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形聲字的形體結(jié)構(gòu),重點闡述了聲符和義符間的關(guān)系,用大量例字證明了組成形聲字的聲符和義符不是固定的,這為創(chuàng)造形聲字提供了靈活多樣的方式,提高了形聲字的能產(chǎn)性,從形聲字的各種造字途徑入手,分析了形聲字多產(chǎn)性特征的原因及造字理據(jù)。
關(guān)鍵詞:形聲字 聲符 能產(chǎn)性 結(jié)構(gòu)規(guī)律
中圖分類號:H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1-0-02
漢字的造型無外乎兩種形式:獨體字和合體字。造字之法為“六書”原則,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為造字方法,而轉(zhuǎn)注、假借為用字之法。象形、指事造字法所形成的字為獨體字,幾乎沒有例外。而會意形聲二造字之法形成的字為合體字,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構(gòu)成會意字的成分稱為構(gòu)件,構(gòu)成形聲字的成分則稱為偏旁(分為聲符和義符)。一般來說,形聲字的聲符并不隨著語音的變化而變化,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很多形聲字的聲旁失去了標音的作用,只有一部分聲旁保留了其原有的讀音功能。舉例如下:
①“題”,從頁(表示頭),是聲,本義指頭額。
②“廉”,從廣,兼聲,本義指堂屋的側(cè)邊。
③“當”,從田,尚聲?!墩f文》:“田相值也”。本義指兩兩相當。
以上例字的讀音和其聲符的讀音不一致。
形聲字中絕大部分義符兼有表音作用,純作義符的占極少數(shù)。例如:
①“金”作義符的字有:鐵、鐘、釘、銀、銖、銑等。
“金”作聲符的字有:崟、欽、唫、淦等。
②“米”作義符的字有:糧、粉、粳、糊、精、粹等。
“米”作聲符的字有:咪、瞇、迷、麋、洣、脒等。
只有少數(shù)字如廴(yǐn)表示“長行”之意,辵(chuò)、水、頁等只作義符使用。例如:
①廵:其中“巛”(chuān)為“川”本字。
②延:意為伸長、延長,與義符“廴”意義相關(guān)。
③廻:“回”的異體字,還可作“迴”。
④辵部:與行走有關(guān),等同于“辶”,例字如“遵”(沿著走)、“述”(循著路走,引申為照著說)、達(暢通)、邁(遠行、前進)、辿(安步而行)、“迄”(至、到)、迋(到、前往)、逝(往,過去)、迍、迢(遙遠)等。
⑤水(亦作“氵”):例如“氷”(冰的異體字)、氹(同“蕩”,表示水坑、小池子)、凼(表示池塘、水坑)、沓(同“呇”)、囦(音yuān,古同“淵”,本義指打漩渦的水)、澩(音xué,指干涸的山泉)等。
⑥頁部:例如“頂”、“顱”、“頸”、“項”、“領(lǐng)”“颙”(音yóng)等。
有些字既可以作甲形聲字的義符,也可以充當乙形聲字的聲符(如“金”、“米”),類似的還有“田”、“石”、“骨”等字。“田”作義符的字如“略”、“畦”、“畔”等;“田”作聲符的字有“畋”、“佃”、“鈿”等?!笆弊髁x符的字有“礎(chǔ)”、“礪”、“砂”等;“石”作聲符的字有“鼫”、“碩”、“斫”等?!肮恰弊髁x符的有“髖”、“髕”、“骻”等;“骨”作聲符的有“滑”、“猾”、“鶻”、“嗗”等;“土”作義符的字如“坍”、“地”、“坑”等;“土”作聲符的有“肚”、“吐”、“牡”、“杜”等字;“馬”作義符的字有“馴”、“駛”、“駐”、等;“馬”作聲符的字有“碼”、“瑪”、“媽”等。“羊”作義符的字有“羚”、“群”、“美”等;“羊”作聲符的字有“羌”、“翔”、“詳”等?!耙隆弊髁x符的字有“衷”、“裂”、“袤”等;“衣”作聲符的字有“依”、“裔”、“銥”等?!白印弊髁x符的字有“孩”、“學”、“孿”等;“子”作聲符的字有“李”、“籽”、“仔”等。“山”作義符的字有“崢”“嶸”、“崔”等;“山”作聲符的字有“汕”、“疝”、“訕”等。
