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詠華,王卓
(1鄯善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新疆 鄯善;2烏魯木齊市口腔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牙髓病即牙齒硬組織疾病,臨床主要以呈現無機質脫礦或有機質分解為病理特征,在多種因素作用之下而形成的牙齒硬組織進行性病損。而隱裂牙屬于口腔科中多發(fā)性病理類型,多半因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的牙結構或由于牙外傷造成[1],以在牙冠表面上出現的多樣非生理性細小裂紋為臨床病理特征。其主要發(fā)生在上、下頜磨牙與前磨牙。疾病一旦發(fā)作,對患者日常生活易造成一定的影響,對進食也造成困擾。目前,院內在治療隱裂牙牙髓病時,多采用先根管治療再冠修復的常規(guī)治療方式,但由于治療期間的效果太差,故需要尋求更加高效的治療方案。對此,本研究針對所選隱裂牙牙髓病病例(200例),積極展開治療。
選取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隱裂牙牙髓病患者,入選條件:無性別上的限制;年齡均在20歲以上;符合相關診斷指南標準[2];自愿接受試驗;同意簽署知情書。排除條件:屬極易過敏體質;對本次研究中含有藥物過敏;不同意本次研究。其中女性98例,男性102例;平均年齡(49.27±3.17)歲;平均病程(1.15±0.46)歲。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每組100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在統計學上無意義(P>0.05)。
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
治療順序按照先根管治療再行冠修復的順序展開[3],在根管治療的同時,及時對牙冠行黏結帶環(huán)與調頜以進行保護。
觀察組:同步冠修復與根管治療。
首先,進行初步診斷,確定患牙位置后,按照修復體有關要求在局麻下行牙體預備,隨后展開開髓、歇頂,拔髓,根管逐級預備等流程,預備的根管長度按照治療前進行的X線檢查結果、根管內填充材料與殘留牙冠方向進行預測[4],通常情況下,按照要求,根尖部會保留3-5 cm的填充材料,而樁的長度則是根長的2/3-3/4,樁越長,固定效果越好。臨床牙冠的長度盡量與樁長一致(或短于樁長)。使用生理鹽水與濃度為3 %的雙氧水沖洗[5],用棉捻吸干根管上的水漬,隨后用棉捻(甲醛甲酚)對根管進行消毒,同時進行暫時性封管(使用氧化鋅丁香油)。在進行上述操作過程期間,注意使用的藥液需適量,不可過多使用;棉捻的放置亦不可太緊。最后排齦(利用頸緣排齦線),用彈性打樣膏進行取模,等石膏硬化,再于牙模將超硬石膏灌注,最后送往中心加以制作冠套。
在結束出診后的7-10 d當中,若患者無不適與疼痛,棉捻無滲出、無異味,患牙無松動、無叩痛且無折裂等現象,在接受X線拍片后未發(fā)現根尖被破壞的陰影則表示符合根管填充治療的條件。根管填充時,嚴格根據X線拍攝結果對其適合度與嚴密性進行監(jiān)測與確認。相反,如果患者未滿足上述條件,用棉捻重封[6],可考慮再觀察7-10 d,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再確認患者是否能夠進行根管填充。根管填充完成后,可進行咬調整與黏結冠套。如果患者在根管治療后,呈現的臨床效果較差或不穩(wěn)定,可再次將冠套暫時性黏結(利用氧化鋅丁香油),再多觀察10-15 d,等15 d后患者如果為呈現出明顯的不適,可給予永久性黏結。
對患者進行為期1年半的隨訪,可采用電話回訪或叮囑患者定期復診等隨訪方式進行追蹤。治療成功條件:牙齒咬無叩痛、松動且無早接觸;牙周恢復理想;患者未感到不適感與疼痛感;牙齒周邊密合;色澤美觀;經X線檢查結果顯示,無根尖炎性陰影且無根吸收。治療失敗因素:形成瘺管;無法咬;出現明顯不適;疼痛感強烈;牙齒出現叩痛、劈裂和松動;牙齦紅腫;經X線檢查發(fā)現有根尖炎性陰影或牙齒劈開等。
核算軟件:SPSS 22.0版本,其中兩組隱裂牙牙髓病患者隨訪結果與治療成功率以率(%)表示,運用χ2值檢驗,當結果均顯示P<0.05時,說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對比有統計學含義。
經為期1年半的隨訪后,觀察組中,僅2例未隨訪成功,其余98例均在半年內進行電話或復診兩種方式的隨訪跟蹤。在1年后的門診復診期間發(fā)現有4例患者因自身(頜創(chuàng)傷、個人衛(wèi)生不當)或治療不得當等因素導致根尖周病與牙周病并將患牙拔除,剩余患者的修復情況良好,均未發(fā)生出血、折斷或松動,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在1年半后進行復查發(fā)現,各患者情況均良好,無復發(fā)情況發(fā)生。
對照組中,共有14例患者失訪,其余86例于半年內得到有效隨訪跟蹤。1年后復診發(fā)現有6例患者由于因自身或治療不得當等因素將患牙拔除。1年半后,僅1例出現少量嵌塞,其余患者恢復良好。
觀察組隨訪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
由表1可知,觀察組隱裂牙牙髓病患者的臨床成功率(94.00 %)高于對照組,差異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
表1 兩組隱裂牙牙髓病患者臨床成功率的比較[n(%)]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醫(yī)療設備也在不斷更新換代,根管治療的改進使得在治療隱裂牙牙髓病上取得了更加優(yōu)質的進展。通過將化學、機械方面的原理應用到治療上,將患者根管內存在的壞死組織徹底根除[7],進行牙冠封閉和根管充填,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而全冠則屬于一種根據牙科的修復材料在制作后,將全部牙冠覆蓋的一種修復體,能夠有效幫助牙體形態(tài)功能恢復,同時在黏結劑的幫助下,黏結在牙齒上[8]。全冠修復體的最基本固位形式是環(huán)抱固位,其能幫助患者抵抗咬合壓力,減少被破壞或折裂的情況。
從結果上看,觀察組隱裂牙牙髓病患者隨訪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觀察組隱裂牙牙髓病患者的臨床成功率(94.00 %)高于對照組,差異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提示聯合治療的有效性。聯合治療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例如縮短治療時間,減少患者復診次數;將不必要的治療流程剔除,簡化治療步驟;有效預防牙齒劈開;操作方便;視野清晰。
綜上可見,使用冠修復+根管同步治療隱裂牙牙髓病患者的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