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娜娜
【內(nèi)容摘要】語文學習任務群是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概念,這一概念提出后,語文教學內(nèi)容也由知識文本朝語文實踐轉(zhuǎn)變。如何在新課標引領下,以學生為主,讓學生通過學習任務群提高學習能力,也成為語文教學關注的新課題。文章以群文閱讀為例,就學習任務群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和路徑做出了研究,希望能有助于大家對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認識和理解。
【關鍵詞】學習任務群? 高中語文? 群文閱讀? 教學策略
學習任務群概念的提出,是語文教學理念和形式變化的表現(xiàn)。群文閱讀是圍繞一或多個主題開展的多篇幅閱讀活動。在群文閱讀教學中,設計適當?shù)膶W習任務群,可以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那么,群文閱讀與學習任務群究竟有何關系,基于學習任務群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該如何實施呢?
一、群文閱讀與學習任務群的關系
簡單來說,學習任務群指在真實情境下,明確學習主題,整合學習資源,讓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習系統(tǒng)。學習任務群提倡借助多樣學習任務,讓學生去閱讀鑒賞、交流互動、探究思考,直至學生能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fā)展個性,增長思維,提高能力。群文閱讀是一種基于群體建構(gòu)之上的閱讀活動。群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通過群文關聯(lián)閱讀,獲得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在語文群文閱讀中,教師也要參考學習任務群設計和操作方法,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整合閱讀資源,選擇閱讀文本,讓學生開展教學任務。整體來看,學習任務群和群文閱讀不僅在概念方面有相似之處,而且在操作方面兩者也有相似之處。我們可以這樣劃分兩者的關系:首先,群文閱讀是學習任務群的實踐基礎。群文閱讀方式的存在,為學習任務群教學理念提供了設計、操作的對象。其次,群文閱讀,是衡量學習任務群教學理念的應用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習任務群教學理念在群文閱讀中的應用,可以為其他的學習任務群操作提供參考依據(jù)。在學習任務群教學理念引領下,在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學習內(nèi)容、學習資源和學習評價組合起來,在課程統(tǒng)整模式下去進行群文閱讀教學設計,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不同的層次去閱讀文本,以取得預期教學效果。而在群文閱讀教學安排不同的任務群,以任務為導向讓學生開展群文閱讀,結(jié)合群文閱讀的效果,可以發(fā)現(xiàn)學習任務群設計存在的不足,為進一步完善群文閱讀學習任務群教學設計提供有益的參考。
二、基于學習任務群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1.借助學習任務群制定群文閱讀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流程大致如下:首先,確定閱讀教學的目標,制定閱讀主題或中心議題,圍繞主題、議題去選擇文章,在議題統(tǒng)領下開展群文閱讀。然后,在群文閱讀中,統(tǒng)籌兼顧,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差異性,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手法如問題、分層閱讀、對比閱讀等優(yōu)化教學成效,讓學生達成共識。在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明確教學目標,是教學的第一步。學習任務群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也要從教學目標入手。學習任務群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需要利用學習任務群確定閱讀教學的目標,形成對應的群文閱讀議題,再根據(jù)議題選擇文本,構(gòu)建學習任務群——專題——議題——文本層層遞進式的教學結(jié)構(gòu)。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為例,在學習《鴻門宴》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鴻門宴》《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這三篇文章,設計主題為“人物傳記類文言文閱讀與研討”的學習任務群,讓學生在群文閱讀的基礎上,分析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歸納人物形象特征,探討人物傳記類文言文的藝術(shù)方法與寫作技巧。并讓學生以課堂為基點,閱讀司馬遷《史記》中的其他著名的人物傳記,研討這些人物傳記的思想和主題。當然,教師也可以將《鴻門宴》與《唐雎不辱使命》《毛遂自薦》匯聚到一起,設計“以策士為主的經(jīng)典研讀”任務,讓學生借助富于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概括張良、唐雎、毛遂等人的形象,了解“策士”這個特殊的群體在古代歷史中的作用??傊瑢W習任務群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統(tǒng)籌兼顧不同任務群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對素材進行合理地取舍,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群文閱讀教學取得良好的成效。
2.緊貼學習任務群安排議題和文本
新課標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具有綜合性、復雜性的特點,這一點,在語文閱讀內(nèi)容和形式上有著鮮明的體現(xiàn)。如在高中語文群文閱讀中,閱讀議題可以是多個議題,教師可以在不同的語境下組織教學,采用各種教學手法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議題雖然可以是多個、多樣的,但是要想構(gòu)建高效課堂,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選擇閱讀素材,然后圍繞議題將文本組合起來,設計教學方案,規(guī)劃教學過程。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緊貼學習任務群設計議題、組合文本,認清、處理好不同任務群之間的關系,借助一個或多個議題將學習任務群聯(lián)系起來,爭取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閱讀的真諦。如在學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詠懷古跡》《念奴嬌·赤壁懷古》設計“懷古傷今”的議題,并引入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和《逍遙游》,設計與“宇宙與人生”的議題,借助不同層次的議題構(gòu)建思辨性閱讀課堂,讓學生通過群文閱讀思考歷史與現(xiàn)在、宇宙與人生這些宏大的命題,闡述自己對懷古詩詞的理解和看法,對宇宙與人生層次的一些議題如“升級生命層次是不是必須的”“人的終極價值”等展開討論。在學生開展討論時,教師要給予學生以引導,避免學生的討論受到有神論的束縛,促使學生通過討論真正了解人的價值和意義。
3.利用學習任務群優(yōu)化課堂組織形式
與單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方式相比,群文閱讀方式有其獨特之處,如它非常重視集體建構(gòu),它主張讓學生舉一反三、交流互動,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開啟集體智慧,讓學生達成共識。但是,在群文閱讀方面,高中生普遍欠缺閱讀經(jīng)驗和技巧。所以,群文閱讀的有序展開,需要教師傳授相關的閱讀經(jīng)驗和閱讀技巧。在群文閱讀教學組織方面,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同樣,學習任務群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也需要教師有所作為。文本是語言書面化的表現(xiàn)方式,文本的語言在運用方面要受語境的影響。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在語境下開展閱讀教學,必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所以學習任務群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在語境理論下組織教學,以提升教學效果。如在學習《荊軻刺秦王》時,教師可以設計學習任務群“了解古代刺客文化與俠義精神”,以“古代俠士身上的悲壯美”為議題,組合《史記》中有關四大刺客的片段,讓學生閱讀文本,了解發(fā)生在每個人物身上的故事。為了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時,以低沉悲壯的武俠歌曲為背景樂,讓學生邊聽音樂邊閱讀。在閱讀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深度參與的學習情境,提出問題:為何荊軻的刺殺行為失敗了,但是古人仍舊將之列于四大刺客之首?荊軻身上有哪些值得學習的精神品質(zhì)?同時結(jié)合名人對四大刺客的評價,讓學生分組討論,形成觀點,給出自己的看法。這樣借助學習任務群優(yōu)化教學組織形式,可以讓學生有深刻的心得體會。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習任務群的引入,有利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所以教師要積極探索學習任務群下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和方法,借助學習任務群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成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學習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 陳旭強、王惠娟. 群文閱讀教學標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以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為樣本[J]. 江蘇教育研究,2019(Z4):116-119.
[2] 馮尚財. 摭談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群文閱讀教學模式[J]. 甘肅教育,2019 (13):98.
[3] 傅振宏. 基于學習任務群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 成才之路,2019 (04):27.
[4] 陳旭強. 基于“學習任務群”的群文閱讀教學[J]. 江蘇教育研究,2018 (14):33-35.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