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敏
摘 要:以班為本是解決班級管理問題的一個新視角。為了學生,是班本活動設計的出發(fā)點。班本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增強了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關鍵詞:班主任;班本活動;中職生
隨著班主任專業(yè)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一線班主任認識到班級活動在引領班級發(fā)展、提升學生素養(yǎng)方面的重要性,于是,很多班級活動在班主任的精心運作下,如火如荼的鋪開。
但是,終端的班級活動多數(shù)還是簡單傳遞與常規(guī)執(zhí)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或學校課程。在班級實施方面,課程供給側與需求側之間缺乏協(xié)調溝通,課程適應性還很不夠,多數(shù)班級開展的德育活動,也比較游散,缺失系統(tǒng)性、整體性和前置性。針對班級管理中的問題,我們嘗試以班本活動為抓手,立足于本班學生實際,從班級學生實際需要出發(fā),在班級開展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并對要開展的班級活動進行統(tǒng)整和規(guī)劃,以激發(fā)中職學校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一、班本活動的意蘊
“班本活動”的內涵,目前還存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百家爭鳴”狀態(tài),沒有一個公認的統(tǒng)一概念。結合有關學者的研究,我們試圖為“班本活動”下一個操作性的概念,把“班本活動”的內涵歸納為:“班本活動”是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以班級為研究單位,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目標,充分發(fā)揮班級相關要素的教育功能,促使班級教育教學有明確指向,努力實現(xiàn)讓班級中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目標的班級實踐活動。
二、班本活動的設計原則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是班本活動設計的出發(fā)點。眾所周知,人是教育的對象和主體,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因此,教師設計班本活動,要以人為本,做到目中有人。如何以人為本?就是在制定班級活動計劃、實現(xiàn)班級活動目標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各種教育教學活動開展,要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教育者要樹立服務意識,樹立學生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生能動性。具體來說,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活動內容:緊密聯(lián)系學生實際。
這一原則要求,設計班本活動時,活動內容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最好能夠直接取材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這是因為,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取材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的活動內容,學生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做得到。比如,可以在國慶節(jié)舉行愛國歌曲大合唱,人人參與,氣氛熱烈,效果也很好,這是最簡單易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這一原則還要求就是注重溝通課內課外內容。比如,針對關于愛情問題,教師與其閃爍其詞,不如大大方方跟學生探討。通過真誠交流,引導中職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要讓學生認識到,男女同學互有好感是正常的,也是非常寶貴的同學友誼,要充分肯定并鼓勵男女同學正常交往。
2.活動實施:尊重學生的觀點。
班本活動實施是非常具體的,可以看見,可以聽見,可以摸到的。從課程論上看,班本活動課程與宏觀教育政策不同,它屬于微觀層面的課程,因此,班本活動課程實施重在落實細節(jié)。比如,尊重學生理念,在班本活動課程實施中就是要考慮每一個具體的學生,考慮學生的差異,考慮學生的不同需求。要像學科教學中研究學情一樣研究學生。畢竟,促進學生發(fā)展是班本活動的最終目標。學生喜歡怎樣的活動過程,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活動方法,教師要聽取學生的意見,如召開班委會等。比如我班計劃組織一次春游活動,原來準備組織學生前往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因為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學生也一定會喜歡。但是,組織討論會后,我們取消了這個方案。為什么呢?因為不少學生反映已經去過了。最后,經過大家商議改往大程書院。
3.活動評價:堅持以肯定學生為主。
堅持以肯定學生為主是班本活動的主要原則。我國古代教育家顏之推的在其《顏氏家訓》中指出:“數(shù)子十過,不如贊子一長?!本褪菙?shù)落孩子十條過錯,沒有贊揚孩子一個長處更能夠促進孩子成長。著啟示我們,班本活動評價要堅持肯定學生長處為主,要肯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例如,在舉辦各類活動的時候,盡可能細化表彰環(huán)節(jié),努力凸顯每一個學生的表現(xiàn):獎項設置要涵蓋絕大多數(shù)人,宣讀表彰名單,不用“等等”來省略學生的名字等。
三、班本活動對中職生的影響
班本活動實施的關鍵是人,影響的也是人。班本活動對中職生的影響可以概括為:
1.班本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班本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是活動的組織者與實施者,學生全程都參與其中,這必然有助于學習興趣的改變。班本活動的自主性、靈活性、趣味性、開放性以及創(chuàng)新性的特點更容易吸引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擴大研究的范圍。
2.班本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
在開展班本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探討,共同去完成任務。學生在分享的時候,促進了友誼的發(fā)展,增強了他們之間的交流。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之間遇到問題的時候會相互交流與探討,各自表達自己的意見,然后再一起分析每個人看法,從而找出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探討不僅為每個人提供了一個可以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舞臺,而且也提高學生之間交流合作的能力。
3.班本活動增強了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促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和積極向上的內驅力,是積極向上、不畏挫折的動力,是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的基礎。由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具有內隱性,不能像知識目標一樣可以量化和反復練習,應如何培養(yǎng)一直是教育界探討的問題。羅杰斯認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一個人參與實踐過程中對各種經驗的體驗結果,而活動是產生這種體驗的主要途徑。因此,班本活動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
總之,以班本活動為抓手,有利于中職學生“培養(yǎng)青少年邁好人生第一步”“扣好人生第一??圩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