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藝昕
月明風(fēng)清,瓊漿甘醇,那嬌嫩、柔弱,讓人憐惜的,是卵。
一眼望斷,年華崢嶸,那萌發(fā)、蠕動、佇立銷魂的,是生命。小巧而玲瓏,一絲一縷,悄然深入人心。它們無比稚純,無比醇正。也許這生命已沉浸在萬物之間,交融、靈動;也許這苒苒物華已漸漸地休止,淺淡、凝怨。
郁蔥桑葉,思緒渺邈,那明朗、凈遠(yuǎn),循序漸進(jìn)的,是生長。在微弱的陽光下,在綿綿的雨露里。也許是些許酸辛,但潛藏著的是喜悅和歡歌;也許是由衷激賞,而在胸懷中卻沉郁,揮之不去。
形銷春蟬,飄飄蟬絲,那纖細(xì)、純凈、迷人至深的,是結(jié)晶。一次次洗禮,一番番苦楚,是心靈的悸動,是勤勉的風(fēng)骨。也許是一種信念,無形中讓人暗香盈袖;也許是一股犟勁,有形中創(chuàng)造無盡天珍。
繅絲之中,化作堅(jiān)蛹,那泛黃、柔韌、意味深長的,是積蓄。在寂靜無聲之中,更是無言的震撼!也許這種改變是最華美的轉(zhuǎn)身,也許改變是為了把夏日謳歌,把自然感恩!
金蟬脫殼,羽化蟬蛾。那姿態(tài)、窈窕、引人注目的,是勇氣。打破沉默,掙脫繭的束縛,沒有浩蕩的精神能完成這次質(zhì)變嗎?想必在這莫大的苦痛過后,迎來的定是清恬、充實(shí)、寧靜!也許是修煉出的勇氣,讓萬物為之喟嘆;也許是上天賦予的奇妙,讓人們漸入佳境。
酷暑蓬勃,流光溢彩,那悅耳、悠揚(yáng),謂之天籟的,是蟬鳴。解去悶悶夏日之難耐,聆聽這歡鳴,體悟這韻律,感嘆時光的飛逝,時值夏日,心中依然有豐盈、潤澤的春水流過。也許這是陽春白雪的音律,響遏行云的魅力;也許這是曲高和寡的風(fēng)采,余音繞梁的彌新!
令人嘆服,令人感動!漸望秋色的惆悵,秋光照耀在一樹一葉上,把葉子燃燒成花朵,把花朵沉淀成醇酒,鋪天蓋地。馬上就要跌入深秋了,盛景短暫,夏蟬將盡。逝水帶走的不僅是落葉,還有流光。它在困頓之中笑了,累累碩果中,一只蟬也修成正果,靜靜地在秋闈中等待圓寂。
繁華散去,盡顯蒼涼。可蟬卻化作絲綢,它的生命也仿佛被凝刻其中,得以延展,得以發(fā)揚(yáng)。大地的蕭瑟,生命的凋敝,秋風(fēng)秋雨中它卻并未寥落,而我們所感受到的是被春風(fēng)秋月滌蕩著的寧靜曠遠(yuǎn)。
蟬影,勤勉的蟬影。還在!還在!一種向天空致敬的情懷,一次超越山巔水涯的況味!是那么感之不盡,詠之不足。仿佛那清淺的蟬影在鮮明地昭示著:吾獨(dú)與天地精神來往!
(作者系甘肅省靜寧一中青春文學(xué)社學(xué)生)
點(diǎn)評
“蟬”的背后蘊(yùn)藉著作者對于奉獻(xiàn)者的思索?!跋笳鳌痹趯懽髦惺且环N頗為常見的手法,但作者將這種手法貫串于文章始終,直到最后也沒有直接點(diǎn)明“蟬”指的是什么,但讀者卻可以清晰地知道“蟬”背后的寓指,這也是本篇文章的高明之處。
(指導(dǎo)并置評:李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