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 高曉慧 劉巧云 蔡勇剛 葉馨 黃昭鳴
唐氏綜合征(Down syndrome,DS)是一種導致智力障礙的最常見的染色體疾病[1],語言障礙在DS群體中廣泛存在,是其最突出的特征之一[2]。詞匯作為語言的要素之一,是語言發(fā)展的基礎;詞匯理解能力是指個體掌握詞匯包含的概念義、色彩義和功能義等信息的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個體的語言發(fā)展水平,也是衡量認知能力的重要指標[3]。因此,從探討詞匯理解能力的角度來研究DS兒童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其語言教育與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詞匯分為實詞和虛詞,學齡前兒童掌握最多的詞匯是實詞,約占總詞匯量的90%左右[4]。名詞、動詞和形容詞是學齡前兒童使用比例最高的三類實詞[5],因此這三類詞匯也成為國內外研究者探討兒童詞匯理解能力特征的主要材料。Loveall等[6]使用皮博迪圖片詞匯測驗第四版(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4th edition,PPVT-4)研究了英語體系下DS兒童對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的理解能力,但是,此研究只從詞匯大類型角度分析了DS兒童的理解特征,并沒有從亞類型的角度分析DS兒童對不同類型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的理解特征;國內研究者劉春玲等通過自編量表研究了智力障礙兒童對不同類型詞匯理解的特征[7,8]。雖然上述研究中的受試兒童涉及到DS兒童,研究結果能為DS兒童的語言教育與康復提供一定參考,但由于DS兒童群體的特異性,研究結果不能為這一群體的語言教育與康復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支持。因此,本研究擬通過DS兒童對漢語體系不同類型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理解的特征進行研究,以期一方面能為DS兒童漢語體系詞匯理解能力特征的理論研究提供參考,另一方面也能為DS兒童詞匯理解能力的教育與康復提供一定參考。
1.1研究對象及分組 DS兒童來自上海市五所特殊教育學校,根據WHO對聽力障礙的定義,排除有中度及以上(500、1 000、2 000、4 000 Hz純音平均氣導聽閾大于40 dB HL)聽力障礙者,最終納入DS兒童37例,男17例,女20例,年齡7.25~16.67歲,平均生理年齡11.39±2.62歲,平均純音聽閾為21.96±9.15 dB HL。采用《中國比內-西蒙智力測驗》測試DS兒童的智力,平均原始分為5.92±1.72分。
根據DS兒童的比內測驗分數匹配正常發(fā)育(typically developing,TD)兒童,TD兒童來自上海市兩所幼兒園,共37例,男17例,女20例,年齡3.5~5.25歲,平均4.22±0.58歲,平均純音聽閾為14.43±3.77 dB HL,比內智力測驗平均原始分為5.97±1.74分。
經獨立樣本t檢驗,DS兒童的生理年齡極其顯著高于TD兒童(t(72)=16.261,P<0.001);兩組兒童的比內智力測驗原始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72)=-0.134,P>0.05)。
1.2測試儀器及材料 14吋Think pad筆記本電腦一臺,AWA6291型聲級計一臺,GSI Arrow便攜式聽力計一臺,氣導TDH 50耳機一副。
本研究中實詞測驗材料采用白銀婷編制的《漢語兒童實詞理解能力測試》,該工具適用于語言年齡處于學齡前的兒童,此材料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已被廣泛應用于特殊兒童實詞理解能力的研究[9]。該材料包含80道題目,其中,名詞30題,含指人名詞3題,指物名詞23題和抽象名詞4題;動詞選用動作動詞,共20題;形容詞30題,含外部特征類形容詞9題,性質評價類形容詞6題,機體感覺類形容詞5題,情緒情感類形容詞3題,品性行為類形容詞4題和事件情境類形容詞3題。該測試材料參考“聽目標詞-指認圖片實詞匹配”的測驗形式,每題包括一個目標詞,三個干擾詞。漢語兒童實詞理解能力測試舉例見表1。
