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引路
一
倏忽間,船就打旋起來,像一片落下的樹葉,便見光滑的水面有了波紋,像放射了電波,一個弧圈連著一個弧圈,密密的,細細的,傳到湖心。以前只認為水是無生命的,現(xiàn)在卻是有了神經(jīng);神經(jīng)碰在了岸上,又折回來,波紋就不再是光潔的弧線,而成了跳躍的曲線,像書寫的外文,同時有一股麻酥酥的滋味襲上心頭了。
……
水和天并沒有相接,隔著的是一痕長堤,堤邊密密地長了灌木,叫不上名兒,被什么藤蔓纏得黏黏糊糊。堤上是楓樹和垂柳,楓葉呈三角模樣,把天變成撒開的小紙片兒;垂柳卻一直垂到樹下,像是齊齊站了美人,轉過身去,披了秀發(fā),使你萬般思緒兒去猜想她的眉眼。湖面上,遠處的水紋迅速地過來了,過來了,看了好久,那水紋依然離我們很遠,像美人的眨著的脈脈的眼,又像是嘴邊的綻著的羞澀澀的笑。我們終于明白那柳之所以背過去,原來將眉眼留在了水里。
——賈平凹《靜》
閱讀心得
作者抓住波紋的動和長堤植物的靜來寫,讓波紋拉動著視線由近及遠又由遠及近。思路清晰,構思巧妙。
二
十萬葵花開,那花兒像火苗一樣撲躍,灼灼地燃燒起來。村莊被花攻陷了,沙漠也被花占領了。上學的路上,路兩旁都是葵花擁擠的笑臉??ㄩ_呀開呀,渾身的勁兒都拿來開花。它們這么高興干嗎呢?齜牙咧嘴的,開得一塌糊涂。
清晨,陽光傾灑在沙漠里,傾灑在葵花上,那種金黃,簡直讓人束手無策。十萬朵花,面朝東方,似乎可以聽見轟轟烈烈燃燒的聲音,如火如荼,連沙漠都快要被花兒點燃了。
萬籟俱寂,只有花開的聲音。鳥不鳴,花卻喧囂??匆谎?,被野性的美擊打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太美的東西,讓人自卑。
——劉梅花《向日葵》
閱讀心得
在作者筆下,靜止的向日葵活力四射,生機勃勃,熱情奔放,個性張揚,動感十足。以靜寫動,凸顯事物情狀,抒發(fā)了強烈的喜愛之情,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經(jīng)常于初夏的時候,帶著一本喜歡的書,坐在岸邊,倚著最老的那株柳樹,點點斑斑的光影從頭頂垂落下來,路過的風調皮地翻著書頁,我于許多的情節(jié)之中徜徉,偶爾抬頭,漫天的柳絮和陽光一同飛舞。便覺得若夢若醒,亦真亦幻。只是我從沒有在樹下睡著過,沒有讓散亂的書頁上落滿落花,所以沒能體會夢里花落知多少的意境。倒是常有鳥兒落在我的身上,也有柳絮成為我的書簽。不知道多年以后,當我翻開這本已經(jīng)發(fā)黃的書,看到那朵柳絮,還會不會記得,曾經(jīng)那個飛絮如夢的初夏。也有著不期然的欣喜。在夏天快要結束的時候,湖里的小荷才淡淡地開放,那個夕陽涂抹的傍晚,我便倚柳而立,看晚照中盛放的那些荷花。當夕陽沉入遠遠的山影,不經(jīng)意間抬頭,昏黃的月正映照在枝葉間。劃過月亮臉龐的那些狹長的葉,輕輕搖曳成淺淺的剪影。我就那樣站著,看了很久,直到滿天星光亮起,直到月亮的光離了枝,依然不舍得離去。
——包利民《在柳邊》
寫作借鑒
動靜結合法是寫景的一種方法,是作者為了增強畫面感,營造獨特的意境,將構成畫面的事物有的構成為動態(tài),有的構成為靜態(tài),讓二者有機地融合在一個畫面中的方式。運用動靜結合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動靜錯落組合。動靜結合并不是說動景描寫和靜景描寫著墨要相當,而要根據(jù)具體的景物而定,或動景描寫多些,或靜景描寫多些。動景和靜景相結合,能讓畫面更加生動。 2.動靜相互襯托。即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將原本的動景、靜景用相反的方式描寫出來,可使畫面更具感染力。
