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蘋莉
【內容摘要】在高中的教學階段,歷史課堂的教學一直都是重點關注的內容,而且高中歷史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多,學生在理解和記憶方面存在很大的難度。由此,討論式教學法成為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法。討論式教學是指就某一核心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運用討論式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課堂內容,還可以提高學生運用歷史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將從實際的教學出發(fā),試探索出適合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討論式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歷史? 討論式教學法? 運用? 教學策略
引言
人教版的高中歷史教材中涉及很多知識點,學生在理解方面難免會受到阻礙。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嚴重阻礙著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需要從實際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加良好的課堂氛圍,幫助他們梳理教材中的知識框架。然而,目前高中歷史的教學現(xiàn)狀令人擔憂。當提到歷史時,學生們會抱怨并感到無聊,這與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模式有關。傳統(tǒng)歷史教學是單向的知識灌輸模式。機械知識記憶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學習負擔,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效果不佳。因此,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需要合理運用討論式的教學法,讓學生可以重拾對歷史的興趣,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互動中,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討論式教學法的概念及優(yōu)勢
以討論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就是討論式教學法。這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通常會在教師與學生針對同一問題產(chǎn)生意見沖突時會采用的一種方法。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自由的圍繞各自的觀點進行交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進一步掌握和理解,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活躍,對問題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高中歷史教材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多,需要學生對所學知識有系統(tǒng)的把握。因此,如果教師無法準確的提煉、整理和總結教材內容,學生肯定會感到困惑。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下,歷史課枯燥乏味,這就要求教師采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來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但是,很多教師受到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的禁錮,難以做到教學的創(chuàng)新。討論式教學法可以打破這一瓶頸。在討論式教學的情境中,不僅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還可以讓教師更加清楚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長此以往,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乃至學生的未來成長起著重要作用。
二、討論式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準備階段的運用
因為討論課的開放性特點十分顯著,所以在課堂中會發(fā)生一些突發(fā)事件。這需要教師可以擁有對課堂很強的控制力,應對一切狀況的發(fā)生。所以,教師在課前的準備過程中,一定要將預期的結果考慮周全,要對討論式教學進行預估,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將討論的問題以及過程明確的講解給學生,讓學生可以適應這種學習模式,遵守討論過程中的紀律。教師還要適應激發(fā)并積極引導學生可以正確把握討論的方向,讓彼此都可以進行高效高質量的討論之中,以便達到預期的討論效果。教師在課前準備的是否充分會直接影響到討論式教學呈現(xiàn)出的效果。所以,教師對課前討論的環(huán)節(jié)必須要給予高度重視,與此同時還要嚴格按照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和教學目標,對課堂中要討論的問題進行規(guī)劃。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搜集相關內容,然后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解決困惑。其次,教師還應引導學生總結歷史資料,要讓學生從論點的客觀性和真實性的角度出發(fā),避免因為不必要的矛盾造成課堂教學的混亂。最后,教師要重視對教學環(huán)境的改變。可以通過懸掛歷史人物的形象和不同的歷史資料來裝飾教室。
三、討論式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討論階段的運用
在高中歷史教學的討論階段中,也要講討論式的教學理論貫穿其中。課堂教學開始后,教師可以先把它扔給學生要求學生準備問題,同時留出適當?shù)臅r間讓學生思考。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和機會,幫助學生專注于學習。同時,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為學生留下空白,讓學生帶著疑問和好奇到課下自己翻閱書籍或上網(wǎng)查閱,填補知識的空缺,為后續(xù)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合作探究也是討論式教學法應用在高中歷史課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教師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例如,在學習《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應該及時向學生拋出討論問題,將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產(chǎn)生背景以及意義進行比較,然后找出二者的相似之處以及不同之處,并讓學生談論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家對宗教的態(tài)度。這樣,一方面,教師可以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傳遞給學生。另一方面,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會做出積極的反應,注意力也會集中起來。同時,教師也可以將討論的內容提前布置下去,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己搜集相關的資料。例如,在學習《從蒸汽機到互聯(lián)網(wǎng)》的內容時,由于這門課的實踐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己查找?guī)状喂I(yè)革命中的產(chǎn)物,并在課上與同學進行分享和討論,并總結出幾次工業(yè)革命中比較重要的發(fā)明,以便日后復習時翻看學習。
四、討論式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討論結束階段的運用
總結是討論式教學法應用過程中的必不可少的步驟??偨Y的作用在于及時反饋出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幫助教師可以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此同時,課堂總結可以幫助學生將討論過程中得到的觀點更加具體化系統(tǒng)化的呈現(xiàn),幫助學生課后理解和記憶。許多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逐漸忘記了結果。所以需要課后的總結幫助他們完成最后的學習任務。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對討論問題進行實質性的總結。首先,他們應該充分認可和贊揚學生課后所做的努力。盡管高中生的心理是趨于成熟的,但是他們仍需要得到精神上的鼓勵與認可。所以,教師的點評對他們而言依舊十分重要。通常來說,對學生的鼓勵和肯定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所以,在討論式教學方法中,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要在討論結束之后的總結環(huán)節(jié)進行點評。要讓學生體會到參與到討論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同時,也要注意到學生的每一次進步與成長,幫助學生記錄他們在討論中的表現(xiàn)。當學生的觀點不一致時,沒有必要強制學生實現(xiàn)思想上的統(tǒng)一。不能扼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然后再集體討論,要讓學生可以從客觀的角度找到最終的答案。例如,在讓學生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時,應該有一種“歷史以證據(jù)為基礎,理論以歷史為基礎”的證據(jù)感,在評價時應該養(yǎng)成辯證而全面的思維習慣等。然后,在客觀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討論的方向,最后做出相應的總結。教師不僅要總結問題的最終結論,還要總結學生討論的方法和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例如,在學習“鴉片戰(zhàn)爭”時,教師需要在討論結束之后總結相關的知識概念、學習方法等。同時將自己的情感提升到民族情感的層次,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的目的。及時反饋學生對本次討論的滿意度,也是討論式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重要環(huán)。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可以衡量討論的教學結果是否達到標準。在課堂討論式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向學生隨機提出問題,然后根據(jù)學生回答的實際情況,檢查課堂教學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標準。
結束語
總之,討論式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討論式教學,都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隨著學生獨立學習歷史知識能力的不斷提高,教師通過不斷進行教學實踐,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最好的情感體驗。
(作者單位:湖北省荊門市龍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