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繼紅(廣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艾滋?。ˋ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嚴重危害公共衛(wèi)生安全的傳染性疾病,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導致機體免疫功能喪失,引發(fā)腫瘤、結核、交叉感染等疾病[1]。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多數AIDS 患者在治療的同時存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伴隨著病恥感、恐懼感、自卑感等心理反應[2]。因此,為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在治療的同時還需配合積極的心理護理。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證實心理護理能夠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同時在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方面也具有積極影響。但關于心理護理聯(lián)合健康宣教應用于AIDS 患者中的效果還較少,故本文對2017.01-2019.12 本縣80 例患者進行研究,取得較好的效果,分析如下。
將2017.01-2019.12 本 縣80 例AIDS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18 版)》中關于AIDS 診斷,并經HIV 抗體篩查檢測結果為陽性[3];無聽說障礙,可配合完成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妊娠、哺乳期女性;意識障礙者;精神障礙者;終末期疾病者;存在活動性感染;合并其他免疫性疾??;臨床資料不完整。本組案例男45 例,女35例;年齡20-65 歲,平均(46.82±6.89)歲;傳播途徑:性傳播77 例,靜脈注射吸毒傳播3 例;體質量指數(BMI)18.5 ~24.0kg/m2,平均(21.52±1.82)kg/m2;文化程度:文盲6 例,小學38 例,初中/中專32 例,大專及以上4 例;臨床表現(xiàn):咳嗽21 例,喘息胸痛17 例,身體乏力35 例,其他7 例。
80 例患者均接受積極的心理護理聯(lián)合健康宣教:(1)建立健康檔案:為患者建立電子版?zhèn)€人健康檔案,記錄患者的姓名、性別、家庭住址、聯(lián)系電話、微信、文化程度、臨床診斷、實驗室檢查結果等信息;護理前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評估,并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抑郁情緒進行評估,將分值記錄在檔。結合患者的心理特點、文化程度分別采用針對性的干預措施。(2)護理干預實施:①心理護理:a.有效溝通:設置心理咨詢室,告知患者心理咨詢室的目的與作用,鼓勵患者有任何問題均可進行咨詢;對患者進行一對一心理疏導。調節(jié)適宜的溫濕度,保持室內安靜,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使用禮貌用語稱呼患者,溝通時注意語氣輕柔,說話條理清楚,使用引導性語言鼓勵患者說出內心的想法,注意傾聽,結合患者的病情、心理特點、經濟情況進行針對性疏導;溝通過程中注意眼神示意,表示對患者的認可與鼓勵,同時可適當進行肢體接觸如握手、拍背等加強對患者的支持,表現(xiàn)出充分的同理心。b.情感支持:加強與家屬的溝通,向家屬強調家庭支持對患者起到的良性作用,鼓勵家屬加強對患者的關心、照顧、理解,增加對患者的情感支持。②健康宣教:a.針對文盲者,采用圖片、播放視頻并結合口頭講解的形式向患者介紹AIDS 的傳播途徑、生活注意事項及自我護理方法等;b.針對小學文化者,在上述干預基礎上可結合文字宣教方式,即向患者發(fā)放圖文并茂的AIDS 健康知識宣傳手冊、向患者推薦相關書籍,囑患者通過日常學習增加對自身疾病的了解;c.針對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者,可添加微信公眾號,向患者介紹微信公眾號的功能板塊,包括服務大廳、學習重點、預約掛號三大功能板塊以及各自分管的功能區(qū)域,定期向患者推送AIDS 預防保健相關知識,囑患者有任何疑問時可通過問題咨詢一欄進行咨詢,由專業(yè)人士進行解答;同時向患者介紹AIDS 發(fā)病機制、治療機理等更深層次的內容,注意口語化宣教。干預2 個月。
采用干預前(干預前1d)、干預后(干預后2 個月)患者SAS、SDS 評分及知識掌握程度評分完成對干預效果的評價。記錄患者SAS、SDS 評分,注意這兩項量表只可用于心理情緒評估,不可代表臨床確診:SAS:共20 個項目,每個項目0-4 分,總分0 ~80 分,總分≥50 分即存在焦慮情緒;SDS:共20 個項目,每個項目0-4 分,總分0-80 分,總分≥53 分即存在抑郁情緒[4];知識掌握程度:結合具體情況制定患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評價量表,包括自我防護、保護他人、疾病知識、預防感染四個方面,每個方面25 分,總分100 分,分值越大,知識掌握程度越高。
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以(±s)表示。P <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后SAS、SDS 評分對比差異顯著(P <0.05),見表1。
干預前后知識掌握程度評分對比差異顯著(P <0.05),見表2。
表1 心理狀態(tài)( ±s,分)
表1 心理狀態(tài)( ±s,分)
階段 例數 SAS 評分 SDS 評分干預前 80 50.48±4.27 52.36±4.87干預后 80 46.52±2.89 47.15±3.24 t-6.869 7.967 P-0.001 0.001
表2 知識掌握程度( ±s,分)
表2 知識掌握程度( ±s,分)
階段 例數 總分干預前 80 56.83±10.54干預后 80 72.53±14.28 t-7.912 P-0.001
機體感染HIV 后,會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等多個器官組織造成損害,引發(fā)較多的并發(fā)癥,AIDS 患者必須接受正規(guī)的治療以控制病情進展。由于AIDS 無法根治,且患者知識缺乏,加之目前社會普遍存在對AIDS 的歧視現(xiàn)象,多方面壓力的影響導致患者出現(xiàn)多種不良的心理情緒,包括焦慮、抑郁、煩躁、失眠、易怒等[5]。不良情緒的出現(xiàn)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還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自殺傾向,故改善AIDS 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6]。
心理護理是以心理健康為護理重點的一種護理模式,在臨床上得到醫(yī)學工作者的廣泛重視,主要是通過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消除不良情緒,幫助患者建立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7]。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患者SAS、SDS 評分均低于干預前,差異顯著,說明心理護理聯(lián)合健康宣教能夠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幫助患者建立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在心理護理實施過程中,通過建立心理咨詢室的形式能夠創(chuàng)建一種私密性的交流空間,利于患者主動向護理人員說出內心的想法;溝通過程中通過眼神示意、肢體語言等對患者的表達進行反饋,能夠給予患者一種鼓勵與理解,從而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給予疏導,消除不良情緒;同時還通過加強家庭情感支持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與自信心,減輕不良情緒。在健康宣教實施過程中,主要是結合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實施不同的健康宣教形式:文盲患者由于不識字,故以圖片、視頻形式的宣教為主,通過生動、形象的信息促進患者的理解與記憶;對于小學文化程度者可結合文字,加深患者的印象;對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其學習能力較強,能夠接受更深層次的專業(yè)知識的教育,故加強疾病專業(yè)知識的宣教,有利于其知識掌握程度的提升。結果顯示干預后,患者知識掌握程度評分高于干預前,差異顯著,說明心理護理聯(lián)合健康宣教能夠提升AIDS 患者的認知度,幫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行為,對疾病的控制產生積極影響。劉麗娟[8]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心理護理與健康宣教后,患者的SAS、SDS 評分較護理前顯著降低,進一步證實心理護理與聯(lián)合健康宣教能夠促進AIDS 患者的心理健康。
綜上所述,在AIDS 患者中開展積極的心理護理與健康宣教,能夠消除其不良情緒,提升其對自身病情的掌握,從而對疾病的治療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