3.動靜為情服務。不管是靜景還是動景,都是為抒情服務的,可以將抒情句糅合在寫景中,讓景物描寫表達出作者獨特的情緒、情感。
4.動靜注意措辭。寫景句要注意對語言進行錘煉,抓住景物特點,運用修辭手法,煉字煉句,營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意境。如“而成了跳躍的曲線,像書寫的外文”“花兒像火苗一樣撲躍”“輕輕搖曳成淺淺的剪影”……作者將觀景后的感悟融入字里行間,讀者讀后自然能產(chǎn)生共鳴。
閱讀心得
選段中,人的行為隨動景而動,人的沉思隨靜景而靜,人和景渾然天成。最出彩的是,作者運用詩化語言,將動景信手描摹,好像淡雅的中國畫那樣,不經(jīng)意間的皴染,畫面即成,給人留下純美的想象。
仿寫作文
夏 夜
◎張 琳
夜幕徐徐降臨了。
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此時正搖著小扇,喝著濃茶,在院中聊天乘涼。
屋里太熱。我也提著板凳來到院子里。
夜,是那么恬靜幽雅??!
晴朗的天空像一匹柔美光滑的深藍色綢緞,一輪玉盤似的滿月,把它那皎潔的光華灑向人間。
月光透過密密的樹葉絲絲縷縷地灑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墻角的花披著如水的輕紗,似紅霞搖著修長的花枝,散發(fā)著醉人的花香。清風陣陣,給人帶來一絲涼意。樹葉發(fā)出“沙沙沙”的聲響,像在竊竊私語,又像在編織著夏夜的夢;草叢里各種不知名的蟲兒“蛐蛐”“唧唧”“鈴鈴”地唱著歌兒,此起彼伏,組成一支和諧的樂曲。我想,這是它們在開音樂會吧?
我被這美妙的夜景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吟誦起古詩來:“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p>
這時,隔壁的蕓蕓帶著弟弟小凌子也來了。看到我搖頭晃腦的樣子,忍不住笑開了。蕓蕓笑著問:“書呆子,在用什么功啊?”調皮的小凌子做個鬼臉接上話頭說:“在念和尚經(jīng)吧?”待我要打他時,他早已“逃之夭夭”了。
我和蕓蕓海闊天空地扯起來。談著談著,不覺又轉到月亮上去了。“今天的月色多美??!”“是??!”我故意考起蕓蕓來,“蕓蕓,你知道有關月亮的傳說嗎?”“這有什么難的?!彼鏌o難色,滔滔不絕地講起來,“月亮里有個廣寒宮,嫦娥就住在里面……”“那廣寒宮里才涼快,是不?”小凌子又奶聲奶氣地插進話來。蕓蕓瞪了他一眼,剛要講下去,話又被小凌子搶了過去?!拔抑?,廣寒宮里還有一棵桂花樹,吳剛怎么也砍不斷它;還有一只三腳蟾蜍;還有一只小玉兔!”說到這里,他咧開嘴,揪起耳朵,問:“像不像?”這個滑稽的動作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我忍不住笑問他:“誰告訴你的?”“奶奶告訴我的!我還對奶奶說,長大了去月宮做客哩!”他那一本正經(jīng)的神氣,又一次把我們逗笑了。
夜深了,蕓蕓和小凌子早回去睡覺了。院子里一派安寧靜謐,只有天空中的圓月還笑瞇瞇地望著院子。
也許小凌子正夢著自己乘飛船去月宮做客,也許吳剛正為他捧出桂花酒……
(安徽界首市顧集中學)
點評
小作者筆下的“夏夜”既是恬靜優(yōu)美的,又有風吹樹葉發(fā)出的“沙沙”聲及各種蟲兒在“蛐蛐”“唧唧”“鈴鈴”地唱著歌兒,還有小伙伴們在月光下的說笑打鬧。小作者將夏天夜晚的動和靜相結合,既寫了月的柔美、夜的靜謐,又寫了蟲兒的不安靜。這樣動靜結合的方法更能突出景致的真實自然,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