表1 不同類型實詞的目標詞及干擾詞舉例
1.3動詞、名詞和形容詞的測試方法 在本底噪聲低于45 dB A的安靜教室進行測試,目標音均通過電腦自動播放,強度為70 dB SPL。測試者指導語為:“XX,你好,仔細看,屏幕上有四張圖片,請根據電腦說的內容,指出對應圖片?!痹谡綔y試之前,進行3道題目的練習,以保證受試兒童習得本次測試的正確反應方式。測試以個別測試的方式進行,每例受試兒童測試時間約為15分鐘。
測試者根據受試兒童的指認結果,記錄受試兒童的成績,指認正確記為“1”,錯誤記為 “0”。其中,名詞總分為30分,動詞為20分,形容詞為30分。測試者分別統(tǒng)計受試兒童對各類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理解的正確題數,并通過公式:某類實詞正確率=某類實詞正確題數/某類實詞測試題目數×100%,計算受試兒童對某一類實詞理解的正確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導入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實驗一采用2×3兩因素混合實驗設計,受試者間變量為兒童類型,分為DS兒童和TD兒童兩個水平;受試者內變量為名詞類型,分為指人名詞、指物名詞和抽象名詞三個水平;因變量為兩組受試兒童對不同類型名詞的理解能力,用正確率來考察。
實驗二采用2×6兩因素混合實驗設計,受試者間變量為兒童類型,分為DS兒童和TD兒童兩個水平;受試者內變量為形容詞類型,分為外部特征類形容詞、性質評價類形容詞、機體感覺類形容詞、情緒情感類形容詞、品性行為類形容詞和事件情境類形容詞六個水平;因變量為兩組受試兒童對不同類型形容詞的理解能力,用正確率來考察。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兩組受試兒童對動詞理解正確率的差異。
2.1DS兒童與TD兒童對三類不同名詞理解的正確率比較 兩組兒童對指人名詞、指物名詞和抽象名詞理解的正確率見表2。
以兒童類型和名詞類型為自變量,對三類名詞理解的正確率進行2×3方差分析可知,兒童類型主效應極顯著(F(1,72)=18.094,P<0.001),DS兒童名詞理解正確率極顯著低于TD兒童;名詞類型主效應極顯著(F(2,144)=11.780,P<0.001),指人名詞正確率最高,指物名詞其次,抽象名詞最低。對三類名詞進行多重比較,指人名詞和指物名詞的正確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指人名詞正確率極顯著高于抽象名詞(P<0.001);指物名詞正確率極顯著高于抽象名詞(P<0.001)。兒童類型與名詞類型交互效應不顯著(F(2,144)=1.085,P>0.05)。
表2 兩類兒童對三類名詞理解的正確率比較
2.2DS兒童與TD兒童對動詞理解的正確率 DS兒童對動詞理解的正確率為48.65%±16.82%,TD兒童對動詞理解的正確率為79.05%±12.41%,經獨立樣本t檢驗,DS兒童的動詞理解能力極顯著低于TD兒童(t(72)=-8.849,P<0.001)。
2.3DS兒童與TD兒童對六類形容詞理解的正確率比較 兩組受試兒童對外部特征類形容詞、性質評價類形容詞、機體感覺類形容詞、情緒情感類形容詞、品性行為類形容詞和事件情境類形容詞理解正確率比較見表3。
表3 兩類兒童對六類形容詞理解的正確率比較
以兒童類型和形容詞類型為自變量,對六類形容詞理解正確率進行2×6方差分析可知,兒童類型主效應極顯著(F(1,72)=26.259,P<0.001),DS兒童對形容詞理解的正確率極顯著低于TD兒童;形容詞類型主效應極顯著(F(5,360)=23.374,P<0.001),情緒情感類形容詞得分最高,品性行為類形容詞得分最低;兒童類型與形容詞類型交互效應極顯著(F(5,360)=7.629,P<0.001), 交互效應見圖1。進一步行簡單效應檢驗結果表明,兩組兒童對外部特征類形容詞、性質評價類形容詞和事件情境類形容詞的理解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DS兒童對機體感覺類形容詞、情緒情感類形容詞和品性行為類形容詞的理解能力極顯著低于TD兒童(P<0.001)。
圖1 兒童類型與形容詞類型的交互效應
