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長威
(北京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5)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大力發(fā)現(xiàn)儲備年輕干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yǎng)鍛煉年輕干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jīng)過實踐考驗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盵1]64重視年輕干部培養(yǎng)與教育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年輕干部是青年群體中的先鋒力量,是干部群體中的生力軍,事關黨和國家事業(yè)的興旺發(fā)達。
通過查閱黨和國家領導人相關講話,除了“年青干部”外,“年輕干部”與“青年干部”均有出現(xiàn)。鄧小平指出:“我們要改革現(xiàn)行的干部工作制度,建立有利于提拔年輕干部的制度。”[2]246葉劍英也指出:“我們的干部隊伍,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需要盡可能地增加中年、青年干部。”[2]210因此,針對中國共產黨年輕干部的研究,首先要對相關概念進行界定,包括年輕、年青、青年、年輕干部、年青干部與青年干部。
根據(jù)年齡劃界新規(guī)定:“1993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經(jīng)過種種測定,決定將人生年齡重新劃分如下:凡44歲以下者為青年人(過去是35歲以下),45歲至59歲為中年人,60歲至74歲為年輕的老年人,75歲至89歲為老年人,90歲以上者稱之為長壽老人。”[3]1021有的工具書指出“年輕”也做“年青”,對青春期到成熟期這個年齡段年紀大小的評價;暗示缺少經(jīng)驗、不成熟或易沖動;暗示有活力[4]861。干部:名詞,國家機關、軍隊、人民團體中的公職人員(士兵、勤雜人員除外);指擔任一定的領導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員,如工會干部,科室干部[5]445。陳云在《提拔培養(yǎng)中青年干部是當務之急》中指出:“我們所要提拔的干部,不僅是年齡在五十歲左右的人,而且在數(shù)量上占多數(shù)的應該是四十歲左右的人、四十歲以內的人?!盵6]121
通過上述資料,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年青”與“年輕”基本是同義詞,均為形容詞,二者某些情況下可以混用。但“年輕”用詞范圍較“年青”廣,可以用來進行年紀大小的比較;“青年”是名詞,可以單獨使用,指年輕人或年青人;“年輕干部”“年青干部”與“青年干部”三個詞基本詞義非常接近,通??梢曰煊?。
新中國成立后的70年,中國共產黨選拔、培養(yǎng)年輕干部經(jīng)歷了全國執(zhí)政探索期、改革開放完善期和新時代縱深發(fā)展期等階段,選拔和培養(yǎng)方式日益制度化、規(guī)范化。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由革命黨轉變?yōu)閳?zhí)政黨。此時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基本處于中、青年的年齡段。劉少奇在1951年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干部專業(yè)化”。毛澤東在1957年中共八屆三中全會上首次提出“又紅又?!彼枷?,“我們各行各業(yè)的干部都要精通技術和業(yè)務,使自己成為內行,又紅又專?!盵7]309從工農群眾中選拔干部是這一時期的干部主要來源,即“以工代干”。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雖多次強調培養(yǎng)無產階級革命接班人問題,但由于對于領導干部的選拔存在個人意志決定以及大規(guī)模政治運動的影響,使得培養(yǎng)優(yōu)秀年輕干部的事業(yè)未能得到很好解決。
這一時期針對年輕干部的選拔黨中央給予了高度重視。鄧小平、陳云、葉劍英等老一輩領導人在多個場合強調選拔年輕干部的重要性。退休制度的建立是這一時期的一個重大改革。領導干部退休制度于1982年寫入黨章。同時,鄧小平提出了“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四化干部隊伍建設標準。隨著改革開放事業(yè)的不斷深入,包括領導干部選拔在內的各項政治體制改革愈加完善,向著制度化、規(guī)范化方向發(fā)展,公開選拔、公推直選逐步鋪開,具體形式包括“一推雙考”“雙推雙考”“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以及“凡進必考”等多種形式。進入新世紀,黨內相關干部法規(guī)陸續(xù)出臺,為年輕干部培養(yǎng)提供了黨內法規(guī)保障,干部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如1994年《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guī)定》,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年輕干部的選拔與任用更具有新時代特色,更加突出政治標準,注重過程性考核,完善能上能下運行機制,突出勤政為民思想,強化年輕干部的全方位培養(yǎng),著重激勵與約束并重,強調學習和基層歷練對于年輕干部成長的重要作用;更加強調黨規(guī)黨紀的約束作用,主要體現(xiàn)為黨內相關規(guī)章制度愈加完善,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等。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多個場合針對年輕干部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并發(fā)布了相關規(guī)章制度,對新時代年輕干部提出了明確標準。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時期五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突出體現(xiàn)了新時代黨對年輕干部的選拔任用標準。
鄧小平指出:“首先要看政治標準,要考察他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現(xiàn),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表現(xiàn)?!盵6]456-457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選人用人必須把好政治關,把是否忠誠于黨和人民,是否具有堅定理想信念,是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是否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否全面貫徹執(zhí)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作為衡量干部的第一標準?!盵8]通過嚴把政治關,明確對年輕干部教育與培養(yǎng)的方向。
政治標準就是讓黨放心的標準。趙樂際指出:“改進推薦考察辦法,解決好用什么方式選人的問題。要強化黨組織領導和把關作用,突出把好政治關,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對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決’?!盵9]
講求德與才的統(tǒng)一歷來是我黨對于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的一貫要求。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河南考察時強調:“建設一支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執(zhí)政骨干隊伍,是我們事業(yè)成功的根本保證?!盵10]德才兼?zhèn)?,前提是以德為先。作為黨的干部,德首先是政治品德,對黨忠誠、表里如一,不做政治上的兩面人。
對年輕干部而言,有德是前提,有才才能克服“本領恐慌”,才能切實增強黨的執(zhí)政本領。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最后一部分著重指出了要全面增強執(zhí)政本領,包括增強政治本領,增強改革創(chuàng)新本領,增強科學發(fā)展本領,增強依法執(zhí)政本領,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增強駕馭風險本領。
