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丹
(遼寧省鞍山市婦兒醫(yī)院 婦產科,遼寧 鞍山 114000)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目前發(fā)病率高的一種女性生殖器官疾病,隨著女性生活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率也不斷上升。該疾病主要發(fā)病于育齡期婦女,尤其是生育少、生育晚的婦女。相關研究表明絕經后使用激素代替的婦女也存在一定的發(fā)病率。子宮內膜異位癥有稱之為內異癥,指的是在子宮內膜外側部位發(fā)現活性的子宮內膜組織,癥狀表現為嚴重的盆腔粘連、疼痛,甚至于不孕[1-2]。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的過程中,婦女由于疾病和家庭壓力容易感到心情焦慮、滴落和抑郁,對治療效果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必須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從而提高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本研究采用綜合護理措施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進行護理,探討該護理模式在子宮內膜異位癥中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選擇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10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進行研究,年齡28~40歲,平均(35.0±3.5)歲。對所有患者進行隨機分組,觀察組50例,年齡28~40歲,平均(35.0±3.2)歲。對照組50例,年齡28~40歲,平均(35.0±3.0)歲。兩組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普通護理模式進行護理。觀察組:在普通護理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完善,采用綜合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的護理措施包括以下:
1.2.1 評估護理:在綜合護理開展之前對患者入院時的病情進行評估,同時需將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方案告知患者和家屬,讓患者了解疾病和治療的風險,提前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
1.2.2 心理疏導:手術患者容易對手術和手術室陌生的環(huán)境感到恐懼和焦慮,過度焦慮會導致手術麻醉風險增高。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首先對患者進行關于手術操作的知識教育,讓患者對治療更加了解,從而提高對治療的信心。其次,注重回答患者的詢問,耐心講解所提的問題,并且把術前禁食禁飲的規(guī)定詳細地告知患者。最后,在手術的過程中,應當協助患者保持樂觀放松的態(tài)度,對患者手術中的生命體征和心情變化進行密切的觀察,充分做好手術準備工作。
1.2.3 術后護理:手術完成后,除了密切觀察患者的體征,還需要重點關注患者的切口恢復情況。對疼痛劇烈患者給予適當的止痛藥物。保持陰部清潔、干燥,每天使用溫水清洗陰部。在臥床休息時,需采取平臥位,并且把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異物造成誤吸。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感和護理滿意度。采用VAS評量表評估術后疼痛感。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正態(tài)分布的數據進行t檢驗,對非正態(tài)分布的數據進行卡方檢驗,采用平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數據的分布趨勢,P<0.05表示數據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術后疼痛程度:與對照組VAS評分(6 h(4.09±0.60)、12 h(3.60±0.49)、24 h(2.60±0.46))對比,觀察組術后6 h(3.60±0.80)、12 h(2.99±0.48)、24 h(1.99±0.59)的VAS評分明顯更低,P<0.05。
2.2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非常滿意25例、滿意15例、一般9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為98%;對照組:非常滿意20例、滿意8例、一般10例、不滿意12例,護理滿意度為76%;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P<0.05。
子宮內膜異位癥屬于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主要在子宮骶骨韌帶組織中發(fā)病,常見的癥狀表現為月經失調、通經等,對女性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嚴重者甚至于導致不孕不育[3-5]。
許多育齡期婦女過度擔心自身因此而不孕不育,并因為過度擔心而過度緊張,對治療成功失去信心。為了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必須采取積極的護理進行干預。本研究采取綜合護理模式輔助治療,對患者進行術前、心理、術后護理,術前告知患者關于疾病和治療的知識,術中關注疏導患者的心理壓力。綜合護理屬于一種現代新型護理模式,注重護理的全面和系統(tǒng),給予患者更加細致的護理,全面呵護患者的身心恢復,對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本研究通過綜合護理的干預,有效地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感,對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起著關鍵的作用;同時,由于護理注重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因此促使患者深刻感受到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關懷,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采用綜合護理措施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進行護理,一方面可提高療效,另一方面可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