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炳高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xiàn)象的科學,很多人都認為學心理學的人就可以一眼看人的心里在想什么,這是因為他們對心理學并不了解。但是在還沒有上過心理學課之前,我們這些心理學的學生選擇心理學這個專業(yè)的時候,難道就沒有同樣的想法嗎?大多數(shù)選擇心理學的學生想必都有獲得他人內(nèi)心想法的欲望,并且多數(shù)人主要是受到了有關(guān)心理學的影視劇的影響,比如《Lie to me》、《讀心神探》等,劇中的主人公都是依靠自己敏銳的觀察能力對他人進行微表情觀察,從而獲得自己需要的線索,這種能力對人的吸引力是很大的,雖然劇中有很多夸張的成分,但是微表情研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確具有很大作用,尤其是在公安破案、司法安全、醫(yī)學臨床、課堂教學等活動中,微表情具有非常實用的功能。
微表情是一個心理學名詞,人們通過做一些表情把內(nèi)心感受表達給對方看,在人們做的不同表情之間,或是某個表情里,臉部會“泄露”出其他信息。微表情可以反映出一個人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人類的微表情往往只持續(xù)1/25秒,雖然一個下意識的表情可能只持續(xù)一瞬間,但這種特性卻很容易暴露情緒。影視劇中的微表情專家就是擅長抓住這一瞬間對人進行分析,從而找到破案的關(guān)鍵線索。我對于微表情產(chǎn)生興趣也是從小學時看的一部《讀心神探》開始的,雖然是很多年前的一部電視劇,但是我覺得我在選擇心理學專業(yè)時,潛意識中也受到了這部電視劇的影響,劇中的讀心神探姚學琛利用他掌握的微表情知識破獲了一樁又一樁離奇的案件,他神奇的超能力讓我十分崇拜。直到上了大學,隨著我對于心理學的了解逐步深入,我才知道微表情是有科學研究依據(jù)的,讀心神探不是不可能存在的。
上周的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之行讓我眼界大開,參觀的五個實驗室中我最感興趣的莫過于微表情實驗室。進入實驗室,我就被周圍數(shù)個高大的攝像頭吸引,經(jīng)過老師介紹,我得知這些都是近紅外超高速攝像頭,每秒可以拍兩千幀,最高可以到一萬幀,所以再細微的動作都會被它們精確捕捉。其捕捉方法首先要在被試身上貼反光標注點,這些標注點外形是一個圓球,但是由于其特殊的設計,不管從什么角度將近紅外打到其表面,它都會以同樣一個角度折射回去到攝像頭上,只要有兩個攝像頭同時捕捉到一顆球,那么就可以通過三角函數(shù)計算它在三維空間中的定位,貼在人身上的反光標注點一共有一百個,不管人做了什么微小的動作都會被精確地捕捉記錄下來,以供后續(xù)的研究。這么高端的設備讓我聯(lián)想到了《Lie to me》中萊特曼博士公司中的那些高端設備,人的微表情在這些設備面前一覽無余。
之后老師講述了一個真實的例子,通過老師講述的這個實驗讓我更加客觀地認識了微表情。實驗首先需要找到被試和主試,被試是十個普通群眾,而主試是公安方面的偵探。實驗過程中,給被試看到一摞一百元一共一千元現(xiàn)金,讓被試獨處,告訴被試他可以拿走也可以不拿,由他自己決定,之后使其面對偵探,如果偵探不能識別被試是否拿了這一千塊錢,那么被試就可以直接拿走一千元現(xiàn)金,反之則什么都得不到。實驗的最后結(jié)果并沒有影視劇中的那么無敵,有三個被試拿走了一千元現(xiàn)金。但是回過頭想一想,這個偵探通過肉眼可以從十個人中判斷出七個撒謊的人,百分之七十的準確率,這已經(jīng)是常人所不可及的了。倘若再加之以這些高科技設備的輔助,那么正確率必然會大大提高。老師這個實驗的最后結(jié)果顯示人在欺騙、撒謊時,不管是面部還是肢體動作都會減少,總位移量會少于平常的表現(xiàn)。這個結(jié)果為微表情在實踐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依據(jù)。
如果將微表情應用于教師教學中會怎樣?老師能不能通過學生的微表情看透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學生會不會覺得特別拘束,加劇緊張感?即使是微表情專家觀察微表情都沒有百分百的準確率,更何況是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的老師。普通人的確很難精確合理地去運用微表情,但是如果老師將一些簡單的微表情知識運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那么教學效果一定會得到一些提高。比如在老師上課的過程中,可以從學生的面部表情來體察學生的內(nèi)心狀態(tài)。如果一個學生不斷地眨眼睛,那么他除了聽課之外可能還在想其他的事情,這時老師可以提高自己的音量,或者輕輕地走到學生身邊講課,將學生的思緒拉回來;如果一個學生突然瞪大眼睛,那么表示他在認真傾聽,也在積極思考;如果學生在聽課時張大嘴巴,說明學生沒有聽懂,這時老師需要做進一步的說明與解釋。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調(diào)動課堂氛圍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班級對于教師同樣的教學內(nèi)容、方式、設計會有不同的反響,究其原因是學生集體的心理環(huán)境在支配他們的情緒。而微表情對于心理環(huán)境的營造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若能根據(jù)學生下意識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察覺到學生對于課堂環(huán)境的厭惡、緊張不安,便可以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式,營造一個積極的心理環(huán)境,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心理學和哲學是教育學的兩大理論基礎,微表情作為心理學領(lǐng)域的重要概念,亟待引入教育領(lǐng)域。高度信息化是未來課堂教學的發(fā)展趨勢,識別儀器能夠全面記錄師生表情,捕捉細微變化,快速形成數(shù)據(jù),為課堂管理、教學評價、學生行為分析等提供更為科學精確的依據(jù),然而技術(shù)尚未成熟,微表情應用于教育領(lǐng)域仍需努力。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微表情專家,微表情可以粗略地理解為察言觀色,這種能力每個人都有,而且通常會潛移默化于人的行為之中,就比如上面提到的教師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表情的例子,對于比較資深的老教師來說應該能夠很熟練地運用了,多年的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使老教師具有了看透學生內(nèi)心的能力,這就是老教師優(yōu)于年輕教師的地方之一。在生活中察言觀色對于每個人的發(fā)展都十分重要,一個不懂得察言觀色的人,就像不知道風向而盲目操作舵柄駕駛船只一樣,不但難以到達目的地,還有翻船的可能。人生就是一場博弈,生活就是一場較量,我們時刻都要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微表情,應用微表情,是使自己把握人生主動權(quán)的獨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