對于年輕干部而言,實踐的標準就是基層一線的歷練與高大情懷的統(tǒng)一、知與行的合一。柏拉圖曾有言:“我們必須尋找堅持原則孜孜不倦為他們所認為的國家利益服務的那些護衛(wèi)者。我們必須從他們幼年時起,就考察他們,要他們做工作,在工作中考察他們?!盵11]128-129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來看,對黨的干部的選拔逐步經(jīng)歷了非制度化到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轉變,從“以工代干”到大中專院校學生選拔,再到90年代公務員制度的正式確立,“逢進必考”和“逐級選拔”是當前黨的干部來源的主要方式?!拔覀凕h從來都是在重大政治任務中、在火熱社會實踐中鍛煉干部、培養(yǎng)干部的?!盵12]“鋪‘路子’不如壓‘擔子’,這才是培養(yǎng)干部的好辦法?!盵13]2
年輕干部不僅關乎黨和國家事業(yè)興衰成敗,同時也是關系黨風和形象的窗口,尤其是基層干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14]勤政,就是要做到干凈擔當、一心為公,積極履職盡責,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并敢于同歪風邪氣堅決斗爭,以良好的工作實績回報黨和國家。為民,就是切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盡心盡責服務廣大人民群眾,一切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工作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將自身崗位當作事業(yè),投入年輕人的激情與熱血,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
“學習”與“奮斗”等詞語多次出現(xiàn)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中,對于青年干部而言更為緊迫?!耙銎鸲兄男袆诱?、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干,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jīng)驗?!盵15]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習與奮斗對人生成長的重要意義,他指出:“領導干部要發(fā)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帶著問題學,拜人民為師,做到干中學、學中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千萬不能夸夸其談、陷于‘客里空’?!盵16]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shù)為9059.4萬名。從黨員的年齡結構來看,30歲及以下黨員1273.9萬名,31至35歲黨員937.7萬名,36至40歲黨員860.4萬名,41至45歲黨員863.5萬名,46至50歲黨員932.6萬名,51至55歲黨員911.9萬名,56至60歲黨員679.5萬名,61歲及以上黨員2599.9萬名[17]。通過計算,45歲以下黨員總數(shù)為3935.5萬,占全國黨員總數(shù)的43.44%。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從這個角度講,改革開放前后出生的年輕干部,甚至80后和90后已經(jīng)成為干部隊伍的主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年輕干部的一些弱點,如“缺乏系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和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鍛煉,有的缺乏基層和艱苦地方磨煉,有的缺乏關鍵崗位扎實歷練,有的做群眾工作本領不夠強,有的擔當作為的底氣還不足”[18]。
培養(yǎng)年輕干部應遵循干部成長規(guī)律,既要強本固基又要做到順應時代,因勢而為,通過完善年輕干部教育體系來加強黨內年輕干部教育。從內容上看,年輕干部教育體系應注重政治素養(yǎng)教育、理論教育、黨性教育、業(yè)務能力教育的整體布局;從教育途徑上看,做好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協(xié)同推進,常態(tài)化教育與非常態(tài)化教育相統(tǒng)一。同時要合理統(tǒng)籌規(guī)劃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
黨管干部是年輕干部成長成才的根本原則和遵循。教育體系建設首先應著眼于堅定理想信念?!案刹克讲⒉皇莾H僅取決于文化和學歷高低,極為重要的一點還在于他們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19]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就加強黨的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作了重點論述,形象地將黨性教育喻為共產黨人的“心學”?!?018—2022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guī)劃》和《2019—202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guī)劃》等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對年輕干部的教育培訓。
營造風清氣正的環(huán)境貫穿于源頭選拔、日??己?、提拔使用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歷來是我黨選拔干部的原則。干部選拔標準要統(tǒng)一,堅持政治標準的前提下,公開、公平、公正、透明地為黨和國家選拔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年輕干部。根據(jù)工作和崗位需要配備年輕干部,力戒論資排輩、照顧平衡等不良風氣?!皩Ω刹康淖畲蠹钍钦_用人導向,用好一個人能激勵一大片。”[18]能上能下是對年輕干部的激勵與督促。
制度問題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的重要作用。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并重對黨內年輕干部培養(yǎng)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進入新時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出臺多項黨內法規(guī),如2014年出臺《中國共產黨發(fā)展黨員細則》,2016年出臺《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2017年出臺《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lián)斝伦鳛榈囊庖姟贰吨袊伯a黨巡視工作條例》,2018年出臺《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2019年出臺《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以制度強化正面引導與反面教育相結合,對不遵守制度與紀律的負面行為加大處理力度?!疤貏e是要加強對年輕干部的教育引導,讓他們從進入干部隊伍起就知道守紀律講規(guī)矩的重要性和嚴肅性?!盵20]156
成長為一個好干部是自身努力與組織培養(yǎng)共同作用的結果。青年人才的成長規(guī)律與人的思想變化規(guī)律決定了培養(yǎng)優(yōu)秀年輕干部的長期性與任務的艱巨性,新時期條件下年輕干部的培養(yǎng)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與障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從嚴管理干部貫徹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同時要用科學辦法進行管理,切實管到位、管到點子上,切實保護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盵21]監(jiān)督管理重要的一方面是實踐檢驗,在實際工作中督促、提升年輕干部的實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