綜上,組成形聲字的聲符和義符不是固定的,這為創(chuàng)造形聲字提供了靈活多樣的方式,提高了形聲字的能產(chǎn)性。另外,形聲字有多種產(chǎn)生途徑。
(一)在原有漢字的基礎(chǔ)上加聲符。例如:
①犬+句=狗,②自+畀=鼻
(二)在原有漢字的基礎(chǔ)上加義符。例如:
①其+竹=箕,②求+衣=裘,③易+蟲=蜴,④女+氵=汝,⑤景+山=影
(三)變換原形聲字的義符構(gòu)成新形聲字。例如:
①臭=自+犬->齅、嗅、殠,②唱=口+昌->倡、娼,③歐=區(qū)+欠->嘔
④砲->炮,⑤覩->睹
(四)變換原形聲字的聲符構(gòu)成新形聲字。例如:
①補->補,②澱->淀
(五)完全新造的形聲字。例如:
“蝎”的本字為“萬”,在甲骨文中“萬”的字形像一只蝎子,“蝎”為新造的形聲字,現(xiàn)代漢語中,“萬”字的本義(指蝎子)幾乎不使用了,而常用其表示數(shù)字的意義。另外,許多化學元素名稱是本無其字而新造的,例如“氫鋰鈉鉀銣銫鈁”“氦氖氬氪氙氡”等字。
總之,形聲字產(chǎn)生的各種途徑為形聲字的多產(chǎn)性提供了造字理據(jù)。同時,形聲字的結(jié)構(gòu)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形聲字有相對嚴密的系統(tǒng),一般可分為左形右聲、右行左聲、上形下聲、下形上聲、外形內(nèi)聲、內(nèi)形外聲等。
1. 左形右聲
江:從水,工聲。本義長江。
任:從人,壬聲。本義指“抱”。
2. 右形左聲
領(lǐng):從頁,令聲。本義脖子。
和:從口,禾聲。本義聲音相互應和。
3. 上形下聲
管:從竹,官聲。本義竹管或竹管器。
節(jié):從竹,即聲。本義竹節(jié)。
4. 下形上聲
釜:從金,父聲。本義古代的鍋。
布:從巾,父聲。本義麻布。
5. 外形內(nèi)聲
圍:從囗,呂聲。本義環(huán)繞,圍墻。
術(shù):從行,行=彳+亍,術(shù)聲。本義道路。
6. 內(nèi)形外聲
間:從口,門聲。本義詢問。
脩:從肉,攸聲。本義為干肉。
以上諸例僅是形聲字中很少的一部分,但其基本結(jié)構(gòu)就是這六種形式。我們總結(jié)了形聲字的一些規(guī)律,以供參考。
①從竹、艸、宀、廣、髟的形聲字,聲符都在下面。例如“筷”、“箕”、“管”等。
②從“皿”的字,聲符都在上面。例如“盒”、“盆”、“盞”等。
③從“囗”的字,聲符都在里面,沒有例外。例如“國”、“圍”、“囫”等。
④以“金”、“木”、“水”、“土”為義符的形聲字,如果是左右結(jié)構(gòu),那么聲符一定在右邊,例如“銀”、“銅”、“鋅”等,這些字的聲符都在字的右邊。如果是上下結(jié)構(gòu),那么聲符一定在上邊,例如土部的字“型”、“堡”、“壘”等;金部的字“崟”、“鎏”等;水部的字“漿”、“泉”等。
形聲字結(jié)構(gòu)的系統(tǒng)化、固定位置上聲符讀音的確定化,為漢字高效識讀和釋義提供了科學理據(jù),降低了識字難度,方便快速記憶,但也存在不足,例如會出現(xiàn)以偏概全、認字只認半個字的誤讀現(xiàn)象,這是非常有害的。漢字是形音義的結(jié)合體,必須把這三個方面綜合起來進行考察,才能做到準確達意。