本研究以同等智力水平的學齡段DS兒童和學齡前TD兒童為研究對象,通過《漢語兒童實詞理解能力測試》來測試兩組兒童對不同類型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的理解能力,探討同等智力水平的兩組兒童對不同類型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理解的差異。
3.1學齡段DS兒童對名詞的理解特征 學齡段DS兒童對三類名詞理解的正確率均極顯著低于同等智力水平的TD兒童,說明與同等智力水平的TD兒童比,DS兒童對名詞理解的發(fā)展較為落后。對三類名詞理解的正確率進行分析發(fā)現,學齡段DS兒童對指人名詞的理解能力最好,指物名詞次之,抽象名詞最差,說明學齡段DS兒童先掌握具體運用的、形象的詞匯,后掌握抽象的、概括水平高的詞匯。這與前人對TD兒童[10]和智力障礙兒童[8]對詞匯理解特征的研究結果一致。
3.2學齡段DS兒童對動詞的理解特征 本研究選取學齡前普通兒童使用最多的動作動詞來研究同等智力水平學齡段DS兒童的動詞理解能力,結果表明,學齡段DS兒童動詞理解能力極顯著低于TD兒童,說明DS兒童動詞能力的發(fā)展落后于同等智力水平的TD兒童。該結果與Michael[11]與Loveall[6]的研究結果不同,受試兒童的數量、年齡等因素是導致研究結果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上述兩個研究中,DS群體的平均年齡分別為18.9歲和14.91歲,而本研究中DS兒童平均年齡為11.39歲,本組DS兒童的平均年齡低于上述兩項研究,可能小齡階段的DS兒童對動詞的理解能力發(fā)展較慢,與TD兒童的差距較大;隨著年齡增長,認知能力逐漸提升,語言輸入量也逐漸增加,DS兒童對動詞的理解能力的發(fā)展變快,與TD兒童的差距變小。
3.3學齡段DS兒童對形容詞的理解特征 從文中結果看,學齡段DS兒童在外部特征類形容詞、性質評價類形容詞和事件情境類形容詞理解方面與TD兒童無顯著性差異,對機體感覺類形容詞、情緒情感類形容詞和品性行為類形容詞的理解能力極顯著低于TD兒童。根據鄭林曦[12]對六類形容詞的定義,前三類是描述物品外部特點、屬性和情形的形容詞,屬于具體概念;后三類是描述人的感受、心情和品德的形容詞,屬于抽象概念。說明學齡段DS兒童對描述具體事物特點的形容詞的理解能力與同等智力水平TD兒童相似,而對描述人的感受、心情和品德這類抽象形言詞的理解能力落后于同等智力水平TD兒童,提示DS兒童形容詞習得遵循“先具體再抽象”的規(guī)律。
3.4學齡段DS兒童實詞理解能力特征的綜合分析 本研究參照“聽目標詞-指認圖片”的測試形式,考察了DS兒童的詞匯理解能力,結果顯示DS兒童的詞匯理解能力普遍低于同智力水平的TD兒童。分析可能原因:第一,聽力障礙,研究表明,DS兒童普遍存在輕度到中度聽力障礙[13],本研究雖然排除了中度及以上聽力障礙的DS兒童,但DS組兒童的裸耳平均聽閾還是高于TD兒童,聽力問題可影響DS兒童對語音信息的輸入。第二,聽處理障礙,DS兒童的大腦在加工語音信息時表現出非正常的偏側化[14]現象及在事件相關電位實驗中出現了潛伏期延長、幅值衰減的現象[15],這表明DS兒童存在聽處理障礙;聽處理障礙會影響DS兒童對語音信息的分析和加工。第三,言語短時記憶障礙,DS兒童普遍存在言語短時記憶障礙[16],語音回路理論認為,言語短時記憶在言語信息的編碼和存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對兒童的語言學習有重要影響[17]。DS兒童的言語短時記憶與其詞匯理解能力顯著相關[18],因此,言語短時記憶缺陷可能是導致DS兒童詞匯理解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最后,語言輸入環(huán)境的影響。與TD兒童相比,DS兒童的照料者給其輸入的語言量較少[19],這也會影響DS兒童詞匯理解能力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fā)現,學齡段DS兒童對指人名詞、指物名詞、抽象名詞、動作動詞、機體感覺類形容詞、情緒情感類形容詞和品性行為類形容詞的理解能力極其顯著低于同智力水平TD兒童,說明DS兒童詞匯理解能力的發(fā)展落后于同等智力水平的TD兒童,對DS兒童的詞匯理解能力進行教育和康復是必須的,DS兒童的語言教育與康復應遵循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