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生慧,金 德,安學冬,邸 莎,何莉莎
(1.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北京 100053;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3.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成都 611137)
鱉甲為鱉科動物鱉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的背甲。主要含動物膠、角蛋白、氨基酸以及多種無機元素類等成分。味咸,性微寒。歸肝經(jīng)、腎經(jīng)。具有滋陰潛陽、退熱除蒸、軟堅散結的功效。古云:“中藥之秘在于量”,用量可直接影響方藥的臨床應用效果。本文總結古醫(yī)籍及現(xiàn)代醫(yī)家運用鱉甲的臨床經(jīng)驗,系統(tǒng)總結歸納鱉甲臨床常用劑量、配伍、所治疾病等規(guī)律,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指導臨床。
古醫(yī)籍記載鱉甲可通過配伍相應中藥治療瘧疾、陽毒等疾病。古現(xiàn)代方藥用量折算因時代度量衡不同而變化,如東漢一兩約13.8 g、宋金元一兩約41.4 g、明一兩約37 g、清一兩約37.3 g[1]。鱉甲煎丸(漢《金匱要略》),以炙鱉甲(十二分約48 g[1])軟堅散結,配伍土鱉蟲、鼠婦蟲等蟲類藥,主治瘧疾及癥瘕積聚;升麻鱉甲湯(漢《金匱要略》),炙鱉甲(手指大一片約30 g[2]),配伍升麻清熱解毒散瘀,主治陽毒;木香鱉甲湯(宋《圣濟總錄》;細剉如麻豆大,每服半兩,生姜一分切碎,棗三枚水三盞,煎至二盞,去滓,分溫二服,早晨日晚各一),炙鱉甲(一兩約41.4 g,每服半兩約20.7 g)滋腎養(yǎng)陰,配伍木香治療虛勞寒熱證;秦艽鱉甲散(元《衛(wèi)生寶鑒》;每服五錢),炙鱉甲(一兩約41.4 g,每服20.7 g)配伍秦艽共清虛熱,主治風勞病;清骨散(明《證治準繩》),醋鱉甲(一錢約3.7 g)與銀柴胡配伍清虛熱,治療肝腎陰虛,虛火內(nèi)擾證;青蒿鱉甲湯(清《溫病條辨》),鱉甲(五錢約18.75 g)配伍青蒿先入后出,內(nèi)清外透,治療溫病后期,邪伏陰分證。
國醫(yī)大師周仲瑛常用炙鱉甲配伍南、北沙參治療氣陰兩虛型食道癌術后、肺癌,炙鱉甲為15 g[3]。治療白塞氏病、慢性病毒性肝炎,用炙鱉甲配伍功勞葉、生地黃等滋補肝腎之陰,炙鱉甲為15 g[4-5]。周仲瑛治療肝腎陰虛,胃熱津傷型口瘡,用鱉甲、生牡蠣滋陰潛陽,炙鱉甲為10 g[6]。
國醫(yī)大師朱良春認為頑固蕁麻疹主因陰血虛,肝風痰瘀久郁,治療時擅用蟲藥。常用鱉甲、升麻深入陰分,透出陽分,炙鱉甲為30 g[7]。
國醫(yī)大師阮士怡常治療脾腎陽虛型冠心病用鱉甲、絞股藍配成藥對以益氣健脾治本,軟堅散結治標,醋鱉甲為30 g[8]。而治療氣虛血瘀型冠心病時,炙鱉甲為30 g[9]。
國醫(yī)大師劉尚義用鱉甲滋陰散結,配伍莪術散結化瘀,治療肝郁氣結、痰瘀互結型甲亢,鱉甲為20 g[10]。治療氣陰兩虛、濕瘀阻滯型腸癌術后時,用鱉甲配伍莪術、生地黃滋陰軟堅,鱉甲為20 g[11]。
國醫(yī)大師路志正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多以祛風為主,而兼有陰血不足、風邪外襲、郁而化熱者,用秦艽鱉甲湯,炙鱉甲為12 g[12]。
