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 張云梅
[摘要]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科學的評價對學生具有激勵表揚、解惑釋疑、點撥導向等功能。
[關(guān)鍵詞]課堂評價 ? 有效性 ? 科學性
教育不是為社會機器塑造一顆合適的螺絲釘,教育是為了讓孩子們在今后的社會生活中能更好的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素質(zhì)教育要求教師能放遠目光,發(fā)掘和調(diào)動學生自主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采取多角度進行積極有效評價。
學校教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教學,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發(fā)揮評價的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需要我們這些教師去好好思考??v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評價現(xiàn)狀,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能關(guān)注到評價的作用,可依然存在一些弊端。
一、固有模式的評價方法所存在的問題
很多語文課堂上出現(xiàn)了教師的評價泛濫,大有教師演繹臺詞之勢,課堂問題評價甚至出現(xiàn)了對學生的錯誤視而不見,不合時機和不分對象的程式化評價現(xiàn)象等等,造成了課堂問題評價的無效和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教師在問題評價上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問題評價過于片面
問題評價也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方法,學生在接受教師評價時也能收獲新的知識。但許多教師在進行問題評價時,一般都是就問題而評價問題。評價范圍過于狹隘,使學生領(lǐng)略到的都是些零散的片面性的知識。
(二)只注重評價,卻忽略與學生溝通交流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模式中,學生總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而在評價中也一樣,教師只注重評價,忽略了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三)評價流于形式
這種流于形式的評價沒有針對性,即使面對表揚,其快樂程度也會下降,更達不到應有的激勵效果。
(四)評價主體單一
現(xiàn)在許多語文課堂評價主體單一,幾乎是教師一統(tǒng)天下。課堂評價的主要目標依然指向為完成教學任務(wù)服務(wù),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沒有得到真正改變,課堂中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學生評老師等十分少見,評價主體多元化未能得到普遍落實。
二、在課堂中使用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
科學有效的課堂評價,是衡量課堂教學質(zhì)量好壞的有效方法。在有效的課堂評價中,能促進學生對學習的自主性,并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但教師在使用問題評價方法時,應注意:
(一)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評價多樣化
新課改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充當老師的角色,因此,在進行課堂評價時,教師可將以往的“師評模式”轉(zhuǎn)化成“生評模式”。開展學生互評,不同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使學生原有知識明朗化、條理化,思路更開闊。這與教師評價相比,同齡人之間的評價更容易讓彼此接受。
此外,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也是一種好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自我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是促進學生實現(xiàn)真正的自主學習,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要手段。
(二)評價時注意發(fā)自內(nèi)心,及時溝通
教師的評價語必須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說每一句話都要為學生著想,讓學生一聽就能感到親切可信。評價語的親切性,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的語言要有親切感,要充滿感情,而不能冷冰冰,夾槍帶棒。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理解能力不強,在教師進行評價時可能會遇到不懂的新問題,因此,教師在評價時應與學生多溝通交流,以便學生能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
(三)評價要創(chuàng)新多變,有效激勵
課堂評價包括語言評價和動作行為評價等。充滿機智的評價語言,不僅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敏捷和靈活,更能使課堂妙趣橫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語言評價外,情感激勵和動作行為評價也是一種重要的激勵方式。眾所周知,人人都想得到別人的賞識,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勵。因此,教師充滿激勵的評價語言能讓學生不斷獲得前進的動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四)評價時需尊重學生
古老的課堂雖然鼓勵學生踴躍回答問題,但如果學生回答錯誤,則會引起教師的“不滿”,過于嚴重的批評會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恐懼感。因此,教師在進行評價時要使學生的自尊心不受傷害。如果學生回答錯誤,教師在評價時也要多鼓勵,少批評。而當學生提出好的建議或意見時,教師應給予肯定與贊揚。對智力遲緩、語文成績不佳的同學評價時,教師應給予學生極大的尊重。并在評價中對這些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導,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增加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結(jié)語
《新課改》打破了固有的常規(guī)模式,對以往只注重學生成績而忽略學習過程的模式進行了更改。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評價時,不再使用單一的評價模式,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評價中來,使學生在互相評價中能夠自主發(fā)現(xiàn)錯誤和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在評價中使學生成績得以提高。
因此,我們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經(jīng)驗與智慧,在教學活動中通過留心學生提出的問題、對問題的解答、學習習慣與求知欲等方面了解和評價學生,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能,改進學習過程與方法,增進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情感與態(tài)度,使學生得到正確價值觀的引導。
參考文獻:
1、管水珠《課堂教學中評價學生方式的多元化》 教學月刊小學版2006.7
2、王德新《實施多元評價,促進多元智能》《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06.1
3、王海芳《學生發(fā)展性評價的操作與案例》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6年出版
4、萬明華《有效的語文教學》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出版
5、趙昌木《論教師成長》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