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蘇云
【內(nèi)容摘要】在學習上,興趣對學生來說是比老師講課的好壞還要重要的一點,靈動活躍的課堂是一名學生能夠在課上認真聽課,不溜號的基礎(chǔ),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自然也就有了動力去學習語文知識,而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也就進一步促進了老師對自己的肯定,讓老師在講課中獲得滿足感,老師和學生在學習和講課中是相輔相成的,一節(jié)靈動有趣的課堂對語文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語文老師要不斷的創(chuàng)設(shè)靈動課堂,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shè)計,不斷的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關(guān)鍵詞】靈動課堂? 語文? 教學
初中語文老師要是想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產(chǎn)生興趣,刺激學生的語文學習欲望,就要設(shè)計一節(jié)有趣的課堂,學會靈動教學,吸引學生投入到語文老師的講課中,進而更好的掌握語文老師講授的語文知識。
一、營造良好課堂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就是語文老師單向的把語文課本里的知識全部教給學生,至于學生能不能全部吸收,那是之后要考慮的,這樣就使學生很多時候都無法跟上語文老師的進度,學習是一件連貫的事情,知識點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如果學生在某一個知識點上不明白,就很有可能影響后面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無法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也沒有想要學習后續(xù)語文知識的欲望,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自然也就不高,也就不會配合老師的講課,跟老師展開互動,不僅對學生來說沒有好處,還會讓語文老師覺得自己講課講的不好,對自己產(chǎn)生質(zhì)疑。
因此,語文老師在給學生講授語文知識時就要改變教學方法,要注重活躍課上的氛圍,靈活開展課堂活動,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學生才會想要去探索語文中的未知世界,才會想要去學習知識,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的好處。就比如,初中語文老師在給學生講蘇教版語文課本中《春》這一篇課文時,語文老師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的情感感受,改變傳統(tǒng)的單向教學方法,用趣味教學方法,讓語文課變得生動又有趣,這篇課文是一篇描寫大自然景色是文章,語文老師還可組織班級的學生去踏青,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麗春景,讓學生能夠感受出作者為什么會寫出這樣的一篇文章,有利于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能讓學習效果更好,讓語文學習變得更加有意義,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充分體現(xiàn)出趣味教學的作用①。
二、豐富教學模式,靈動開展教學
一是運用情景劇教學。情景劇教學是可以讓學生主動去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很好的一種方法,可以讓學生親身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這也是很多初中語文老師都非常喜歡的一種教學方法?!痘实鄣男乱隆肥且黄獢⑹骂惖奈恼?,就很適合用情景劇教學方法。語文老師在上課時可以把學生分成幾組,通過添加旁白和情景表演來完成教學,語文老師布置給每個小組的任務(wù)不同,一組自行選擇人物角色進行表演,一組負責布置情景劇的舞臺現(xiàn)場,一組負責朗讀旁白。用這種方法給學生講課會讓學生在正式學習這篇課文之前就自己去閱讀課文,去感受課文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語文老師要做這個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適當?shù)臅r候給學生提供一些幫助,這樣能夠更好的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充分的理解,也便于學生能夠快速的接受接下來的正式學習此篇課文。情景劇教學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親身感受作者的情感,讓學生更能明白作者是如何對一個人物進行刻畫的,能夠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語文老師在給學生講課文時還可以讓學生把自己代入到課文里,把自己當成課文里的人物,去感受他的情感,然后在帶著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把文章里每一個人物的特點都表達出來。同樣的以《皇帝的新裝》一文為例,語文老師先要讓學生自行了解課文里的人物關(guān)系、人物形象,比如,皇帝愚昧無知、大臣卑鄙虛偽、騙子狡猾可恨,學生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課文里的人物形象刻畫,才能更進一步的去讀懂課文,這樣的方法,不但能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課文、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夠讓學生的情感更加的豐富②。
三、用靈活取代僵化,創(chuàng)設(shè)靈動課堂的環(huán)境
新課標下對語文學習的要求是語文老師要建設(shè)多元的、靈活的、互動的課堂,老師要注意學生個體的發(fā)展。首先,語文老師不能在用以前的舊觀念去看待學生,現(xiàn)在的初中生能夠接觸到的課外的東西比較多,也很容易就把他們在課外學到的東西帶到課堂上來,這時就需要老師能夠靈活的解決學生所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其次,語文老師要從多角度多維度去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方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態(tài)度。所以,語文老師必須要不斷地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教學觀念,能夠隨時處理課堂上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語文老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體驗一次當老師的感覺,互換角色,讓學生去教學生,語文老師可以選擇一名學生,讓他自己選擇一篇文章,做好充分的準備,把上課的主動權(quán)交給他。這樣的師生互換角色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課文,學生的積極性也會更高,學到的知識也會更扎實③。
四、應(yīng)用微課合理輔助教學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老師給學生講解課文的生詞、作者表達的情感和寫作手法等,學生只能從書面上學習課文、感受課文,這樣會使學生在課文的理解上不夠到位,不能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但是使用微課教學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微課教學是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上比較流行的一種講課方式,微課可以瞬間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能夠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快速接受新知識。就比如,語文老師在講《觀滄?!愤@首古詩時,語文老師可以先對這首詩的作者曹操進行介紹,讓學生對他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后再給學生播放微課視頻,視頻要展現(xiàn)出波瀾壯闊的渤海,詩人對著渤海作詩,在配上富有感情的詩朗誦,讓學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作者眼里的渤海是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感受到詩人想要建功立業(yè)的野心和雄心壯志。語文老師還可以微課視頻上傳到班級的學習群里,學生可以隨時下載觀看。
五、小組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一名學生,只有學好語文才能去學好其他學科,語文閱讀理解和寫作是語文學習中的兩個重要的模塊,但是一節(jié)語文課的時間是固定的,時間有限,語文老師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顧及到所有的學生,這時就需要語文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綜合成績對學生進行分組,一個組內(nèi)要有語文基礎(chǔ)好的學生也要有基礎(chǔ)不好的學生,在課后,可以讓基礎(chǔ)好的學生作為小組組長,輔導基礎(chǔ)不好的學生,就比如,讓基礎(chǔ)不好的學生做一篇閱讀理解,小組長在給他進行指導,點明他沒有理解到位的問題,讓學生加以改進,或者是對學生寫的作文進行指導,從情感、修飾手法等方面入手。分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能顧及到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跟上老師的講課速度,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chǔ),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因此,學生只有學好語文才能讓自己在綜合發(fā)展的道路上邁出第一步,語文老師在上語文課是課堂的設(shè)計要靈活新穎,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充分展示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學習。
【注釋】
① 劉瑞生、徐潤萍. 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9(38).
② 章秀武. 探討如何從生活角度進行初中語文教學[J]. 課程教育研究,2019 (38).
③ 張?zhí)煜? 初中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滲透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2019 (39).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縣懷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