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國華
副市長坐公交、局長跑窗口、院長門診排隊……領導干部這樣的體驗式、暗訪式、結對式“走流程”活動,發(fā)現(xiàn)并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搭建起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載體。
其實,調研就是要這樣,既要俯下身更要沉下心,才能發(fā)現(xiàn)真正存在的問題。
以往,一些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往往是“坐著車子轉一轉、隔著玻璃看一看、一圈之后吃頓飯”,甚至有的還要求地方層層陪同、前呼后擁,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暴露無遺。細想一下,如此調研,即使能見到群眾,與群眾交流,群眾敢說真話嗎?敢吐真言嗎?所以,面對這些調研,很多領導干部看到的都是“鮮花”,聽到的都是“掌聲”,很少能聽見群眾的牢騷和埋怨,更難以發(fā)現(xiàn)當地存在的深層次問題。
領導干部親身體驗式調研,既能省去很多中間環(huán)節(jié),容易看到聽到真情實況,減少了包裝和粉飾的可能,因為彼此之間素不相識,更沒有利益沖突,很容易減少思想顧慮,聽到群眾吐露真言,掌握更多第一資料。領導干部只有盡可能掌握第一手資料,掌握真實情況,才能作出科學決策、正確決策。
調查研究,不僅要俯下身,更要沉下心,只有深入了解群眾,才能與群眾“心貼心”,才能真正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否則,只是簡單的俯下身做做樣子,而心不在焉,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不但發(fā)現(xiàn)不了一些制約地方經濟發(fā)展的深層次問題,還會因“作秀式”調研讓群眾失望,進而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明哲保身,但求無過”的心態(tài),沉默不語,或者唱幾句贊歌,應付差事,最終導致調查研究無疾而終。
沉下心、真體驗,才有真發(fā)現(xiàn)。一方面,領導干部沉下心、真體驗,自身往往就能感受得到。比如:副市長坐坐公交即可發(fā)現(xiàn)公交車沒固定站點、線路少等問題。倘若僅靠聽取匯報、閱讀材料,這些民生瑣事很可能都會成漏網之魚,根本難以被發(fā)現(xiàn)。而恰恰是這些“瑣事”“小事”關乎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沉下心、真體驗才能聽到真反映?;鶎尤罕姴皇遣辉敢夥从城闆r,而是找不到傾訴的對象。只要干部愿意聽、聽得進去,群眾就有積極性,反映的問題也有“含金量”。否則,召開再多的座談會、懇談會,很可能也就是不痛不癢地說幾句,很難聽到真知灼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枝一葉總關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聯(lián)系群眾,老百姓一眼就看出來了”。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調研,既要俯下身更要沉下心,才能聽到群眾的心里話、牢騷話,才能發(fā)現(xiàn)隱藏起來的真問題?!爸萋┱咴谟钕?,知政失者在草野”說的也正是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