發(fā)需要,除了全方位了解裝配式建筑拼接處理的條件,還應該對裝配式建筑整體設計的美觀程度和價值性進行判斷。
裝配式建筑,是指將建筑預制部件在施工現場進行組合安裝式材料,它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工期短等特征,是當代城市建筑工程開展實踐探索中的主要施工手段[1]。隨著我國建筑工程施工范圍逐步擴大,裝配式建筑應用優(yōu)勢逐步成為社會關注的要點。比如,裝配式門窗、裝配式鋼結構等等。同時,結合裝配式建筑實踐方式的不同,可將裝配式建筑分為砌塊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以及升板和升層建筑五種形態(tài),它們均在當代城市建設的各個領域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建筑立面設計,主要涉及建筑功能、建筑實際構造、建筑外觀美學等方面[2]。即建筑設計師通過色彩、明暗、尺寸、以及形狀等方面的分析原理,在保留建筑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對建筑進行美化,它是當代城市資源管理與科學性分析的主要表現形式。比如,外形“方圓”設計等。
筆者結合當代裝配式建筑實際情況,將其里面設計處理要點歸納為:
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最終目的,是為了將裝配式建筑設計的基本性能都激發(fā)出來,為此,對于建筑中立面設計需要注意的要點,應首先放置在建筑結構的整體比例規(guī)劃上,也就是對立面部分的協(xié)調性進行設計。具體而言,一部分是指立面的視覺結構設計。比如,立面設計體系的大眾感官視角進行分析。另一部分應從裝配建筑的專業(yè)結構劃分視角上尋求設計切入點。比如,黃金比例分割等等。
從遼寧沈陽全運路萬達商場為例,其在進行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期間,設計人員首先從立面結構比例的視角上分析問題,本文設計分析的要點歸納為:①該商場整體建筑形狀為矩形,上部5 層,地下室2 層;②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時,主要是從上層建筑部分進行規(guī)劃分析,地下室部分主要是從一層與地面銜接部分的美觀度層面分析即可;③按照黃金比例切割法,在核心區(qū)域內設置最明顯的裝飾結構,邊緣部分采取漸變式結構規(guī)劃法進行優(yōu)化處理;④考慮到建筑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適當的將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與整體支撐結構之間的關系進行銜接、調整,待兩者之間完全融合后,再進行裝配式建筑立面具體施工步驟的安排。
從建筑項目設計的整體出發(fā),合理進行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要素的協(xié)調性分析,不僅可以保障建筑結構施工的美觀性,還可以提高建筑設計的質量品質,它是當代建筑資源綜合管理與最優(yōu)化搭配的表現形式[3]。
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工作得以合理性調節(jié)與科學化分析,也應從立面設計素材的視角上尋求優(yōu)化處理的渠道。①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期間的色彩應用,應清晰的將其分為主色調和輔助色調,這樣后續(xù)進行顏色結合后,才不會出現視覺混亂的問題;②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時,色彩選擇應符合建筑本身的應用需求。比如,居民住宅樓的色彩以淡色為主,而商業(yè)開發(fā)建筑的顏色可依據需求適當的進行優(yōu)化改變。
萬達商場在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探索期間,為了充分體現出結構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的優(yōu)勢,設計人員主要是從色彩分析的視角上尋求建設開發(fā)的要點,該工程施工具體安排內容如下:①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時,考慮到該建筑主要用于商業(yè)開發(fā),進行顏色選擇時,以商業(yè)宣傳為核心,進行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②本次立面設計時,主要采用藍色和銀色兩種色彩,且藍色為主色調,銀色在輔助邊緣進行漸變淡化;③進行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時,也需要考慮到整體建筑色彩運用上的協(xié)調性。比如,該建筑周圍連體小區(qū)域設計為微型花朵模型,則建筑底部和頂部的色彩運用時,就要尤為注意顏色的襯托。
結合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結構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從裝配式建筑的應用途徑上,對色彩的選擇和種類的多少給予分析;另一方面,善于結合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需求,適當進行立面要素的調整,也是展示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美觀性價值的重要性依據。