形聲字雖然有多產(chǎn)性的優(yōu)勢,但也有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F(xiàn)從如下幾個方面做一概括:
①有些形聲字的聲符和義符不易辨認。例如“更”(從攴,丙聲)、“舉”(繁體為“舉”,從手,與聲)、“奉”(從手,豐聲)、“賊”(從戈,則聲)、“布”(從巾,父聲)、“徒”(從辵,土聲)等字,從字形上來看,這些字一方面貌似為獨體字,“違背”了形聲字由聲符義符組合而成的合體形式;另一方面,這些字的聲符和義符不好確定,這給辨認識讀帶來了困難。
②有些形聲字義符的意義范疇不夠準確。例如以“蟲”為義符的字(蝸、蜂、蜣),從類別來說這些字都和“蟲”有關(guān),但這些字表示的事物意義不全是“蟲”;再如以“木”為義符的字(樓、櫬、榆),它們都以“木”為義符,但這其中的大多數(shù)字表示的意義不是“樹木”。
③義符不能隨字義的變化而變化。例如“桶”、“橋”、“板”的義符都是“木”,但現(xiàn)在的橋梁有由鋼筋建造的鐵橋、水泥橋等,不再局限于木制橋;現(xiàn)在用的木桶往往都是金屬的,木制的已經(jīng)很少;“板”的意義范疇也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代漢語中有“地板”、“黑板”、“鋼板”等雙音詞。雖然會出現(xiàn)義符和所指事物材料不一致的情況,但這從另一個方面充分反映了漢字的經(jīng)濟性,這一點既是形聲字的局限性,又是其優(yōu)越性。
④義符同假借字在意義上毫無聯(lián)系。例如“權(quán)”(權(quán))本是一種樹木,后來假借為“權(quán)利”之意,和義符“木”無聯(lián)系?!皬垺北玖x指弓拉得很長,后常用作姓氏,這與義符“弓”沒有意義聯(lián)系。又如“格”本意指樹木的長枝條,假借為“格調(diào)、規(guī)格”,意義與義符“木”毫無聯(lián)系?!八埂北玖x是“劈”,假借為“此,這樣”之意,與義符“斤”毫無聯(lián)系?!靶隆北玖x是“劈柴”,假借為“剛有的,剛經(jīng)驗到的;初始的”意義,與義符“斤”關(guān)系不大。這種局限性會導致在實際書寫時易產(chǎn)生錯別字。
⑤聲符的有效表音率不高,即聲符的表音功能弱化。形聲字的聲符在造字之后就被固定下來,變化較慢,發(fā)展到后來形聲字的聲符就和實際讀音有較大差異。同一聲符在今天不止一個讀音,如以“斤”為聲符的字有讀jìn的(例字有“近”),也有讀qín的(例字有“芹”),還有讀xīn的(例字有“新”、“欣”),另有讀qí(如“祈”)和讀xī的字(如“析”)。再如以“九”為聲符的字,現(xiàn)在有讀jiū的(如“究”),有讀qiú的(如“仇”、“犰”),有讀choú的(如“仇”),有讀guǐ的(如“宄”),也有讀kāo的(如“尻”)、讀xù的(如“旭”)、讀jiāo的(如“艽”),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字。這種現(xiàn)象最容易造成誤讀,要仔細辨析。
參考文獻
[1]王力.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M].北京:中華書局,1999.
注釋:
迍邅:表示處境困難。
呇:此處應讀mèn,康熙字典中中解釋為“地下冒出的水”,也就是泉水。在“呇屯”(廣西一地名),有一口很大的地下冒出的噴泉,故以此為地名?!?60百科
作者簡介:王愷龍,甘肅天水人?,F(xiàn)為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對外漢語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