仝小林教授認為紅皮型銀屑病中期熱毒未盡,氣陰已傷,宜應用青蒿鱉甲湯,鱉甲為15 g[13]。常用醋鱉甲、醋龜板等軟堅散結等藥物,治療肝源性糖尿病,鱉甲為30 g[14]。
張炳厚教授治療陰虛型內(nèi)傷發(fā)熱喜用秦艽鱉甲散,用鱉甲配秦艽共收滋陰清熱之功,制鱉甲為30 g[15]。
池曉玲教授治療肝硬化,末期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肝脾血瘀,常用鱉甲配伍牡蠣軟堅散結,鱉甲為15 g[16]。
馬融教授認為小兒陽常有余而陰常不足,遇夏季暑濕時,易傷陰津,發(fā)熱見“夜熱早涼”證,可用青蒿鱉甲湯,鱉甲為15 g[17]。
4.1 配伍龜板 治療甲亢初期(陰虛陽亢型),用生鱉甲、生龜板各15 g;而對于甲亢中后期(陰虛風動型),生鱉甲、生龜板各為30 g[18]。治療過敏性紫癜型腎炎(陰虛內(nèi)熱型),龜板、鱉甲各15 g[19]。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肝腎不足型),鱉甲、龜板用量重至50~100 g[20]。
4.2 配伍青蒿 治療老年肺炎陰分伏熱證、肝癌后期,用鱉甲10~30 g,青蒿15~20 g 以養(yǎng)陰透熱[21-22]。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陰虛內(nèi)熱型),鱉甲粉為3 g,青蒿為10 g[23]。
4.3 配伍穿山甲 治療干燥綜合征重癥、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鱉甲6~10 g,穿山甲4~6 g[24-25]。治療局限性硬皮病,鱉甲為30 g,穿山甲為6 g[26]。
4.4 配伍生地黃、熟地黃 應用二地鱉甲散治療男科疾?。ú鸸δ苷系K、不射精癥),鱉甲、生地黃、熟地黃各為20 g[27]。
4.5 配伍牡蠣 治療慢性肝病癥見肝脾腫大者,醋鱉甲為45~60 g,生牡蠣為30 g,均宜先煎[28]。
4.6 配伍秦艽 治療勞風(郁熱傷陰型),用炙鱉甲、秦艽各15 g 以清透虛熱[29]。
4.7 配伍莪術 治療子宮多發(fā)肌瘤經(jīng)后期,用鱉甲軟堅散結,莪術破血行氣、消積止痛,鱉甲為20 g,莪術為10 g[30]。
4.8 配伍升麻 治療狼瘡性腎炎,鱉甲配伍升麻蕩滌血分蘊蓄之熱毒,鱉甲20 g、升麻10 g[31]。
通過總結經(jīng)典名方及現(xiàn)代名家臨床應用鱉甲及其用量經(jīng)驗,得出臨床用量大多為3~60 g,最大可用至100 g;根據(jù)疾病、證型、癥狀,尋求鱉甲的最佳用量與配伍。如鱉甲軟堅散結,可配伍牡蠣、穿山甲、莪術、絞股藍,治療肝臟病(肝源性糖尿?。?、癌癥(肝癌、腸癌)、婦科?。ㄗ訉m肌瘤)、局限性硬皮病,為6~60 g;滋陰潛陽,配伍牡蠣、龜板、生地黃、功勞葉、沙參、穿山甲,治療癌癥(肺癌術后、食道癌術后)、肝臟?。愿窝?、肝硬化)、風濕?。ò兹?、干燥綜合征)、男科?。ú鸸δ苷系K、不射精癥)、口瘡,多為10~20 g(個別醫(yī)家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鱉甲可用至100 g);滋陰、退熱除蒸,配伍銀柴胡、生地黃、升麻、秦艽、青蒿、龜板治療風濕?。ㄏ到y(tǒng)性紅斑狼瘡、風濕性關節(jié)炎、紅皮型銀屑病、過敏性紫癜型腎炎、狼瘡性腎炎)、冠心病、雜病(頑固蕁麻疹、內(nèi)傷發(fā)熱、老年肺炎),為3~30 g。
鱉甲具有增強免疫、抗腫瘤、抗疲勞、抗纖維化等藥理作用,鱉甲性咸寒,故脾胃虛寒,食少便溏及孕婦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