立面材質因素的設計分析,也是當代裝配式建筑施工期間需要分析的問題。①立面材料的選擇應避免造成視覺污染,從而選擇實用、且環(huán)保的材料。比如,啞光建筑裝飾材料等;②立面設計時的材質選擇,應充分考慮到立面設計的工藝性特點,進而做好立面材料的最優(yōu)化選擇與系統(tǒng)化安排。比如,某地區(qū)進行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過程中,為將建筑立面設計的特征最優(yōu)化展示出來,在具體操作期間就主要從立面材質的視角上進行問題探究。本次工作具體開展過程中,就主要將材質因素的選擇特征歸納為:①設計人員盡量避免建筑立面設計材質定位時,采用玻璃、或者反光性較強的材質,這樣可避免立面結構設計后,出現立面設計后視覺污染的問題;②考慮到本次建筑結構主要面向用戶群體,在進行立面結構設計時,一方面從其美觀性特征的視角上分析;另一方面也從材質日常應用期間是否會發(fā)生脫落、破損等安全隱患上進行探究;③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時,為了有序進行建筑裝配置材料的最優(yōu)化調節(jié),所選擇材質也要盡量將其控制在成本預算范圍之內;④裝配式建筑本身所選用的材料就具有輕質、便捷、易操作的特點,它也可以作為建筑立面材質處理的主要形態(tài)。
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材料因素的綜合把握與分析,是當代建筑資源綜合調節(jié)與控制的主要形式,它不僅適應了建筑結構外部美觀性的展示,還能夠從施工成本、后續(xù)應用視角上,對材料的選擇情況進行分析。
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時,設計人員也需要從其存在的應用價值視角上進行對應探究。最常見的形式就是將立面與建筑救生梯、逃生通道等部分結合起來。同時,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時,也應該結合建筑外層保溫結構的設計特征,合理進行建筑立面設計因素的統(tǒng)籌規(guī)劃。比如,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時,可采取逃生樓梯裝配式建設的方式,在建筑外部進行“點綴”;同時,結合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的基本特征,通過裝配式保溫層加厚方式,在建筑結構外部進行加強調節(jié),這些都是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的主要形式。
從裝配式建筑設計的基本情況出發(fā),一方面進行立面功能性條件的最優(yōu)化分析;另一方面是從裝配式材料保溫防護的層面進行裝配式資源的協(xié)調性調節(jié)。這一分析過程,均充分展示出了立面材質的設計材料運用的設計價值。
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時,除卻對建筑行業(yè)專業(yè)視角的層面上分析問題,也應從立面的藝術文化層面上尋求處理的方式。當前仿古、復古建筑尤為流行,設計人員在進行此類建筑期間,不僅要考慮到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的外部特征,還需要從其藝術價值的層面上尋求探索要點。比如,傳統(tǒng)建筑中格局的分布上呈現出明顯的特色性。中庭、前堂、后院等,均采用半組裝式立面材料進行包裝,這些都是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時,需要結合傳統(tǒng)文化特征進行合理性分析。當然,在當代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中,藝術文化特征也是其中需要把握的一部分。比如,哥特式建筑、現代商業(yè)辦公寫字樓設計上,應以立體化、規(guī)范化的商業(yè)風格為主,進而達到借助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的目的,從而體現出建筑風格簡潔、自由、創(chuàng)造的特點。
在進行裝配式建設設計的過程中,其應遵循少規(guī)格、多組合的設計原則來展開設計。這就使得在實現裝配使建筑立面設計的標準化設計時,應當注意其外墻以及洞口、外窗以及分隔、陽臺、空調板以及其他裝飾性構建的統(tǒng)一性,盡可能的降低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立面設計的構件種類。同時,在標準化設計中,要通過對建筑體量、外立面材質、肌理對比、色彩變化等內容的調控,在確保其基本構件具有統(tǒng)一性的前提下,實現對立面效果的豐富。并且,在進行預制混凝土外墻裝飾面層的優(yōu)化時,可以基于對清水混凝土,免抹灰涂料、反打面磚等設備的應用,來保障其整體效果。此外,在進行標準化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在設計的過程中對建筑平面進行拆解,而后對其各個模塊進行劃分與組合,使其整體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基于對不同模塊的組合,形成不同的戶型模塊,從而標準化設計的整體效率與質量得到保障。
綜上所述,探討裝配式建筑立面設計處理方式,是城市建設資源創(chuàng)新性探索與綜合運用的理論歸納。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立面結構比例設計、立面色彩融合設計、立面材質設計、立面功能條件設計、立面藝術文化設計,分析裝配式建筑立面建設方式。因此,本文研究結果為我國建筑行業(yè)發(fā)展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