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林
美國童子軍露營搭帳篷
我從中國到美國,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人和美國人的想法不同。這一點從孩子身上就顯現(xiàn)出來了。很多我們認為微不足道的事,他們卻看得很重。比如一只舊煤爐,在我們眼里是垃圾,他們卻視為古董。比如美國的男孩子會打棒球、打橄欖球,這些在我們看來是很值得驕傲的事,卻不是他們的驕傲。美國男孩的成就感來自哪里呢?
會做蛋糕,是美國男孩的一大驕傲!
美國德州男孩從兩歲起,就開始折騰面粉,學做蛋糕,不管他的蛋糕多么慘不忍睹,依然叫蛋糕,插上蠟燭就能唱生日歌,然后被大家瓜分干凈。小男孩長到五六歲時,做蛋糕的功夫已經(jīng)爐火純青,可以去參加蛋糕比賽了。
在沃頓小鎮(zhèn),一年一度的蛋糕比賽,所有男孩都可報名參加。大點的男孩一律穿童子軍軍服,小點的男孩,還穿著紙尿褲。男孩們做的蛋糕五花八門,什么主題都有,有的像油畫,有的像雕塑,那想象力,讓我敬佩得五體投地。
蛋糕展覽進行一小時后,開始評獎。親友們一人一票,繞著蛋糕們走圈,看得很認真,就像選奧斯卡皇后。
投票結(jié)束唱票,結(jié)果更皆大歡喜——人人得獎!獎勵什么呢?有小鏟子,有小鍋,有打蛋器。最令人激動的時刻,是蛋糕拍賣。每只蛋糕成本不到五美元,但拍價從五十美元起,最差的蛋糕也能拍到一百美元以上,高的能到五百美元甚至一千美元。舉手競價的人,開始是家長,但最后都被財大氣粗的商家搶去。這是商家做公益廣告的最好時機,因為拍賣的錢,一部分捐給慈善事業(yè),一部分給童子軍當野營、燒烤等活動費用。
我剛到美國時,隔壁鄰居麗莎的兒子比爾才八歲。有一次我在走路,比爾在開四輪車。
我說:“比爾,你好棒,會開車了!”
他說:“我還會搭帳篷呢!”口氣很驕傲。
我問: “ 為什么要搭帳篷呀?”
他大聲說:“野營呀,我八歲了,可以野營了!”
野營是德州男孩最喜歡的事,他們可以不踢球,不游泳,但不可以不野營。我丈夫菲里普的妹妹珊蒂家,有一輛很大的房車,配有廚房、廁所、電視室、臥室。珊蒂夫妻經(jīng)常在節(jié)假日開上房車,帶兒子維斯勒和山姆野營。他們野營的地方,在河灘、在小島、在野林,在很原生態(tài)的地方。
有一次家庭聚會,七歲的山姆說:“林,下次我們野營你一起去吧,晚上睡帳篷,可刺激了!”我說:“你們不是有房車嗎?我睡房車?!鄙侥反笮Γ骸傲郑盃I不可以睡房車,那不叫野營,野營必須睡帳篷!林,我會搭帳篷,我?guī)湍愦?!”他的口氣,和鄰居男孩比爾一樣驕傲?h3>三、會追女孩
德州男孩會追女孩,對此,他們一點兒不隱晦,不害羞,還以此為榮。男孩子十二歲,你問他有沒有女朋友,如果他說沒有,會臉紅;如果他有,會很大聲、很驕傲地告訴你:“Y e s,I d o!”他們一有女朋友,馬上廣而告之,到處炫耀,生怕別人不知道。
美國男孩會追女孩的背后,深藏著他們的人格教養(yǎng)和紳士風度。紳士的教化,從男孩意識到自己是男孩這一天就開始了。
我和菲里普,經(jīng)常去教堂幼兒園當義工,他們上課時,我們坐一邊聽。我很快發(fā)現(xiàn),老師除了教畫畫、唱歌,也教“紳士大法”。只要有機會,老師就會說:“小男孩要做小紳士,不可以搶女孩玩具,不可以推打女孩,不可以在女孩面前打噴嚏、打飽嗝,更不可以放屁。如果不小心發(fā)生了,必須說‘對不起?!崩蠋熯€說:“洗手要讓女孩先洗,吃飯要讓女孩先吃,走路要讓女孩先走。記住了,你們是紳士!”
男孩們聽了,個個表情迷惑,有點兒不服氣,似乎說,憑什么呀!于是老師繼續(xù)教:“這樣,女孩子才會喜歡你,你才會交到女朋友!”男孩們這才恍然大悟。
上小學后,接受的“紳士”教育,強度、難度增大了,他們要為女孩開門,為女孩拿東西。他們對女孩的言行必須彬彬有禮,左一個“對不起”,右一個“請”。任何派對、活動,必須遵循女士優(yōu)先規(guī)則。如果誰犯規(guī),眾目睽睽之下,是一件很羞恥的事。
我去過好幾所小學,最讓我吃驚的,是模擬婚禮。模擬婚禮,是很多小學高年級的保留節(jié)目。在這個“婚禮”上,每個小孩子都有一次機會“結(jié)婚”,結(jié)婚的過程和大人一模一樣。禮堂回響著婚禮進行曲,男孩要穿禮服,女孩要穿婚紗,要有伴娘,有司儀,“新娘新郎”要在“牧師”的引導下交換戒指、接吻,婚禮結(jié)束,新人去洞房。所謂洞房,其實是課堂。在那里,“新人們”集體學習,懷孕是怎么回事,孩子是怎么生出來的,等等。
美國人是這樣想的:既然沒人能阻止男孩子追女孩子,就大大方方教他們怎么去追,并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把他們培養(yǎng)成懂法、懂禮的紳士。他們認為,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事。
董飛//摘自《奇怪的美國人》,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