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遠華
【內容摘要】思維導圖是在放射性思維研究上形成的一種理論體系,同時它也是學生完成多器官感覺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效地利用好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放射性思考,有效改革整個課堂教學模式,以此來完成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教師要從生物概念、課堂教學、課后復習出發(fā)。盡可能地改變學生原有的生物學習方式,讓教學內容逐漸清晰化,完成生物課堂的革新。
【關鍵詞】思維導圖? 高中生物? 教學策略
引言
高中生物是一種兼具文科性質與理科性質的綜合學科,在展開高中生物教學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概念的記憶以及相關數(shù)學運算。但是迫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很多學生在題海戰(zhàn)術訓練過程中往往提不起太高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是不利于學生進行總體發(fā)展的。對此,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好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將相關的生物知識進行串聯(lián)。使生物知識點清晰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最終完成整個生物課堂質量的提升。
一、思維導圖的具體定義
思維導圖又名心智圖或者大腦圖,它是20世紀70年代由東尼博贊所創(chuàng)建的一種集思考學習為一身的放射性思維表現(xiàn)方法①。
思維導圖更為注重的是圖形以及文字的雙重結合模式,它能夠將所屬內容表達的主題關系應用好相關的呈遞圖進行表示,從而幫助使用者了解各大關鍵詞。依據(jù)圖像的對應關系,完成自我思維的深入。思維導圖符合了人類發(fā)展的左右腦機能,同時它也能夠開發(fā)人的總體智能。思維導圖的應用特征表現(xiàn)在它能夠集中人的注意力,由主干發(fā)射到四肢??梢员M可能地完成相關信息的呈現(xiàn),以此來做出不同結構的相互定義。
二、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可行性
1.符合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特點
在這些年來的課改發(fā)展過程中,高中生物的總體課程也調整了很多次。伴隨著社會的積極變革,在新的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完成了很大地提升②。如今的高中生物教材內容更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它突出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知識增長的一大有效成果。
總體而言的話,它能夠結合目前課改的相關趨勢來凸顯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而就教學內容而言的話,新教材采用了分模板教學的整體模式,它分為必修與選修這樣兩個部分。必修課程呈現(xiàn)了當代生物學發(fā)展史的先進成果,這也是高中生物學科的核心部分。它涉及了人類息息相關的發(fā)展內容,同時學習該部分的內容也是有利于學生進行素養(yǎng)提升的。而選修模塊則是針對學生發(fā)展多樣性的相關特點所編排的,它有利于學生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拓寬自我視野,最終完成自身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提升。
2.符合高中生學習生物的思維特點
高中階段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正在逐步形成,其總體學習能力也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增加。在學習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會顯得較為活躍,這也給高中生物課程教學帶來了更多的可行性。
首先,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具有極強的可預見性,他們的自我意識以及自控能力較強。高中生的生活經驗相較于初中階段與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是十分豐富的,他們對于一些生物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理解的也更為透徹。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的此種特點保持生物課程教學的高效性,以此確保學生思維的正確以及敏捷。此外,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性也較強,他們能夠通過思考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針對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可以通過有效改革來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演繹辯論思維,以此來奠基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伴隨著理論思維的提升,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也會變得更為積極。教師可以利用好思維導圖進行生物教學,讓學生的整體生物能力得以提升。
三、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課堂上的應用
1.在相關生物概念中的應用
高中生物教材內蘊含著大量的生物概念,而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也是其掌握基本生物知識的基礎。但是由于不同學生能力以及學習思維的差異,所以在概念理解過程中不同學生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③。一些學生由于能力的缺陷在課堂上很難理解一些生物概念,針對學生學習的此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教學。
將具體生物概念中的關鍵字詞、教學目標展示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例如在教學必修一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中“細胞中的元素與化合物”這一具體教學內容時,教師就應該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設定適當?shù)慕虒W目標,過后設置問題。當學生進行思索時,教師可以順勢引導學生了解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可以分為組成細胞的元素與組成細胞的化合物。之后教師再次提出問題——組成細胞的元素與組成細胞的化合物分別有哪些?在這樣的不斷提問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會被教師吸引,而教師也由此構建了學生屬于自我的生物知識體系。教師應該注重一步步地畫出相關的生物思維導圖,以此來幫助學生完成貫通理解。使學生結合思維導圖,了解相關的生物概念,最終突破概念學習的難點。
2.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在高中生物教學展開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進行更為高效的生物學習,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逐步體會到思維導圖中思維工具的獨特性質。以此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應用思維導圖的良好習慣,為學生的生物學習過程奠基。為了培養(yǎng)學生應用思維導圖的良好習慣,教師可以運用好思維導圖讓學生在課后制作相應的課堂筆記。
幫助學生在制作筆記過程中完成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圍繞光合色素的相關知識點展開教學。但是由于該部分的知識點較為零散,如果只是單純記憶,那么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也很難了解一些具體概念的從屬關系。所以在此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好思維導圖進行教學,逐步引領學生從色素的分離、分布、作用以及具體組成入手。應用好多媒體進行圖文并茂展示,幫助學生畫出相關的思維導圖。這樣的一系列操作過程能夠提起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相關興趣,同時它也是有利于學生進行課堂提升的。此外,教師還應該在學生初步結束思維導圖時引導學生梳理思維導圖的正確畫法,幫助學生進行難點解決。教學學生一些基本的思維導圖技巧,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在生物課堂上的整體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
3.在課后復習中的應用
若僅僅只是依靠課堂教學來展開生物課程,那么整個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還是難以保證的。只有學生在課后認真鉆研進行復習,學生的生物學習才能夠得到保證。高中生物教學中所蘊含的復雜知識點繁瑣而又雜亂,因此,這也導致了學生在課后很難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整理記憶。
針對學生的此種學習情況,教師不妨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將各單元、各小節(jié)的相關知識點以圖形的模式進行串聯(lián)。凸顯出某一單元知識點的主題,對整個知識教學進行再次加工整理。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時也會建立屬于自我的完善知識體系,它真正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生物重要知識點。例如在教學《光合作用》這一課程時,在學生進行自行整理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聯(lián)系已學習過的呼吸作用。通過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的對比分析,從而了解雙方的參與過程。最后學生通過串聯(lián)理解也知曉了二氧化碳以及氧氣在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中的等量變換關系,這進一步提升了生物課程的復習效果,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結
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過程中用好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有利于完成整個生物知識點的整理總結,它能夠幫助學生清晰地了解各種生物知識點之間的串聯(lián)關系,最終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教師應該借助好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整體興趣。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來提高生物課程教學質量。將繁瑣的生物知識以圖形模式進行展示,達到促進學生進步的相關目的。
【注釋】
① 呂露. 思維導圖在農村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2013.
② 張智勇. 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01):142.
③ 王道磊. 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實驗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2009.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贛縣中學北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