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琴
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感受到學習語文是一種享受,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責無旁貸。我愛語文,我愛閱讀,我希望我的學生們因為我而浸染一身書香。借助優(yōu)秀的圖畫書、經(jīng)典童書,為學生心靈的世界打開另一扇窗戶,經(jīng)歷更為豐富的生活。
曾經(jīng),是閱讀為我的世界打開了一扇窗,因此,我無比相信閱讀的力量——經(jīng)典的力量。我閱讀的第一本關于教育的書是《薛瑞萍讀教育理論》,原來關于教育理論的文字可以那么美!
怎樣做到終生備課,這就是讀書,每日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薛瑞萍(網(wǎng)名看云),她的文字仿佛有一種魔力,經(jīng)她解讀的教育理論顛覆了師范時我所習得的中規(guī)中矩的理論積累。她筆下的文字是嶄新的,搖曳著勃勃生機。
接著,機緣巧合,《竇桂梅與主題教學》來到我的手中,令我如獲至寶。文字中那種燃燒著對教育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我,竇老師澎湃的熱情、教育教學理念,她與學生之間的故事,令我手不釋卷,如饑似渴,一讀再讀。
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給學生打好兩個底子,一是打好終生學習的底子,二是打好精神發(fā)展的底子。這就是積淀。這種積淀,不僅僅是一種知識的積累,還應該是一種具有濃郁的主體能動色彩的經(jīng)驗、情感、智能的積淀。正是這種積淀,才能使學生將來成為服務于社會的人,同時也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如何喚醒學生、感染學生?教者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的不同,進行不同的情感儲備和調動——悲喜愁樂,酸甜苦辣;教師必須讓自己、讓學生通過文字“怡情養(yǎng)性”,讓性情在“怡養(yǎng)”的狀態(tài)中健旺起來。
每次讀起這些句子,我的內心怎能不受到觸動?竇老師讓我感覺到用心投入教育教學是多么幸福!擁有一個班級,是世界上多么幸運的事情。從此,我就不可遏止地愛上了閱讀。肖川、張文質、劉鐵芳、朱煜等人的書相繼來到我的書房,成為我最好的精神食糧。除了閱讀專業(yè)的書籍,更多的時間,我閱讀童書。經(jīng)由不少名師的博文,我了解了很多的童書信息。不少名師為學生開列出了書單,因此,我不斷搜尋,自我閱讀并為學生朗讀,推薦學生收藏。我深知:語文教育的核心思想,一是認寫文字,一是閱讀經(jīng)典,要讓經(jīng)典的閱讀為學生的一生奠基。
在起始年段,尤其是一年級,這樣一個特殊敏感期,培養(yǎng)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的敏感期,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責無旁貸。對低年級學生,我首選的是繪本。繪本利用圖講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屬于高雅層次、僅供少數(shù)人欣賞的繪畫藝術帶到了大眾面前,尤其帶到了孩子們的面前。這些圖都是插畫家們精心手繪,講究繪畫的技法和風格,講究圖的精美和細節(jié),是一種獨創(chuàng)性的藝術??梢哉f,好的繪本中每一頁圖畫都堪稱藝術精品。 比如,張學青老師如此解讀圖畫書《紅點點綠點點》:
故事的確很中國。打開圖畫書,環(huán)襯頁上斜排著的紅點點綠點點,是中國元素中的那種大紅大綠。童年的時候,我仿佛有過一件這種紅綠點點的泡泡袖襯衣,翻開來就覺得很親切。
紅點點是條毛毛蟲,綠點點也是。扉頁上,畫的就是這兩條毛毛蟲。綠點點仰天喝著露水,紅點點蜷在它身邊。好丑的兩條毛毛蟲哦。按理說,紅點點綠點點顏色鮮艷,應該是那種帶著毒刺卻又特別好看的毛毛蟲??墒牵@本圖畫書里的那兩條毛毛蟲,看起來怪丑的,然而丑得善良,一臉無辜。
