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艷茵
摘要:隨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的落實,藝術教育也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結合新課程音樂標準、音樂課程教學目標以及課堂教學實際,分析了音樂課堂中組織教學的重要性,提出要科學地開展音樂課的組織教學。
關鍵詞:音樂;課程標準;組織教學;課堂教學
學習意識是影響教學的因素。教師教學態(tài)度、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以及學生自身情況,也都會影響教學。其中教師與教學影響都屬于外因,而影響有效教學的內因是學生自身情況,外因也只有通過內因才能發(fā)生作用,因此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學習它并不只是一味的教授知識,不是一味的給學生瘋狂灌輸,同時它也是培養(yǎng)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步驟。簡單的外在信息并不能決定知識的建構,而是由學生根據個人興趣主動選擇和加工外在信息,知識與經驗一直反復、雙向的相互作用之后才能實現(xiàn)。個人學習過程的主體是學習者本人,教師是學習過程的引導者。
如果說,音樂課堂是展翅翱翔的雄鷹,那么,組織教學就是那勃然有力的翅膀,支撐著雄鷹的翱翔;如果說用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來形容音樂教學內容,那么,穿起明珠的那根纖細而堅韌的絲線就是組織教學,讓音樂課堂如美麗的項鏈般炫彩動人。
教學過程能否順利進行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組織教學,它是一門藝術。現(xiàn)在,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和思考。
一、“組織教學”的誤區(qū)
之前,我一直認為音樂課堂的次要環(huán)節(jié)是組織教學,占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一度把全部的熱情和精力傾注于備課、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上。課堂上,組織教學只成為了形式。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一切努力事倍功半,一番心血付之東流。在一次次遭遇挫折的磨礪中,我逐漸清醒地領悟到:
第一,忽視了組織教學,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會變得雜亂無章,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在音樂課堂中,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就是主導課堂的正常進行。只有運用科學有效的組織教學,才能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輔助正常地進行課堂流程,組織教學是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進課堂的保障。
第二,忽視了組織教學,課堂就會因為缺乏有效的溝通,而難以建立學習默契。以至于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了“隔閡”,教師講自己的,學生玩自己的,都將置身于事與愿違的尷尬境地。深刻反思并改正,才能進行自我完善。備課、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固然很重要,但是成敗的關鍵是努力讓自己掌握組織好教材、駕馭好課堂的教學能力。
二、“組織教學”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方法
我們越來越能夠看到國家在藝術教育上的重視。在新時代“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理念下,學生藝術課學習的成績將納入中考、高考的評價體系,藝術課的地位大大增強。然而,一些學生和家長的觀念仍然落后,認為音樂就是課外活動課,上不上都是可以的,不能讓音樂課影響了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他們覺得音樂成績不會影響中考、高考的升學,進而造成了學生不重視音樂的學習和實踐,簡單地認為音樂課就只是緊張的文化課學習的調味劑,只是聽聽曲子,唱唱歌而已。因此,課堂紀律松散,學習效果差。這些錯誤的認識與新時代對素質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馳,更加讓初中音樂教育舉步維艱。我們要以“組織教學”為手段,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緊緊地把學生凝聚在課堂教學中,不讓他們在音樂的海洋里盲目游蕩、隨波逐流。
我的解決方法是從初一新生的起始課開始,就要努力建構良好的課堂氛圍,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從聽音樂、進教室,到歌聲問好,以及課堂展示。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運用具體的“音樂指令”“教學娛樂”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必須使課堂常規(guī)滲透到每個教學階段,讓學生始終置身于課堂的秩序和規(guī)則中,讓他們明白這是不可輕視的、與眾不同的音樂課。
實施“組織教學”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遭遇到困難?!俺醵F(xiàn)象”就是初中音樂教學的困難。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初一階段,學生稚氣未脫,無論是從課堂紀律還是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來說,教師都比較容易掌控。進入初二后,學生明顯表現(xiàn)出獨立和表現(xiàn)欲。這一時期的中學生,不再像小學生那樣容易被教師的言行左右,還會挑釁課堂秩序,以此來表明自己已經是獨立有個性的。如他們通過一些小小的不合作,來向老師示威。再比如,提問時故意頂撞老師。更有甚者,有人上課忘帶音樂書、開小差、遲到……給良好的教學秩序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初二現(xiàn)象”是對教師教學藝術和組織能力的一個嚴峻考驗。面對挑戰(zhàn),音樂教師不畏艱難的追求是“讓學生回歸音樂課”。破壞秩序的行為無疑會影響教學效果,若放任自流,其他同學也會紛紛效仿。沒有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沒有組織教學的約束,學生就會像脫韁的野馬,自由任性。此時此刻,組織教學的作用就不容忽視了,決不能讓攪局的“小插曲”影響了課堂的“主旋律”。遇到“挑釁”的行為,巧妙躲避這些的關鍵便是教師組織教學的藝術。
首先,要有冷靜的情緒,教師不能因學生的“小逆反”就自亂陣腳。他們并不成熟,如果簡單生硬地訓斥,只會讓學生抵觸情緒加劇,使教學陷入僵局,只有冷靜思考問題才能處理問題。
其次,要有智慧的頭腦。對付這些要講究策略。對付他們要把他們的面子保住,同時又要有殺雞儆猴的教育作用。
第三,要有靈活的策略。遇到意外狀況,不要一味地埋怨、指責。針對不同的情況,要靈活巧妙地解決難題。比如《大海呀故鄉(xiāng)》這首歌很多同學都會唱,上課時難免精力不集中,覺得簡單,沒什么好學,如果老師問這首歌的英文會唱嗎,同學們就傻眼了,于是就會集中精力來學唱歌曲。因此,抓住同學們的心,上課的靈活性最重要,這也是組織教學的一種手段。
只要我們緊緊握住組織教學這雙有力的大手,不斷探索新穎的教學方法,音樂學習就會形成和諧、有序的良性循環(huán),學生對音樂實踐的興趣會與日俱增。
綜上所述,組織教學不是教學的陪襯和點綴,它牽連著每一項教學內容,保障著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是保障學生、老師、課堂和諧進行的關鍵所在,更是突出了教學設計理念的有效途徑,因此組織教學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我們要努力構建新型的音樂課堂,讓新時代的音樂教學煥發(fā)出絢麗奪目的光彩。
參考文獻:
[1]楊名莉.高中音樂課要充滿激情和詩情畫意[J].
[2]教育與教學研究,2016,30(4).
[3]音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