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彤
。。一彎清涼涼的小河,一條黑黝黝的小路。在一河一路中間的灘涂上,有一塊瓜果飄香的綠洲。那就是五河縣臨北回族鄉(xiāng)前坂村黃井艷家的葡萄園。
。。正值夏季,路邊兩排梧桐樹枝繁葉茂,好似在為葡萄園圍上一道綠色的圍欄。從這“圍欄”的罅隙向里望去,是一片二百多畝的葡萄園。葡萄園的大門高大而寬敞。大門敞開,一邊的門柱上,印有“五河縣豐源種植農(nóng)民合作社”一列大字;另一邊門柱上,印有“綠色食品”安全標(biāo)志及一串串掛滿葡萄的藤蔓圖案。。。。。。。。。。。。。。。。。。。。。。。。。。
。。走進(jìn)大門,最先看到的是包裝車間。平臺上是一箱箱沒有裝車的葡萄,平臺旁是剛剛裝滿葡萄的車輛。一位工作人員正在電腦前接單。。。。。。
。。再往里走,就進(jìn)入葡萄園了。葡萄園里滿是忙碌的人,有的在修枝,有的在澆灌,有的在施肥……一派繁忙的景象。。。。。。。。。。。。。。
。。園主黃井艷走了過來,熱情地向我們介紹她家的葡萄:“早夏”葡萄已摘完上市了,現(xiàn)在種植的是“夏黑”葡萄。順著園主的手望去,前面是一棵棵“夏黑”葡萄樹,青青的藤蔓上掛滿了葡萄。葡萄呈紫黑色,籽粒飽滿。尾巴上還有幾片葉子搖啊搖的,很有趣。一陣微風(fēng)送來濃郁的葡萄香,讓人瞬間沉醉了。。。。。。。。。。。。。。。。。。。。。。。。。。。。
。。園主又帶我們看了“巨峰”葡萄。這“巨峰”,青紫色,外層裹著一層薄薄的果粉,圓潤的顆粒擠在一起,好不美觀。用手輕輕搓去果粉,咬上一口,真叫個香甜!再遠(yuǎn)處,是一串串淡青色的葡萄,閃著晶瑩剔透的光,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又好似洋溢著滿滿的笑意。園主告訴我們,這種葡萄叫“陽光玫瑰”。好俊秀的名字,果如其名,串串果實中散發(fā)著昂揚向上的陽光之氣!。。。。。。。。。。。。。。。。。。。。。。。。。。。。。。
。。“我們的葡萄主要銷往廣州、深圳、福州、合肥等城市。去年銷售額一百八十多萬元?!眻@主說著說著,慢慢把話題轉(zhuǎn)到創(chuàng)業(yè)之初上來。“起初,孩子生大病,把家底花完了,還欠了親戚朋友不少錢?!彼坪跤行┻煅?,“這時,政府就前來幫助,幫我們家發(fā)展葡萄種植業(yè)。沒有錢,政府幫助貸款;沒有技術(shù),政府花錢送我外出學(xué)習(xí)。就這樣,家里經(jīng)濟(jì)的雪球一點點滾大了?!眻@主的話里滿是感動?!艾F(xiàn)在,我們不僅還清了欠款,還積累一筆財富,并在政府的幫助下,流轉(zhuǎn)了二百零六畝土地,成立了合作社。同時,我們家的葡萄還注冊了‘淮韻商標(biāo),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rèn)證,被評為‘蚌埠市名優(yōu)產(chǎn)品?!眻@主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政府的幫扶下,我們家富裕了。但富裕了也不忘鄉(xiāng)親們。我們家先后帶動了五十三戶農(nóng)民從事葡萄種植,并吸納六家貧困戶在此就業(yè)?!眻@主的語氣里,滿是自豪。。。。。。。。。。。。。。。。。。。。。。。。
。。又一陣葡萄香味漫了過來,滿園的葡萄晃動著璀璨的光。青青葡萄藤,殷實小康路。相信黃井艷家的葡萄明年會更甜,相信她們村的小康路會越走越寬廣。。。。。。。。。。。。。。。。。。。。。。。。。。。。。。
。。。。。。。。。。。。。。。。。。(安徽五河縣臨北初中八·2班)。。。。。。。。。。。。。。。。。。。。。。。。。。。。。。。。。。。。。。。。。。。。。。。。。。。。。。。。。。。。。。。。。。。。。。。。。。。。。。。。。。。。。。。。。。。。。。。。。。。
作者感言
前些天,老師帶我們采訪了一家葡萄園,目的是寫作縣宣傳部的扶貧奔小康征文。如何采訪呢?我采用先看再聽最后想的方法。先看,就是用心觀察,然后再提出問題。如看到這么多畝地的葡萄,就詢問:種植葡萄的本錢從哪里來?對葡萄的品相、口感極為贊賞,就詢問:果木培植技術(shù)是怎么摸索出來的?聽了園主創(chuàng)業(yè)之初的故事后,我一下子明白了:這全得益于政府扶貧奔小康政策。這樣,也就一下子找到了作文的主題。
同窗評說
作文的敘述與描寫很講究層次,這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地方。如寫葡萄,按照成熟的先后順序,從“早夏”“夏黑”“巨峰”到“陽光玫瑰”,一樣一樣說。如寫園主介紹葡萄,緊緊抓住主人公的內(nèi)心情感變化,從“哽咽”“感動”“欣慰”到“自豪”,結(jié)合談話內(nèi)容,一層一層展開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寫成的作文層次分明,內(nèi)容豐滿。
(王欣)
老師評說
作文視角新穎,從一個小小的葡萄園寫起,寫出了新農(nóng)村的大氣象。描寫葡萄時形神兼?zhèn)?,既寫出葡萄的外在形態(tài)美,又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葡萄的內(nèi)在神韻美。更為重要的是,借一個葡萄園的發(fā)展歷程,贊美了黨的富民政策。
(夏玉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