……好景總是不長。再翻頁,便見兩條毛毛蟲坐在石塊上愁眉苦臉的樣子:它們都有一樁好大好大的心事——所有的毛毛蟲都知道自己將來會變成蝴蝶,可是所有的蝴蝶都會忘記自己曾是毛毛蟲。它們擔心以后變成蝴蝶會彼此忘記,它們要商量彼此不忘記的辦法。
兩條毛毛蟲想出一個又一個辦法:每天在心里念五百遍對方的名字;彼此在對方額頭咬一口,留下深深的牙印;找兩片緊緊挨著的葉子,一起吐絲成蛹;叮囑花背蜘蛛在它們化蝶時對著它們喊,讓它們永遠在一起……
好的圖畫書會飽藏著能量,讓我們的心變得豐富而柔軟。在《薛瑞萍班級日志》中,我們可以看到經(jīng)典圖畫書一步步向學生傳遞著力量。從一年級到六年級,薛老師都沒有間斷過利用好的繪本對學生進行精神的陶冶。從《小黑魚》到《不一樣的卡梅拉》《犟龜》,從《一粒橡子的奇遇》到《一片葉子落下來》,等等。利用便捷的網(wǎng)絡,我為學生們講述這些經(jīng)典的童話書。
除此之外,像E·B懷特的《精靈鼠小弟》《夏洛的網(wǎng)》,林格倫的《長襪子皮皮》、米切爾·恩德的《永遠講不完的故事》等,我都會推薦中高年級學生去閱讀。經(jīng)典的文字就像是種子,總有一天會在學生的心田蔚然成陰。
不讀《夏洛的網(wǎng)》,我們就不會知道一只渺小、瘦弱的蜘蛛,為了不讓小豬威爾伯成為熏肉火腿,會花盡了心思,甚至付出了生命。她用一顆善良的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夜深人靜時,再一筆一畫、一點一點地分別在網(wǎng)上織了“王牌豬”“了不起”“光彩照人”等字樣,而且為了人們看得清,都用雙線織兩遍。正是因為這些神奇的字,人們才認為威爾伯是一只非凡的豬,威爾伯不但保住了性命,還在集市上得了一個特別的獎。當集市結束,夏洛卻走完了自己的生命旅程,留下生命的子囊,去往永恒的天堂。
若不讀《犟龜》,我們不能感受執(zhí)著于自己的夢想,為之風雨兼程,其實是幸福的事情。一只不起眼的烏龜陶陶要去遙遠的獅子洞,參加動物王國的最高首領獅王二十八世的婚禮。一路上,它遇到了蜘蛛發(fā)發(fā)、蝸牛師師、壁虎茨茨和智者烏鴉阿嚏,它們都認為陶陶不可能準時到達,勸陶陶放棄這一決定。陶陶卻堅定地告訴它們:“我的決定是不會改變的。” 憑著這份勇往直前的執(zhí)著,陶陶越過種種障礙,穿過樹林和河地,日夜不停地趕路,終于到達了目的地。雖然沒有趕上獅王二十八世的婚禮,但趕上了二十九世的婚禮。我們最終會明白,只要上路,就會遇到最隆重的慶典。
我慶幸我是一名小學教師,而且是一名語文教師,我竭盡所能,帶領學生擁抱童年。童年應該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童年應該是一幅五彩斑斕的畫,童年應該是一首純凈無瑕的詩??墒?,當我們的教育只是圍著學生的分數(shù)打轉,當我們的學生被標配成了流水線上的同一號模型,作為有責任心的教師,我們能做的只有帶著學生突圍。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能夠聽到我為他們朗讀,《不一樣的卡梅拉》《鼴鼠的月亮河》《我的媽媽是精靈》等,讓學生的耳朵享受爛漫的兒童文學作品,讓有光的文字照亮學生的童年。
做愛讀書的老師,做常為學生讀書的朗讀者。早晨,從誦讀開始;中午,在故事中浸潤。好的文字帶著聲音在孩子的唇間穿行,留下的就不只是聲音,還有留在心里的印記。固定時間的朗讀,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生活的安寧和平靜。日不間斷,把聲音織進與學生共度的每一天里,期待學生一步步成為閱讀者。當我與學生在一起,邊讀邊積累,我的心智豁然開朗,逐漸懂得了教育與生活的妙處,并且常于讀書寫作中獲得更多的愉悅。
對我來說,“教育”不只是一份職業(yè),更是自己一生努力奔跑的方向。教育是迷戀人成長的學問。我敦促自己更敬業(yè)、更專業(yè)、更“迷戀”,或許只有在“迷戀”之后,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才更有溫度,更有靈性。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